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健康生活(上)
31987800000160

第160章 服用药酒也有讲究

一、什么是药酒

药酒就是酒剂,是将药物用白酒作溶媒制得的浸出液,分冷浸和热浸两种。冷浸,是将药物切碎或研为粗末,加定量白酒密闭浸泡(酒的浓度除处方有规定外,一般用50度以上的白酒),每日搅拌和振荡一次,浸泡30天即可取出上清液,过滤即得。

热浸法是将药物切碎或研为粗末,加入定量白酒,隔水或用蒸汽加热至沸,立即取下,倾入密闭容器内浸泡15~20天,然后取出上清液,过滤后备用。

自汉代以后,对药酒的认识也逐渐上升到了理论阶段。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认为,酒可以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养脾气等。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一书中所记载的药酒就有巴戟天酒、五加酒、登仙酒、虎骨酒、枸杞酒等十余种。

到了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仅“辑其简要者”就有70余种常用药酒。

在今天,药酒更是多得不可计数,为方便患者选用,我们临床用途将药酒分为4大类:

风湿药酒类:酒本身具有温阳散寒、行血活络之功,又易于吸收和发散,再配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各种中药,就使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大增。常用的有史国公药酒、冯了性药酒、风湿骨痛酒、养血愈风酒、丁公藤风湿药酒、蕲蛇药酒、三蛇酒、五蛇酒、胡蜂酒、五加皮酒等。

跌打药酒类:具有活血化瘀、疗伤续断、补肾强腰等作用的中药与酒配制而成。能够化淤止痛、补肾疗伤,可以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等症。常用的有跌打损伤酒。

益寿滋补酒:这是药酒中一类重要品种,既可治疗疾病,又可调补身体,久服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这类药酒有十全大补酒、人参酒、参茸酒、参桂酒、虫草补酒、福禄寿酒、龟灵集酒、八珍酒、龙凤酒、人参百岁酒、中国养命酒,等等。

外用药酒:一般具有活血化瘀、疗伤止痛及消炎作用的中药,加上具有芳香、辛窜、渗透作用的药物,如冰片、樟脑、麝香等配制而成。主要用于运动系统损伤的治疗。这类药酒有舒活灵、正骨水、骨友灵、樟脑酒、万花油等。

必须指出的是,任何药物都有毒副作用,都有适应证和禁忌症,以上这些药酒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二、如何服用药酒

药酒由于所含的药物成分不同,适应证也不尽相同,其对身体的作用和用法亦不同。因此,必须合理应用,才能产生良好的疗效。

口服类药酒可分为补益性药酒和治疗性药酒两个类别。它们的服用时间及剂量根据其功效及特点有所不同。如补益性药酒宜在饭前服用,这样才能迅速为人体吸收,较快地发挥药效;药酒以温饮为佳,因温饮能更好地发挥药酒温通、补益的作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酒宜饭后服。

对药酒的用量,古代医学家曾总结说“药酒补虚损,宜少服,取缓效”。因此,需要服药酒时应根据自身的耐受情况适量服用。一般情况下,每次15~30毫升,早晚各一次为宜,过少达不到应有的疗效,过多则会产生同喝酒过量一样的不良反应。平素不会饮酒者,可适当减量或和冷开水稀释后饮。

特别提醒:①慎用或不用有毒性的药物,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②口服补益类药酒宜忌食蒜、葱、萝卜;服有解毒作用的药酒宜忌生、冷、酸食;服调理脾胃的药酒宜忌油腻、腥臭、生冷等不消化的食物。③服用药酒期间不宜同西药同服,以免因药酒的作用而增强药物的毒性,或降低药物疗效,甚至造成不良副作用。④口服药酒后一般不宜顶风冒寒,不宜立即针灸,不宜进行房事。⑤患有肝肾疾病、高血压、痔疮、维生素缺乏症,尤其是维生素B缺乏,孕妇和妇女经期、哺乳期妇女等不宜饮服药酒。可带食蛋类、瘦肉等食物补充。⑥中医辨证属湿热阳盛体质,忌用药酒,特别是壮阳之类的药酒更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