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32304900000012

第12章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

周五上午,小敏生病在家。妈妈要上班,便将小敏交给保姆照顾。妈妈要出门时小敏说:“妈妈,你今天能不能不上班?”妈妈说:“小敏乖,妈妈不上班会被扣工资的。”小敏问:“那你一天能赚多少钱?”妈妈说:“100块,你怎么问这个问题?”小敏从抽屉里拿出50块钱说:“妈妈,我只有50块,都给你,你陪我一上午好吗?”

很多家长无法抽出更多时间陪着孩子,而孩子都渴望家长的陪伴。

我们来看看一个小女孩给爸爸写的信。

亲爱的爸爸:

我很爱您!你是一个优秀的爸爸、出色的爸爸,生意上很成功,给我和妈妈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我们有大大的房子住,有漂亮的车开,我还拥有好大好大的毛绒玩具,同学们可羡慕我呢。

可是,爸爸一工作起来,就忙个没完没了,从来都不跟我玩,说你很忙,我总是盼着周末,盼着爸爸回到家。我一直希望爸爸能像童童的爸爸那样,和我一起到公园里玩捉迷藏,观察草地上的蚂蚁搬家。可是,爸爸从来都没时间理我。

爸爸,你知道这样,我心里有多难受吗?甚至,有的时候我会怀疑,你是不是我的亲爸爸?你是不是不爱我?

其实,我也知道爸爸要工作,爸爸生意上有很多的事情,可是,我真的希望爸爸能抽个时间陪我玩儿,像别人的爸爸一样,我不需要漂亮的衣服,也不需要最大的毛绒玩具,我只想要爸爸。

很多家长很忙,要赚钱养家,但是他们却漠视了孩子的感受,漠视了孩子除了物质需求之外,还需要家长的亲情、需要与家长亲密接触。因此,我们不仅要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支持,还应该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心。研究表明,如果家长对孩子长期“冷漠”,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造成亲子关系的隔阂。

我相信,世间没有哪一个家长愿意看到孩子长大后对自己疏离,如果到了这一步,父母只有伤心的份了。

华太太是一个9岁男孩的妈妈,她的儿子叫华猛。最近华太太很伤心,因为她生病住院的一个月里,儿子只来看过她两次,每次都待不到一个小时,就吵着要回去。他根本不关心妈妈生的什么病,也不关心妈妈什么时候能够出院,他只惦记着家里那只叫旺旺的小狗是不是饿了,是不是该出去散步了,惦记着他养的那些鱼该吃东西了。

华先生赶回来看妻子,硬把华猛从家里抓到了医院,要他陪着妈妈。华猛很不高兴,在病房里不跟家长说话,只是看着窗户外面,或者看手里的报纸。华先生生气了,骂华猛:“你小子还有没有良心?你妈妈病了,你连问都懒得问一声,你对你亲生妈妈的关心还不如你养的鱼。”华猛呆呆地看着爸爸和妈妈,华太太有些不忍心,劝丈夫算了,不要责怪孩子。华先生接着说:“你的那些玩具、零食、衣服,你用的电脑,都是你妈买的,你怎么就一点都不知道感激呢?”

华猛气哼哼地说:“旺旺总能陪着我,看着小鱼游来游去,我很开心。妈妈能够像旺旺一样陪着我吗?你和妈妈总不在家,同学们都羡慕我有漂亮的衣服,有各种电子产品,有你们这样有钱的家长,可是我羡慕他们每个周末都有家长来学校接,他们能跟爸爸一起钓鱼,做了错事会被家长批评,而我每个周末,都只有旺旺在家门口等我。”

听了儿子的话,华先生愣住了,华太太忍不住掉眼泪,她总以为自己给予了孩子最大的关爱,华猛应该是幸福的,因为他比很多同龄人拥有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却没想到华猛更需要的只是妈妈的陪伴。

华猛对妈妈这么冷漠,这么无情,只是因为对她太陌生,妈妈在他眼里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给他寄来衣服的包裹上的名字,一个在电话里叮嘱他几句的声音。

身为家长,应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传递给孩子快乐的力量,这种快乐的力量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有了这种力量,孩子就会有无穷的能量,茁壮地向着美好的未来成长。

斯宾塞经常和儿子一起在户外种植植物,一起埋种子,一起浇水,直到植物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小斯宾塞因为有父亲与他分享这些过程,所以对这些活动更感兴趣,每当看到植物长高或开花结果时,小斯宾塞别提有多高兴了。

斯宾塞还和儿子一起“淘气”地烤面包。虽然,父子俩最终烤出的面包用“糟糕”两字形容也不为过,但这种幸福和快乐的情绪,始终在父子之间围绕。

斯宾塞与儿子最疯狂的一件事,是在儿子的提议下,两人共同制作出一张巨大的餐桌。父子俩一起挑选材料,提出各自的设计意见并且动手制作。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一张饱含着父子智慧和快乐的“奇怪”的餐桌诞生了。当这张餐桌实实在在地摆放在斯宾塞家的客厅里时,父子俩高兴得尖叫起来。

就是在这样的“疯狂”举动中,斯宾塞的家始终洋溢着快乐的“空气”。这种“空气”,成就了小斯宾塞积极、乐观的个性,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也最终成为影响整个西方世界家庭教育的一剂重要良方。

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只有一次机会,家长应该多陪伴一下孩子。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当孩子拉你一起游戏时,请收起我们惯用的那句“我很忙”吧!换上轻便的T恤和牛仔裤,和孩子一起尽情分享清晨那肆意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