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32304900000004

第4章 学会和孩子说话

说话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有的人说出来的话会让你备受鼓舞,而有的人说出来的话却让你的心里发堵,同孩子说话更需要语言的艺术。跟孩子交谈同跟大人交谈是不同的,要想使你的谈话有成效,就必须明确你的谈话对象是孩子,你说话的方式及态度都应与孩子相匹配,只有这样,交流才会顺畅。

下面这个案例中蒙蒙的家长因为不善于和蒙蒙交流,造成了蒙蒙的心灵困扰。

蒙蒙自打上了初中以后,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就变得越来越少,每天放学之后,蒙蒙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到吃饭的时间不出来,吃完饭后又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有时候,蒙蒙做错事了,家长说蒙蒙两句,蒙蒙也不顶撞,默默地听过之后,随口敷衍两句,扭身就回屋了。家长有时候误解了蒙蒙,蒙蒙也不像过去那样据理力争,同样是把门一关,保持沉默。

蒙蒙的家长对此越发着急,但是又找不到好的解决途径。无意中,蒙蒙的母亲看到了蒙蒙的日记,日记里写着:“他们根本就不了解我,更谈不上什么理解了,平日里就为了那么一件小事唠唠叨叨那么长时间,我一点也不想跟他们说话,一跟他们说话就觉得很烦,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每天还在那说什么现在的孩子多幸福,要吃有吃、要穿有穿的风凉话,他们知道我现在一天活得有多累吗?我宁愿去挨冻受饿,也不想跟他们说话……”

蒙蒙的母亲看完后感到十分惊讶,没想到蒙蒙对自己有这么多怨言。其实很多家长都犯了蒙蒙的母亲那样的错误,他们以“长者”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地对孩子进行说教,完全不顾忌孩子的感受。

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小,同他们说话不必顾忌太多,什么话拿过来就说,也不管效果如何,反正自己是出气了,长此下去,会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久而久之,不管家长说的话是对是错,他们一概排斥。

所以家长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技巧,要寻找一种孩子能接受的说话方式。

有这样两位小学生母亲,当她们发现孩子的作业做得很不认真时,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效果也大相径庭。

一位妈妈发现孩子的作业写得特别潦草时,非常生气,一气之下,把孩子的作业本撕掉,说道:“说了你几次了,你怎么就不长个记性,作业还写这么乱,你给我重写!”孩子拿着作业本,望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被妈妈这样蛮横地撕掉,很是生气,嘀咕道:“我就不给你好好写,爱撕你就撕,看你能撕多少。”

生气归生气,但明天的作业还得交啊,无奈孩子只得重写。孩子心里憋了一口气,可这次写得还不如上次写的好。妈妈见了大怒:“我的话你怎么就是不听!”刚想给撕掉,可一看表已经10点多了,重写已经是不可能了,只好就这样了事。

而另一位妈妈发现孩子作业写得很糟糕时,虽然也很生气,但她却克制住了自己不满的激动情绪。她知道,孩子不是不能写好,而是态度不认真。于是,妈妈就对孩子说:“孩子,你今天的作业怎么写得这么潦草?这样写老师会认不出来的,你最好重写。我知道,让你重写,你是不大情愿的。可为什么我还要坚持让你重写呢?因为妈妈相信你能写好,写第二遍肯定会比第一遍写得好得多。妈妈绝对相信你!”孩子一听妈妈的话,再看看自己写的字,就对妈妈说:“妈妈,我重写一遍,这次我一定认真写。”写完后,他让妈妈看他写的作业,妈妈认真看过后,高兴地说:“我儿子的作业写得真工整,一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

同样是要求孩子“重新写作业”,只是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很多时候,家长跟年幼的孩子讲话时,多采用训斥、说教、批评和命令的口吻,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小孩子不愿意听。简单粗暴的话往往让孩子望你止步,不仅不想听你讲话,也会不再想跟你谈论其他的事情。所以说,跟孩子谈话,不要总指责孩子的不是,要多跟孩子谈些有趣或令人快乐的事。

作为家长,要想让孩子接受你的意见,使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必须学会与孩子说话。只要家长掌握了与孩子交谈的艺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