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32007300000071

第71章 激励的基础知识

1.内容型激励

内容性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该理论认为各个层次的需要受到的满足越少,越为人们所渴望;较低层次的需要者越是能够得到较多的满足,则较高层次的需要就越渴望得到满足;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一再受挫折,得不到满足,人们会重新追求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这一理论不仅提出了需要层次上的满足到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了挫折到倒退的趋势。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①生理需要——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身体需要。②安全需要——保证身心免受伤害。③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感情、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④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激励理论——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

(3)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把人的高级需要分为三类,即权力、交往和成就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一个组织有时因配备了具有高成就动机需要的人员使得组织成为高成就的组织,但有时是由于把人员安置在具有高度竞争性的岗位上才使组织产生了高成就的行为。麦克利兰认为前者比后者更重要。这说明高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并且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激励员工成就需要的培训方法来提高生产率,和为在出现高成就需要的工作时培养合适的人才。

(4)奥德弗的ERG理论。“ERG”理论是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需要理论的简称。奥德弗认为职工的需要有三类: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

2.过程型激励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人们选择其所要进行的行为的过程,即研究人们的行为是怎样产生的,是怎样向一定方向发展的,如何能使这个行为保持下去,以及怎样结束行为的发展过程。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①期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会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即:激励水平的高低=期望值×效价。为了激励员工,管理者应当一方面提高员工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另一方面帮助职工实现其期望值。②公平理论。公平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如果人们觉得自己所获得的报酬不公平,就可能产生不满,降低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或者离开这个组织;如果人们觉得报酬是公平的,他们可能继续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上工作;如果人们认为个人的报酬比认为的公平的报酬要大,人们可能更加努力地工作。

3.综合型激励

综合型激励理论是对已有的激励理论进行概括与综合,试图全面揭示人在激励中的心理过程。综合型激励理论包括波特尔和劳勒的激励模式、迪尔的激励模式和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式。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彼特尔和劳勒提出了一种激励模式,他们在“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和“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把激励的心理过程依次排列,并标明努力(动机所驱使的行为力量)与绩效、报酬之间的联系,也考虑到行为结果对后继行为的反馈作用。这一激励模式表明要使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上取得较好成绩,首要一步是要激励、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第二步当人经努力取得绩效时,这绩效又成为对人的激励,此时应予恰当的评价并给予报酬;第三步报酬的公平与否会影响人的满意度,满意度又会成为新的激励。如此往复运动使人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在此激励模式中除了“动机”、“努力”之外,人的工作或学习绩效及满意度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是:①角色概念。即人对自己所担负职责的认识。角色概念明确者会尽心尽职,在位谋政,有助于努力取得成绩。②技术、能力。一般地说在努力程度相等时,技术、能力水平越高,绩效越大。③评价公正。评价是报酬的前提条件,必须公正客观。

4.实战的教练理论

教练技术的基本理论:①教练技术的对象是人,是人的心态与信念。②人面对改变有两个模式:一是批判→抗拒、否定;二是启发→接受、学习。③什么时候与采取什么方式。④作用:表现=潜能-干扰。⑤人是有改变的能力,会为自己作出最好的选择。⑥聆听、区分、发问、回应。⑦教练步骤:厘清目标→反映真相→心态改善→行动计划。⑧生命计划:教练时第一步是要明确是客户自己的目标,不是灌输或强加的。第二要知道他为什么想做,目标背后的价值。⑨使用技巧:计划的架构、成功要素、价值、负责任的心态、动力的来源、有承诺去创造成果、加强信心及坚定立场。⑩教练理论实施过程:清晰沟通,建立关系,给予反馈,积极倾向,情绪支持,去除障碍,称赞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