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32007300000108

第108章 工作生活品质

工作生活品质(Quality of Working Life)是指组织的目的不应该只是追求绩效的提升,也应该重视人员的满意,甚至是增进组织全体人员的繁荣幸福。工作生活品质首先强调工作生活质量是一个“过程”,它适用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各种组织,是随组织机构的发展而持续进行的活动;其次它突出了工作生活质量活动的两个基本目标,并强调两者是“孪生”的,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前提是让全体员工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将组织目标与成员的个体目标结合起来,既发展了组织,又提高了个人的工作生活质量;最后它强调企业应该放弃简单追求生产效率的做法,而改为更加重视每个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在工作中的体现,并且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反过来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

工作生活品质的内容如下:

(1)劳动报酬的充分性和公平性。员工在工作中经济条件应得到充分保障,维持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报酬与贡献相适应,使各成员之间的差距相对公平。并且当员工与企业内外部相关人员相比时,觉得薪酬数目或制订报酬的根据具有公平性。

(2)安全和有利于健康的工作条件。工作的物理环境、条件和时间不能损害工人的健康,给予员工一个安心工作和学习、健康、少污染的环境十分重要,安全、舒适、经济、有益的环境可以改善工作绩效,提高人们的工作意愿。健康的工作条件,如高质量的照明系统、良好的通风、办公场所宽敞、温湿度适中、整齐清洁等细项。

(3)工作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公司要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员工能在组织中通过人际间的互动交往,满足其社会归属要求。

(4)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①工作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等。②有利于员工自我成长。员工对于所担任的职务,能令自己有相当的挑战性、成就感,并能不断学习新的事务。③工作自主性。员工对于工作执行方式、程序等,能自主独立地决定判断,权责明确。④工作富有变化。工作内容不能单调,让工作者有从事不同类型工作的机会。

(5)员工生涯发展。①公司必须在生涯规划、教育训练与升迁报酬等层面上做出系统规划,员工才会满意。让工作者看到未来有受到提拔而向上提升职务的机会。②重视员工培训。充分开发和利用员工能力,克服由于劳动分工的细化,使员工失去学习和利用知识技能,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使员工不会因为现有的职业、技能和学历影响未来就业和发展。

(6)参与决策,民主管理。①企业不能把人看成是机器和工具,要尊重劳动者的个性,实行管理民主化,员工直接参与管理的各个阶段。②注意信息的分享,有良好的沟通,对于有些人而言,工作不仅仅是工作,如果不能分享信息,感觉自己像个生产的机器。反之,信息分享可以提升团队感和满意感。

(7)工作具有社会意义。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劳动是与社会相联系的,是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使员工具有工作荣誉感,有被自我、他人和社会肯定尊重的价值。

(8)保障员工在组织内的权利。①保障员工的工作权,使员工能在一定期间内,持续保有相对固定的职位,而不会被任意变换与调动工作。②保护员工免受雇主和管理者滥用权力,执行劳动法规。③保障和扩大员工的社会地位,保护员工免受疾病的威胁和对失业的担心。④做好各种福利措施设计,满足不同员工不同阶段的需要。

(9)工作以外的家庭生活和其他业余活动。在员工队伍中女性员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中还有些占据了企业的重要位置,出于传统的家庭分工考虑,女性在选择工作和从事工作时,常会考虑到公司政策对其家庭生活的影响。反过来家庭生活也会影响她们对工作的投入,家务事是女性体力和时间耗费的重要环节,更是衡量其工作环境优劣的重要方面。

工作生活品质的作用:

(1)工作生活质量活动把工作看成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工作生活也有质量问题,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拓宽了视野,增加了新的手段。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上曾一味地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表现仅仅重视经济上的重奖严惩。为确保工作效率,一些企业内部甚至安装秘密监视器,监视员工的一举一动,这种管理体制从表面上看会提高企业的产量,但其实际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无法真正保证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使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矛盾不断激化,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

(2)工作生活质量活动使人们认识到,组织中的员工除了要求较高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之外,还有许多更重要的追求目标。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仅仅限于基本的生存安全需要的时候,他们往往将丰厚的收入、稳定的工作作为职业选择的首要因素来考虑。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要逐渐上升到较高层次的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工作生活质量活动就是为了适应员工较高层次的需要而提出和开展的。当代企业员工更注重在工作中获得信任,维护自尊,通过取得工作成就来实现自我价值。工作生活质量活动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上下级之间互相信任,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在工作中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3)工作生活质量活动促使民主思想和观念真正进入工作领域,进而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在工作生活质量概念提出之前,民主只是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关注和实践,工作领域中的民主虽然一直是工人运动所追求的目标,但从来没有被企业管理层所认可。工作生活质量活动的出现,表明工作中的民主问题已经为企业所关注,企业内民主是工作生活质量活动的目标之一,它要求在企业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民主气氛,员工敢于说出自己的各种想法,上级领导善于听取意见并改善不妥的做法,它注重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改善结合起来。另外,它还提倡企业各级员工的参与,员工参与管理既是工作生活质量活动的开始,也是顺利开展此项活动的关键。

(4)工作生活质量活动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活动中只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体,或者只强调个体而忽视组织整体的倾向。在开展工作生活质量活动之前,即使组织的员工有提高自己的工作生活质量的意识,也只能是从自身出发规划和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部门在制订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时,是不会从提高雇员工作生活质量的角度来考虑的,他们注重的是企业的整体目标,如根据企业现有或将有的空缺职位录用合适的人选,根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需要对不同职位人员进行培训等,这样做虽然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但往往无法全面、充分、合理地开发人力资源。

工作生活品质活动通过三种途径提高生产率:①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措施,能改善人们之间的交往,加强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合作,协调不同的职务或部门关系统一,有利于全面完成任务,这样才能提高生产率。②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措施,能增强对员工的激励,满足员工迫切的需要,从而激发起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当员工拥有必要的能力和技术,并且具有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时,就能提高生产率。而在某些高度专业化并且个人激励受到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恐怕只能在极有限的程度上影响生产率。③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措施,能提高员工的素质,使他们能够自行解决群体中的问题,更好地参与决策。工作生活质量措施不但能直接影响和提高生产效率,也能间接影响生产效率,即通过增加员工福利、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和提高员工的满意感来影响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