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
32231900000068

第68章 给予孩子赞扬与鼓励的阳光

赞扬,就像是明媚的阳光,给孩子以无限的温暖;鼓励,犹如快乐的风帆,给孩子以前进的动力。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幼稚的心灵尚未成熟,自己的风格也尚未形成,他们需要来自外界特别是家庭中重要成员的肯定。

心理研究表明,赞扬与鼓励是孩子形成自信、乐观性格的最有力的催化剂。

只有得到一定程度的赞扬与鼓励,孩子才会有恒心与热情去干好某一件事。

相反,嘲笑与指责却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丧失热情。在嘲笑与指责中,孩子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恐惧感,从而否定自己,在否定自己的同时,会产生极度的自卑感而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当然,这里所指的赞扬与鼓励也并不是毫无原则、廉价的赞美。其实,对孩子错误行为的认同与鼓励,与嘲笑和指责孩子一样无益。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也要提出一定的批评,但这种批评是建立在尊重和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的基础之上的,绝不是嘲笑和指责。

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要学会赞扬与鼓励,避免嘲笑和指责孩子。每当孩子做对了一件事,或完成了某个任务时,一定要对他进行赞扬与鼓励。赞扬分两个部分:一是我们说的话语;二是孩子的推断。用这种语言:

“好,干得好!”

“你真是太棒了!”

“不要紧,再来一次。”

在实际中,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的话语要清楚地表明我们赞赏孩子的努力、工作、成绩、帮助、体谅或创造,要让孩子根据我们的话语自己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当然,从留守儿童的角度出发,他们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因此,家长每一次热情的赞扬和积极的鼓励,都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当他们稍许有了一点好的品质或行为时,就赞扬他们具有了这些品质或行为。

假若你重复地述说孩子具有这些好习惯、好品质,这些说法将会在孩子心上留下烙印。以后他就会以同样的看法来看待自己,而且力求做得更好,并可培养自信心和积极自我关怀的能力。

一般的留守儿童,如果家长对他有信心和表示重视,他就容易发挥他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因此,家长可以假装承认他已经获得了这种才能或品质,以使这种才能或品质在孩子身上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增强。先给孩子一个好名誉,让他去争取,他将会努力做到,而不会让家长失望。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隐藏了直接说服孩子的意图,采用了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法,向孩子指出了他应该做到而还没有完全做到的事情。

在成长的历程中,每个留守儿童都会遭遇不同的困难与挫折,如考试不及格,受到教师批评,自己尚未完成一定的工作等等。在遇到困难与挫折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会表现得异常脆弱与消沉,而只有借家长温情的安慰、由衷的鼓励才能使他们忘掉不快,重新树立起信心并继续努力。

在留守儿童遭遇挫折时,家长的温情安慰与热情鼓励是对他们最有力的支持。在这种支持下,孩子就能够承受得住较大的打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磨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

荷兰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物理学家海克,幼年时对科学实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为此,家里专门腾出一层阁楼,让小海克把它建成了“天文台”和“实验室”。小海克被自己的这一席天地迷住了,成天钻在里边不出来,可是有一天竟闯下了大祸,做实验时,由于不小心燃起了火,被大风一吹,将整幢楼烧掉了一半。

这可把小海克吓坏了,他自知为此肯定要受罚,就逃出了家门,整夜不回家。

后来母亲好不容易才在一个田野的小草垛里找到了他。

母亲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对他说:“为了研究科学,你就是把家里的宅子全拆了,把田地全毁了,我们也决不会埋怨你!”

这番鼓励非同小可,它在一生中一直激励着海克去奋斗,当他在事业上遇到困难时,母亲对他的鼓励就会回响耳边,他就重新树立起信心,去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