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082

第82章 调查研究(81)

打造效能政府 服务人民群众——关于宁夏市县机关效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提升政府执行力、服务力、公信力的系统工程,事关经济社会科学、高效、和谐发展大局。2007年自治区政府全面安排、部署此项工作以来,机关效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县机关效能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机制日渐完善,创新亮点频现,成效十分突出。为总结经验,完善提高,自治区政府研究室专门对部分市县机关效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宁夏市县相关效能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做法

(一)组织有力,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到位

各市县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高度重视机关效能建设,普遍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职能目标管理,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到人,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逐级抓督办、层层抓推进、件件抓落实、事事抓考核的长效工作机制。

银川市市直和各市县区84个部门单位全部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的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出台了《关于在市直部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决定》及《银川市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制度规定》等配套文件,明确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方法步骤和主要措施,同时将件件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公务员实绩考核。为解决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层次繁多的问题,于2007年在市直56个部门中推行了“扁平化”管理体制改革,由原有内设科室316个压缩为104个大处(室),每个处的人员由过去平均1.8人增加到5~6人,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工作的组织执行力。

石嘴山市制定了《关于2007~2009年全市开展政府效能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在全市召开效能建设经验交流现场观摩会、开展“树一流作风、创一流效能”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水平。

平罗县按照专人、专事、专职、专责的原则,打破四套班子领导分工界限,将县级领导的职责分工和专业特长有机结合,把全县重点工作、民生事项细化分解到每位县级领导,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工作合力。

吴忠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每年召开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和部署效能建设工作,先后制定了《吴忠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吴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的意见》,建立逐级或越级督办、岗位责任等机制,自上而下形成人人抓效能的良好氛围。

中卫市围绕提高行政效能、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三大主题,建立了培训考试、市长对话、手机考勤、便民服务、行政督办、厉行节约等六个机制,精简会议和各类庆典,规范公务接待,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政务中心对乡镇(社区)民生中心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实行全面监管和协调,并将事项办理情况和网上服务情况列入月度考核,定期进行通报。

(二)建章立制,监督检查和评议工作到位

为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增强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益,各市县积极建章立制,加强监督检查,广泛开展行风政风评议活动,对干部明要求、强作风、抓问责、要绩效,大力提高工作执行力。

银川市及6个市县区共建立完善了《银川市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制度的规定》等相关制度规定156项,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公示公告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等多项制度。引入群众评议机制,在办事窗口安置了65台电子评价器,由服务对象根据窗口人员服务情况进行评价。建立问责工作制度,2009年6月出台《银川市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当行为问责办法》,对公职人员从言行举止、道德规范、执行决策、滥用职权等18个方面100种行为进行问责,先后对25个单位、179名个人(其中处级干部8名)进行了问责处理,并将问责结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公务员实绩考核。兴庆区为加快推进黄河金岸水系建设及绿化造林工程建设,责成监察局、效能办从工程设计阶段开始提前介入,对工程占地、征地补偿、施工单位招标、施工质量进度、工程款支付等10多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整个工程按期保质完成。

石嘴山市经常组织各县区、部门进行交叉暗访,聘请市委、市政府督察专员、选聘特邀监察员,随时随地对全市民生和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各行政部门的效能建设情况进行监督;2008年在全区首家开通“人民议政网”,设置思想家、金点子、问计窗、出气房等10个栏目窗口,多角度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利用石嘴山电视台《交流与沟通》栏目,围绕效能建设目标任务进行公开承诺;广泛开展民主评议,对市直部门科室进行“挑刺把脉”。

吴忠市深入开展“建章立制、强化问责”集中整顿活动,出台《吴忠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和《吴忠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当行为问责办法(试行)》等相关配套文件,健全和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16项效能建设制度。在《吴忠日报》、电视台开辟效能建设承诺和监督台,不定期邀请政府效能监督员对政府效能建设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千人直评机关科室、群众直评乡镇站所、村民直评村委班子“三直评”活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和影响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大量突出问题。

中卫市建立了行政监察建议制度,对各部门及工作人员执行政府决定、重点工程经市政府督查室两次书面督办逾期仍未完成等8种情形,对当事人实行监察建议。成立了政务督察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市长督办副市长,副市长、副秘书长督办部门,秘书长督办副秘书长的层层督查督办机制,每周汇总督办情况。对干部考勤实行手机签到制,并进行考核,按照《中卫市行政工作人员手机考勤办法》的规定进行奖惩;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电子监察屏幕,由市监察局负责政务服务中心监察督办,每天9点开机刊播有关事项。

(三)规范审批,“一站式”流程和窗口服务到位

各市县以便民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市政服务大厅和乡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在行政审批运行中的“枢纽、抓手、助推器”功能作用,积极清理整顿和减少审批事项,简化事项申报资料和办事程序,深入推进“一站式”服务流程,创新窗口服务模式,全力打造顺畅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

银川市近年共建设政务服务中心7个,部门服务窗口164个;行政许可事项由353项减少到180项,减少申报资料145件、审批事项前置条件36个、审批环节212个,压缩工作日582个;配套实行了“行政审批专用章”“首席代表”“一审一核”等制度,改进联审联办机制,建立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和事前会商工作制度;市园林局、公安局等9个部门分别将部门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处室,行政审批处集中到政务大厅,建立“审管分离”运行新机制。

石嘴山市有29个市直单位进驻政务大厅集中办公,194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进厅办理。

平罗县将31个部门的252项行政审批事项、90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和18项便民服务项目统一进驻服务大厅,采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杜绝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吴忠市坚持“四个不放过”:凡有审批事项不进入政务大厅的不放过,凡进驻大厅的单位对服务窗口不充分授权的不放过,凡该减少办理事项环节不减少的不放过,凡能够压缩办理事项和流程时限不压缩的不放过,共取消、下放29个部门的68项职能,新增强化职能78项,清理各类授权行政许可事项388项,取消60项,减少审批程序132项,设置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21个,进厅审批服务事项180项。

中卫市把所有部门255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和58个收费项目纳入政务中心审批。建立了网上一站式服务大厅,连接市、县、乡三级服务网络,随时在网上为群众提供服务,架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