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32007300000061

第61章 决策的路线图

1.计划路线

企业家无论做什么,首先要有计划,计划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法。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其二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从计划的重要性程度上来看,企业家可以将计划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称为战略计划;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称为作业计划。按计划的时期界限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

2.目标系统

计划是目标的一种,但目标系统内涵更加丰富。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梦想、理想通常是大目标的另一称呼。目标是指企业或组织所指向的终点。目标设定应符合明确的、可测量的、行动导向的、务实的、有时间表的原则。企业家要构建目标体系:①确立企业年度总体目标,企业年度总体目标源于企业的战略目标,总体目标的内容要科学、全面,反映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②进行“纵向”的目标整合。公司级目标确定以后,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分解,形成单位和个人目标,便建立起公司的目标体系。③建立横向协同机制。部门之间,岗位任职人员必须进行相互有效的支援,并整合企业的资源。企业家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方法:①明确目标。②参与决策。上级和下级共同参与目标的选择和对如何实现达成一致意见。③规定期限。每一个目标的完成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限。④反馈绩效。目标管理寻求不断将事情的进展情况反馈给个人,以便他们能够调整自己的行动,也包括正式的评估会议,上下级共同回顾和检查进展情况。

3.光荣使命

企业家做好事业,仅有计划和目标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使命感,如此才能做出伟大的事。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企业使命是指对自身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承诺,是公司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是组织存在的原因。彼得·德鲁克认为,为了从战略角度明确企业的使命,应系统地回答问题:①我们的事业是什么;②我们的顾客群是谁;③顾客的需要是什么;④我们用什么特殊的能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⑤如何看待股东、客户、员工、社会的利益。当前中国企业家的使命就是首先成为本土的社会标杆。企业家要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业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的企业学习,企业家通过学习,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建立自己的独特使命,努力成为各行各业的标杆。

4.愿景魅力

使命是愿景的一部分。愿景目前已经成为企业家所必需的一种职业期许,企业家必须具备并树立自己的“愿景”才能让员工更好地得到一种发展的设想与空间,才能更好地建立团队稳定性与战斗力,从一定程度上延长团队寿命。对于企业家来说愿景就是个人在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愿景必须是共同的,共同的愿景就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现在我们可以说,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贫穷、没有失业、人人幸福的共产主义社会,其实就是共产党人的共同愿景。革命年代里共产党员们秉持这样的坚定信念,为了实现愿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企业家要学习愿景管理,就是结合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目的,透过开发愿景、瞄准愿景、落实愿景的三部曲,建立团队迈向成功,促使企业力量极大化发挥。企业愿景主要考虑的是对企业有投入和产出等经济利益关系的群体产生激励导向和投入作用,让股东、员工和各种利益相关者等产生长期期望和现实行动,让这些群体通过企业使命的履行和实现,在感受到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证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