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最棒的女孩
32000100000035

第35章 别让女儿爱上虚荣

虚荣的人被智者所轻视,愚者所倾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弗兰西斯·培根

“虚荣”,顾名思义,仅从字面上理解也能明白,一切都是“虚假的荣光”。一个女孩子,如果染上了“虚荣”,那么她就好像变成了一个手执魔镜的巫婆,每天紧紧盯着镜子,念念有词:“魔镜魔镜,谁比我更漂亮。”因此,她根本不会下工夫在自身修养及内在气质的提高上。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女孩子沉浸在华而不实之中不能自拔,那么她就难以看到美丽的真实境界,不能踏踏实实地进步,也就难以把握实实在在的幸福。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格言说道:“虚荣的人被智者所轻视,愚者所倾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可以说,在所有人性的枷锁里,虚荣是最容易锁住美好的枷锁之一。作为父母,千万要警惕,别让你的女儿爱上虚荣。

珍珍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子,几乎年年都能拿到学校的“三好生”奖。这次,她又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本年度的“三好生”奖。颁奖大会到了,老师在台前高声念了珍珍的名字。可是老师在前面的讲台上连着喊了两次“杨珍珍”,坐在下面的珍珍仍然纹丝不动,置若罔闻。直到颁奖的老师又提高音量、再一次喊到了她的名字时,她才站起来,喜滋滋地跑去领奖。妈妈很不理解,回家后,问女儿为什么老师叫了她半天还不起来领奖。珍珍振振有词地说:“你没看到所有的人对我领奖已经无动于衷了吗?我得让全校的师生都听到了我的名字,记住我的名字,所以,我才故意等到老师喊第三声的时候才站起来。”妈妈惊讶不已。

这是位失败的妈妈,虽然珍珍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但是她的内心却已经被虚荣虫蛀了。

当然,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是女孩的特性,而虚荣心也大多由此而来,父母如果引导不好,就很容易让女儿形成虚荣心理,处处想显出自己的优越性:要么爱攀比容貌,要么喜欢对比服装,要么攀比学习成绩。这都是“虚荣心”在作怪,让女孩早早地在所谓“时尚个性”的舞台上迷失了自己。

其实,美是多样化的,朴素也是美,而且是一种内在的、气质上的美。父母最好在女儿小的时候就在她的心中逐步树立起这一审美观,女儿长大后自然就能抵抗虚荣心的侵蚀。一个朴素务实的女孩可以少被或不被虚荣心误导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为自己减少一大干扰源。这样女孩就会把自己主要的心思和有限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和长本事上,而不会迷失方向。

要让女儿远离虚荣,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第一,父母要纠正自己的虚荣

女孩好虚荣的毛病往往是受父母不良影响的结果。有些父母不注重个人修养,只是一味搞时装竞赛、讲排场、搞面子工程,女儿也就会学着他们的样子好打扮、好虚荣。所以,父母应加强自身修养,言谈举止都给女儿树立一个好榜样。另外,不管经济条件如何,父母都不能放纵女儿的消费欲,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逐步纠正女儿追求穿戴、羡慕虚荣的坏习惯。

第二,父母要注意女儿的心理动态

由平常心过渡到虚荣心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父母平时要多留心女儿的言行举止,一旦发现虚荣的苗头,就要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比如,女儿对衣服、文具、玩具等特别挑剔,抱怨父母不能给自己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时,父母就要耐心、细心地正确引导女儿,告诉她,她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充实自己而非其他。

第三,拒绝孩子的无礼要求

如果女儿在物质上提出无礼要求,要坚决拒绝。拒绝时父母的态度要一致,不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从而产生一方护、一方管的情况,使女儿觉得有机可乘,反而助长她的虚荣心。对女儿的每一次无礼要求,父母都要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如果有时限制她,有时放纵她,会使女儿无所适从。

虚荣心重的女孩,所欲求的东西,莫过于名不副实的荣誉。这些虚表的东西会在人们心中形成一股强烈的欲望,而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因此,如果父母不对女儿的虚荣心加以遏制的话,“打肿脸充胖子”,最终可能害了女儿,苦了自己。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一个虚荣的女孩子很容易受到外部的诱惑,追逐一些镜花水月的东西,而破坏自己本应有的幸福。但是,相比于女孩子的虚荣来说,父母的虚荣更可怕,也更加根深蒂固,对女孩的影响也更深远。为了不让女儿被虚荣破坏心境,父母们首先要做到不虚荣。同时,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还要以务实为基本原则,不能把精力都放在虚的、表面上的东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