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32304900000083

第83章 孩子爱提条件,是家长惯的

娇娇上学有个条件,先吃一顿“麦当劳”,只要她拒绝上幼儿园,就可以去麦当劳一回,拒绝上幼儿园就成了她的“麦当劳入场券”;安德的家长必须每天给她买一串糖葫芦,才能使她同意到幼儿园去;小亮的条件更直接:不给10块钱,不上幼儿园!于是,孩子们的“胜利进行曲”就这样执著地延续下来了。

可能有的家长并不会觉得这种事情有多么严重,不就是一顿麦当劳么?不就是一根糖葫芦么?我们给孩子买得起!

可孩子的“条件”被你习惯性地答应下来的话,后果会怎样?孩子的条件越来越多,渐渐地就不是一顿“麦当劳”、一根糖葫芦就可以满足得了的。

小花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独生女,平时在家妈妈每天都给她变着花样做菜。有一天,小花忽然提出中午要到学校去吃饭。她的妈妈说:“学校的饭质量怎么也不如家里,而且不一定合你的口味,何况费用也比在家里吃要高很多,还是在家里吃吧!”小花马上噘起小嘴,不高兴地大喊:“我就是要去!如果你不让的话,我就从今天开始不上学了!”小花的妈妈还想再劝导几句,小花爸爸却赶忙接过话来:“孩子要去就让她去呗!她要是真不上学可麻烦了!”只见小花马上变了一副得意地笑脸望向妈妈。妈妈也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

小花的家长在孩子对提出条件的时候,走了一步并不高明的棋。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孩子的撒娇,而是在对他们进行威胁:你不答应我,我就不上学了!

如果他们能及时意识到这一点,孩子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否则,孩子会无休止地用和家长讲条件的方式成长。

有个学生,曾经是班里的班长,很是聪明,就是爱玩电脑游戏,成绩也因此下滑。为了玩游戏,他要求家长装宽带,那时候电信部门的服务承诺是在6天之内上门安装,可他却要求家长在一周内让宽带到位,而且发话超过3天就不上学。结果在其家长的反复催促下,电信部门始终没来,因为超过限期,那孩子始终不肯到校。班主任上门请他,他跟家长提出条件,上学可以,但是每天回家必须允许他玩游戏。家长没同意,他就以离家出走来威胁。半个多月过去了,该生还是坚持非要家长答应了他的条件才上学,他的家长也拿他毫无办法。

这孩子的做法,用老百姓的话说,就属于“犯浑”了。可是为什么他如此蛮不讲理,家长居然没有办法呢?

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求着孩子上学,哄着孩子上学,只要孩子能上学,好好学习,家长就可以忍气吞声,做任何妥协和让步。孩子明白了这个底细,就掌握了武器。只要用不好好学习相要挟,就肯定能迫使家长给买想要的东西;只要用不上学相要挟,就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那么,家长平时在生活里遇到孩子的“威胁”应该怎么办呢?

家长带着小敢逛颐和园,小敢看见有卖水枪的,闹着要买。家长说,家里已经有一个了,不能买。小敢大哭:“不给我买,我就不走了!要想让我走,就给我买水枪!”周围的人都在这儿看,还有外国人。小敢的家长却没有理他们的孩子,径直朝前走,小敢看着爸爸妈妈走远了,只好从地上爬起来,跟在后面,一面哭一面揣测爸爸妈妈的态度,看见没有希望,哭声越来越小,终于不哭了。爸爸妈妈有意放慢脚步,让小敢追上来,领他回家,却绝口不提水枪的事。下一次出游之前,爸爸妈妈对他说:“玩就是玩,但想要什么东西,用威胁爸爸妈妈的办法,是达不到的!”从此,再也没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这二位家长后来回忆说:“我们觉得自己现眼现大了,可是不能因为他跟我们讲条件,我们就纵容他,惯孩子这个坏毛病。”

有些小孩子对付大人的手段就是“一哭二闹三打滚”,爸妈不答应自己的条件,就哭就闹,甚至躺在地上打滚。很多家长一见到孩子哭闹,就会心疼孩子,有时候会觉得大人让小孩子哭闹自己很没有面子,所以,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会立即答应孩子的请求。殊不知,孩子很会察言观色,他在哭闹的时候,其实也在观察家长的反应。如果一哭一闹,家长就会答应的要求,他就会在心理上认为,只要哭闹,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以后他就会把“哭闹”当作杀手锏,来对付家长,只要家长不答应自己的条件,他就会哭闹。为什么有些孩子特别爱哭闹,而且大人劝都劝不住,这就是他在给家长施压,他知道自己这么做家长就会答应自己的条件,这也正是家长给惯下的毛病。所以,对于孩子的哭闹,只要是无理的要求,家长坚决不能迁就,要让孩子意识到,无理要求是得不到家长支持的,即使哭闹也不行。这样,孩子就不会再提出无理条件了。

不要总是满足孩子的条件,让孩子懂得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