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32304900000082

第82章 不要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的毛病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地一个孩子在春节期间收到13 000多元压岁钱,结果竟在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就花个精光。

这个孩子的爷爷奶奶都非常疼爱孩子,过春节一下子就给了孩子4 000多元的压岁钱,再加上亲戚朋友的,一共收到了13 000余元的压岁钱。结果,孩子从大年初一就开始大肆消费,还没有到元宵节就把13 000多元饯花个精光,光玩具就买了7 000多元。当孩子的家长设法阻止孩子的花费时,孩子还振振有词地说:“压岁钱是别人给我的,我有支配权……”

很多家长心里很有感慨:现在的孩子,真的够能花钱的!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知道勤俭节约是什么了,买衣服要买名牌的,穿鞋要穿名牌的。的确,现在社会发展了,再也不用过穷日子了,但是勤俭节约的习惯不能丢。

不过说起来,孩子不知道勤俭节约,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学校有两位老师,一位张老师,一位李老师。两家的孩子差不多大,张老师的儿子小武l5岁,李老师的儿子小军l6岁。虽然两家孩子的年龄差不多,家庭条件也差不多,但两个孩子的消费观念却相差很远。小武是一个非常勤俭节约的孩子。身上穿的衣服,一般都是妈妈为他购买,买什么就穿什么,不挑剔。有一次就给小武挑了一双稍微贵一点的运动鞋。谁知回到家里,小武却把鞋放到了柜子里好长时间都没穿。张老师不解地问小武是不是不喜欢那双鞋子,没想到小武这样说:“我觉得那鞋子太贵,舍不得穿。”张老师笑了:“傻孩子,你不穿,等鞋子小了不就更浪费了!”孩子这么懂事,张老师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每次听到张老师夸儿子,李老师就忍不住叹气。原来李老师的儿子小军和小武正好相反,特别喜欢穿名牌,爱和同学们攀比穿戴。就拿今年过年来说,小军从头到脚的衣服,买的都是名牌,什么阿迪、耐克、李宁,全收入囊中。李老师夫妇毕竟都是工薪阶层,家里每月的花销都要算计着花,儿子这一套行头的花销就超出全家过年的财政预算,最后李老师都有点招架不住了。可刚批评儿子几句,儿子就大发脾气,还扬言,买不到称心的衣服就没脸出门,连学校都不去了,没有办法,李老师只好按照孩子的要求一一兑付,真是有苦难言。

你看,两个相似的家庭的孩子就这么不一样。由此可见,孩子不懂得节俭,不能全怪孩子,责任也在我们大人身上。

为了不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的毛病,家长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有位父亲说:“现在流行的就是要先学会花钱,才去学挣钱,讲节俭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有些做家长的甚至对节俭与奢侈存在一些误解,以为节俭是贫穷的产物,以奢为荣,以俭为耻,凡事爱讲排场,其实他们并未真正理解节俭的意义。俭是节约不浪费,节是节制而有度,这种理性的生活态度,是无论古今、穷富都值得大力提倡的。

有一位母亲说:“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不能让孩子也像我这样,看着孩子穿得体面、吃得舒服,我心里高兴。”随着三口之家越来越普遍,年轻的妈妈们都舍得为孩子花钱,因为她们认为孩子就一个,如果不将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收入都花在孩子身上似乎就委屈了孩子。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之下,上千元一个的玩具,几千元的手机,家长买起来眉头都不皱一下。她们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这也许是一种爱的表现。但其实,对于成长之中的孩子来说,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实用的,而不是贵的东西。不管多贵的东西,只要孩子要买,家长不会皱一下眉头,这样的娇惯,只能养成孩子乱花钱、好逸恶劳的个性,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点帮助都没有的。

要想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家长还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节俭行为影响孩子,用自己的朴素作风感染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养成节俭的作风。如果家长都是大手大脚的,又怎么能够要求孩子勤俭节约呢?

放任孩子随意花钱,肆意挥霍,是一种很不科学的教育方式,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使孩子大手大脚,养成随意花钱的毛病,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