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32860400000073

第73章 唐代诗圣——杜甫

杜甫是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的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对后世的影响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又因居成都时被举荐做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

杜甫自幼聪慧,他在《壮游》诗中追忆说:“七龄思昂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少年时即在文坛崭露头角,受到前辈的赏识。

游祖国各地。他离开洛阳,沿着运河,过了长江。秀美的江南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开阔了杜甫的眼界。然后,他回到洛阳又北上,游览了齐赵(在现在山东省和河北省南部)大平原,登上了泰山。这两次漫游是杜甫一生中最如意的事。

有一年夏天,杜甫在洛阳会见了他慕名已久的大诗人李白。两个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很快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当时,李白受到权贵的排挤,刚离开长安,但“谪仙”的名声已经传遍全国。而杜甫在诗坛才初露头角。他们俩年龄相差也比较大,可是他们彼此都很敬重。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友谊一直传为我国诗坛上的佳话。

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后,杜甫一家老小加入了流亡的难民队伍。至德二年(757),杜甫从长安逃出,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投奔至唐军。肃宗被其忠诚所感动,任他为左拾遗,但很快就被贬为华州司马参军。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在这里,杜甫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

杜甫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其中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三吏”、“三别”。这六首诗深刻地反映出了当时动乱不安的社会面貌,写得生动感人,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不朽杰作。

唐大历五年(770),大诗人杜甫病逝于旅途中,时年59岁。

延伸阅读

杜甫七岁写诗

杜甫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要到外地去做官,就把他寄放到洛阳城里的姑母家。姑母是个善良有教养的人,杜甫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有一天,杜甫又缠着姑母讲故事。姑母说:“咱们杜家出过许多名人,晋朝著名大将杜预就是我们的第十三代远祖。他打仗有勇有谋,为朝廷立过大功。百姓们还编歌谣称赞过他呢!”

“真了不起!”杜甫翘起大拇指称赞道。

“你爷爷(杜审言)是个有名的诗人,他写的诗,受到过皇上的奖赏,人们都夸他是个才子。”

这些故事给杜甫很大鼓舞。他刻苦读书,好学苦练,七岁的时候,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咏凤凰》。有一天,他把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拿给父亲看,正巧有两位客人来访。他们也很有兴致地看起来。

“如此佳作,就像出自班固、扬雄(都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的手笔呀!”客人们看完后说。

从这以后,这两位客人经常向人们夸奖杜甫,还带他到精通音律的人家做客,听当时著名的宫廷乐师李龟年的绝妙音乐。这对他的影响很大。杜甫一生写诗都十分讲究技巧,反复推敲,“语不惊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