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活动中,饮食保健尤其重要。一方面,旅途上大量消耗体力,急需补充营养;另一方面,长途旅行身体疲劳,往往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如果再遇到“水土不服”,恶劣的自然气候影响,或买不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会使饮食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因此,旅游保健,首先是要做好饮食保健。就是要根据身体需要选择饮食,达到补充营养,恢复体力的目的。如果是攀登高山或长途骑自行车旅行,体力消耗很大的,就要适当多吃点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若汗出较多,要多喝点水或汤,最好多吃些能生津液的水果,如梨、甘蔗等,同时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尤其是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如芹菜、菠菜、韭菜等,这样能防止大便干燥,促进体内代谢。总之,旅游中的“要吃好”,是以能迅速补充身体所消耗的能量为准则,既不能营养过剩,又不能营养不足。
根据旅游的地点、时间长短、季节的变换,自带一些食品。一般地说,去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食品可少带或不带;而到荒山野岭、人烟稀少地区去旅行,必须带足食品。若是夏季旅游,食品宜少带,或不带,因为要注意食品过夜变质。如熟肉存放在22~24℃的气温下,6个小时即可腐败变质。被细菌污染而发生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能再吃,即使加热也不能食用,因为细菌在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过程中,会有各种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侵袭性酶类、热原质等,这些物质对人体都有害。如果天气过热,食物虽未变质,在第二天食用前仍应加热,而且要热透,以求灭菌。冬天则不同,可稍多带些食品。旅游时间短的,可不带或少带;而时间长的,则要有针对性地带一些。为什么要自带食品呢?一方面是以备在旅游活动中遇不到合适的吃饭地点。另一方面不少旅游者经济不大宽余,而旅游活动是高消费项目,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自带食品既节约,又方便,可及时补充营养。但自带食品要全面,切勿只带主食,不带副食,水果、蔬菜一定要有。
一、可供旅游中选择的食品
方便面、方便粥,已成了众多旅游者喜欢携带的食品,但由于其只是以糖类营养物质为主,故必须携带其他食品,营养才能全面。
脂肪类的食品:各种香肠、肉罐头;
蛋白质类的食品:奶粉、豆粉、熟的鸡蛋、鸭蛋;
蔬菜类食品:各种蔬菜罐头、黄瓜、西红柿等;
水:矿泉水、可乐、雪碧等各种饮料,但这些饮料冬天宜少饮,因为“寒冷伤胃”;
水果:必须带一点,可补充蔬菜的不足,又能生津止渴,如苹果、桃子、梨等;
茶叶:旅途必备,这是因为长途旅行易于上火、倦怠,而不少茶叶均有清火的作用,又能提神,助消化,故茶叶不可缺。
二、谨防“病从手来”
“病从口入”,已为人们所熟知,而“病从手来”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对于旅游者来说,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个问题就越发显得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手上沾染脏物和有毒物品,被污染的机会是最多的。据研究,常寄居在手和指甲缝里的病原体有痢疾杆菌、肠炎杆菌、肝炎病毒、伤寒杆菌、蛔虫卵等30多种。每只手上带有细菌4万~40万,一只指甲污垢里藏有38亿个细菌,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寄生虫卵。由此可见,不注意手的卫生保健,就可能引起很多疾病。那么,又应怎样注意手的卫生呢?
首先,要勤剪指甲。因为指甲长了最易藏污纳垢,夹带细菌和虫卵。旅游者一定要随身带上小剪刀,指甲一长就立即剪掉。
其次,应经常洗手。既可清洁双手,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因而能预防疾病。俗话说的“饭前便后洗洗手,细菌病毒难入口。”就是这个道理。洗手最好用热水和肥皂,但这点对旅游者来说,有时不易做到,解决的办法是带上可消毒湿巾纸,饭前擦擦手再吃。
三、要多食“温食”“软食”
所谓“温食”,是指温热性的食物;所谓“软食”,是指易于消化的食物。旅途中一定要多吃点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稀饭等,这样易于消化、易于吸收,及时补充营养。如一味地进食油腻、寒冻之食物,最易伤胃。
四、尽量“按时而食”
旅游时,容易打破原来的生活规律,不易于定时定量,但这个问题却不能忽视,在安排旅游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最好能按时就餐,否则最易损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