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最棒的女孩
32000100000079

第79章 选择抚慰心灵的沟通方式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张载

既然父母与女儿的沟通也能够影响她语言能力的发展,父母就不能不重视与女儿之间的沟通。对于女孩子来说,沟通方式也非常重要,要尽量选择抚慰心灵的沟通方式。

美国的育儿专家娜奥米·阿尔多特就提出:和女孩子沟通,要能够做到感同身受,也就是说,父母说话要在尊重孩子的感受基础上进行。娜奥米详细解释了这种方法,她说:

我在一家健康食品店购物时,听到一阵孩子的哭声,循声望去,看到一位大约四岁的小女孩躺在地上放声大哭,她的身边没有人。柜台里的女人看到我在望着孩子,就解释道:“我不知道她的母亲在哪儿,那个男孩好像是她的哥哥。”说着指了指站在走廊另一边一辆购物车旁的一个大约九岁的男孩子,而那个孩子呆愣愣地看着哭泣的女孩子,显然他有些不知所措。

我靠着痛哭的小女孩在地板上坐下,尝试猜测她为什么哭泣。我轻声问道:

“你是不是等了很久,一直想离开这家商店?”

z“是的!”女孩停下了哭泣,抽噎着说。

“你想回家了吗?”

“是的!”她又伤心地哭起来。

“时间拖得太长,好像妈妈的速度很慢啊!”

“是的!”小女孩又停下来,她抬起头用泪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她的情绪慢慢开始平静下来。

“在这个无聊的商店里等这么久真不好受。”我说。

“嗯哼!”

这时,女孩的哥哥走到我们旁边,他有些不耐烦地对我说:“莉齐其实是想看电视了。我知道。”

我于是问道:“你们看不到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了?”

“是的!”接着,莉齐——这个满脸泪水的小丫头——把节目的名字告诉了我。

“真让人郁闷啊,”我肯定了她的情感,“这个节目下次播出是什么时候?”

“明天。”他们齐声说。“每天都有。”男孩又补充了一句。

“你们担心今天错过?”我问。

“是的。”莉齐说,她的哥哥也点点头。接着,莉齐站起来,我作了自我介绍,莉齐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我说:“遇到你们我真高兴。”莉齐钻进我的臂弯,我站起来,抱着她,这时她已经彻底恢复了平静,并且在试图用语言说明她所喜欢的那个电视节目。我一边听一边肯定她的表达,她显得非常兴奋,有些手舞足蹈,我发现她真是一个善于表达的小家伙。

就在这时,孩子的母亲匆匆赶来,感谢我提供的帮助。

当孩子哭时,大多数父母都可能会问“你为什么哭”、“你到底怎么了”,这样的问话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没有什么,但是却会让孩子产生防备心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看不出她有什么理由哭泣,这等于我们把这个本来很伤心的小丫头丢到了一个孤独的境遇里,在那里,没人理解她。对于女孩子来说,她总是相信引起她哭泣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外人不能理解,至少自己的父母应该理解。同时,“为什么”的提问还在暗示成人对哭泣孩子的责备:“为一点儿事闹成这样,你是怎么回事?”如果父母在说这话的时候表情严肃的话,会严重挫伤孩子的情感,进而让孩子无法顺畅表达。

比如,我们问孩子“你为什么哭”,她可能会回答:“我想回家。”这时候孩子虽然感情已经受挫,但是还是可以和成人完成对话,但是接下来成人如果这样说:“我相信妈妈很快就会好的。”这就等于在否定孩子的感受,这样接连两次受挫,孩子诉说内心的烦躁和心愿的要求就被成人彻底否定了,她会继续哭泣,而不愿意说话。

那么,到底怎样和女儿进行抚慰心灵式的沟通交流呢?

第一,要学会重复孩子的情绪

对于年幼的女儿来说,她有时候无法告诉父母全部的故事,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情感反应,假如父母表示出理解与接纳,她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比如女儿说:“爸!哥哥是坏蛋,他弄坏了我的‘芭比’,我也要把他的玩具弄坏。”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孩子说:“做人要宽容。”那等于在否定孩子的感受,而且,孩子也不大容易理解,应该用反映她的情绪的话来和她进行交流:“你感到很生气,想讨回公平。”然后再把你要孩子学会宽容的话说出来,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

第二,接纳孩子

很多父母抱怨和孩子沟通难,其实主要原因是亲子之间没有建立积极正向的情感反应。

有个妈妈在家着急地等已上四年级的女儿回家。结果很晚了,女儿才回到家中,妈妈劈头就问她:“你到哪儿去了?怎么这么晚?”女儿回答说:“我和同学一起到张小梅家玩。”妈妈很生气地说:“你知不知道,我很担心!以后放学后就回家做功课,不要到处去野!”

这样就等于在排斥孩子。

父母表达友善时,往往得到孩子相对的友善;父母在表达批评时,孩子的感情就会受挫。如果这种批评是没有理由的,或者是没有向女儿充分表达批评的理由的,那么孩子就会和父母产生沟通障碍。

第三,父母要善于向孩子表达感情

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对于女孩子来说,她需要时刻感受来自父母的爱,父母温馨的关爱会让她们有一种安全感,使她们愿意把自己的心思表达出来。因此,父母要善于向孩子表达感情。

向孩子表达感情的方式很多,比如柔和、欢愉的语气比高昂尖锐的声音更能赢得孩子的敬爱;生气的脸色表达负向的态度;冷静下来,微笑;勇于向孩子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能增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四,少教训孩子

无论你的出发点有着多么浓的善意,教训孩子的语气和表情还是让敏感的女孩子难以接受。其实,很多教训孩子的话都可以转换一种语气来说,与其让孩子在批评中受到伤害,不如让孩子在鼓励中增加前进的动力。

总之,抚慰心灵的沟通方式让女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当心理满足后,女孩子就会愿意与父母沟通,不但如此,她还会爱上沟通这种调节人际关系的方式,并在与人沟通中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大多数父母在与女儿进行交流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采取否定孩子感受的方法。如果父母总是用这种方式和女儿进行交流,那么和她之间的距离会愈发疏远,以至于她只想躲开父母。因为父母无视她的焦躁,不理会她的挫败感,试图转移她的真实感受,暗示她没有理由感到不安,于是,女儿不会再向父母表达她的感受和需求。在她眼里,父母并不站在她这一边。沟通出现了障碍,孩子对于自己也会产生否定心理,所有这些对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是一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