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初
32266000000046

第46章 会读书是好事

现在,我们还有人对会读书做出议论,说只是会读书的孩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那,如果说有很多孩子不只会读书,那就很好了。可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在山里,会读书的孩子多吗?

如果你看看山里的一些近千人的学校,一年出来多少人才,你就知道这个问题的实质了。做教员的,肯定是要对这个读书的问题关注的。我在山里,关注的问题就是读书的孩子的问题,尤其是会读书的孩子的问题。

我并不以为孩子会读书不好,相反,我以为这是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主张会读书呢?我们就是需要提倡读书,而且要会读书。

如果说很多孩子都会读书了,然后再说读书和生活的结合,这就很好。现在,具体的问题是这样的:部分地方的学校注重升学成绩,然后对学生进行好中差划分,事实上进行着不平等教育。这个思想,很是要不得的。

表面上看,集中成绩好的学生,进行细致的准备,提高学校的升学成绩,学校也可以获得很多名声。实际上,这只是顾及一时间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更违背教育精神。

这样的事情,即使是地方政府或者别的什么舆论极端反对,也是不能够彻底消灭的。因为,现在的社会各界注意成绩,注意学校的名声,那自然是注重其“结果”,而对其学生学习的具体过程并不关心。

我们的教员,在具体的环境中,开展自己的教育工作,如果碰上这样的事情,以一己之力,是很难将局势纠正过来的。所以,很多教员都默认这个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具体的教员的教育思想的树立。

在这个问题上讲,对孩子的读书,是需要切实的关心,而不是只注重结果。我们的孩子会读书,那就是很好的事情。如果在学校里面,读书都不会,那就很糟糕了。比如上述的情况下,一些孩子在大家都明白的差班,或者慢班,那就不大能够说是会读书了。

所以说,学生不会读书,其原因也是多的。我们有很多人是抱怨孩子们的不会读书的,也就是说,学生不读书和不会读书让一些教员很苦恼。

在每年的春学期,很多学生就要早早地告别校园了。为什么呢?这些学生不会读书,或者不读书。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学校只好让他们去读职业中学,或者别的什么学校。或者不是“让”,而是建议,或者别的什么旗号。总之,人数减少。

这些办法就往往可以让学校在教育系统内的测评有个好的位次,对外有个好的名声。实际上,这样的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在树立中国的层次:人,在这个阶段就慢慢地划分出等级来了。

我们面对这样的现实的问题,还能够说会读书的学生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