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32860400000011

第11章 汉武大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初名彘,字通,是我国历史上与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的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封建君主。刘彻不足弱冠而登基,在位54年,执政期间以勇武大略而震撼天下,造就了大一统的汉王朝,成就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三岁时被封为胶东王。他的姑母刘嫖和景帝同出于文帝窦后,嫁给陈午后,生下女儿阿娇,她很想将阿娇嫁给刘彻,更希望刘彻能继承帝位。于是,她经常在景帝面前说太子刘荣生母栗姬的坏话。栗姬心里很清楚这种处境,但她是个非常刚烈的女人,为此对景帝也出言不逊,终于触怒景帝,于是将太子贬为临江王,栗姬悲愤自杀,六岁的刘彻被封为太子。有一次,刘嫖问刘彻:“把阿娇嫁给你做妻子,怎么样?”刘彻大声说:“如果把阿娇嫁给我,我就用金屋把她藏起来。”这就是“金屋藏娇”典故的来历。

刘彻十六岁那年,景帝驾崩,他继承了帝位。

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生产,西汉政府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在这个基础上,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实行了许多措施,使汉王朝出现空前的繁荣景象。

他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他颁布了推恩令,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的领地就小了,再没有力量对抗中央。又借口诸侯贡献的黄金质量低劣,夺去了许多诸侯的爵位与土地。他把郡国划为十三部(州),每部设刺史一人,巡视监察官吏和豪强,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他还在宫廷内设立一个处理文书的机构,直接处理大臣们的奏章,操持权柄,以削弱丞相的职权。这样,君主专制就进一步加强了。

汉武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朝廷的地位和权力。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新的五铢钱,通行全国,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又把盐铁收归官营,在指定地区设官,专卖盐铁。另外,他又设法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各郡都设立均输官,负责收购和运输货物,调剂有无。京城设立平准官,负责平抑物价。这样,朝廷就掌握了大批物资,并从商人手里夺取了大量利润。他还采取直接剥夺商人的措施,对商人加重征税。商人有财产不呈报或以多报少,罚戍边二年,财产没收。通过这些经济措施,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地方豪强势力在经济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得到了经济上的保证。

在农业方面,汉武帝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当时兴修的水利工程,著名的有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他调集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决口。还亲自到工地视察,命令将军以下的官员和随从,都去背木材堵塞决口。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大大减少水旱灾害,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提高。同时,他又任用赵过为搜粟都尉,改进农具和耕作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在军事方面,他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多次向匈奴发动大规模的出击,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保障了边境地区人民的安居生产。为了战胜匈奴,他又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和联系。

在学术文化方面,他接受儒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作用。西汉王朝盛世的到来,和汉武帝推崇的这项措施有直接的的联系。

汉武帝一生叱咤风去,运筹帷幄,在帝王事业上屡立丰碑。而其晚年生活暗淡,在寂寞、猜忌、疑虑、不安与自责中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延伸阅读

汉武帝的历史性首创

1.

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于公元前113年创建了年号,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前140~前104),后来四年一个年号(前104~前87)。

2.

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

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

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5.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