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社交好办事
31880600000012

第12章 异性社交的六要决

异性之间的社交大法

4.1.1 男士应尽量温文尔雅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性别上的歧视虽然是没有了,甚至有大搞女权主义的趋势。但在社交生活上,女性仍然是被保护的一群“弱小动物”。即使是“新女性”,未必就不需要、不欣赏男士的彬彬有礼。而男人,在适当的时机,为女土服务一下,表现一下男子汉的气概。知书达礼的人,不会趾高气扬,一味“骄儿妻妾”。反倒是没受过教育的粗鲁汉子,才动手动口,暴露自己的浅薄野蛮。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要被敬、被爱、广得人缘,必须在做人处事的种种小节上尽礼尽心。

俗语说“由小看大”,男人是否具有绅士风度,还不就是由他的一言一行看出来的。所谓“绅士风度”不是道貌岸然,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而是指适时适地表现出适度的礼貌来。有些人误以为男人一定要长得英俊、有钱有势、轿车代步、出手阔绰……等,才能讨女性的欢心,其实虽然金钱、地位人人都喜欢,但一个有内涵的女子,她最欣赏的必定是风度翩翩,言行举止合乎礼节的男士。也唯有懂礼貌,风度高雅的男人,才是女性最心仪的。因此,跟一个礼貌周到的男士同行,远比跟有财无礼的男人在一起愉快多了。

礼貌是发自心底的,外表的作态极易叫人一眼看穿,所以,奉劝男士们应熟习与异性交往的礼节。如果你知道在什么场合,自己该怎么做,而不会违礼失态,那你就是一个标准的绅士了。

在西方社会中,女人一向倍受礼遇,不管是女性主管、女同事或家庭主妇,男人一样表示尊重。过去的东方人则恰恰相反,典型的大男人主义,男人处处要占上风,无论在什么场合,男人的地位总是至高无上,丝毫不容侵犯的。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大大改观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个男人在与女士相处时,应注意什么?乘车、走路、坐席、观戏听剧、抽烟……,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该有什么礼貌?男人照顾女人,女人接受男人的服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能者多劳”,男人的身体比女人强壮,力气比女人大,就是动作也比女人敏捷,借着这个先天的优势去帮助女人,减轻女性的负担,是男士应有的风度和器量。例如,乘车时,让女士先上车;陪同女士到某处去,抢先一步为她开门;进入室内后,为她脱外套、拉座椅,此外,当你想抽烟时,除征询她的同意外,并应先向她敬烟、点烟。这些动作绝非 装腔作势,故意卖弄,实在是必要的礼貌,不过做时态度要自然大方,才不会弄巧成拙。搭乘火车或其他交通工具时,如果遇见女性携带行李或较重的包裹,也应代为取放,因为女人力气较小,提取很不方便,男人体魄健全,轻而易举之事,何不效劳?陪同女子上街时,则应走在道路外缘保护她,或帮她提较重的物品。如遇下雨时,更应替她撑伞。走在泥泞的路上,也应让女伴挽住你的手臂,以免滑跌或摔跤。人群拥挤时,则应先行一步,为她开路。与女友相偕欣赏电影迟到时,应牵着女方的手,由服务员带路或小心地去找座位,切勿把女友丢在黑暗中不顾,那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日常生活中有女性需要帮忙时,也应热诚而主动地为她效劳。不过服务宜适中,切忌热心过度。比方说,你可以代提行李,却不必替她拿帽盒、手提袋、遮阳伞或花花绿绿的包装物;陪女子遛狗,可以帮她拉住系狗的皮带,但要是抱在怀中的小型宠物,就大可不必代劳。

礼貌不到位会使人不舒服,礼貌过多也令人很难受,唯有恰到好处,因应时宜的礼貌才会让人觉得自在。“出乎礼,止乎礼”,以温文尔雅的态度为女性效劳,才是男性的骄傲。

4.1.2 鼓励的结晶

苏门答腊流传着一则“九头牛”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从前英国有两位青年,他们因为船只失事而漂流到苏门达腊的一座小岛上,由于岛民接受了他们,两个人就这样在岛上生活下来。经过一年,英国有一艘船抵达这座小岛,两人因此得救了。但是,其中一位年轻人说:“我不想回英国。”并表示希望和岛上的一位女孩子结婚,继续在此地生活下去,另外一个人就劝他说:“这样好吗?坦白说,我怎么看都不觉得那女孩子是个美人。”但是因为对方心意已决,他只得自己一个人回国了。

时光飞逝,回国的年轻人由于事业成功,变成了一位企业家。已经功成名就的年轻人缅怀起往日共患难的兄弟,便特别包船前往苏门达腊,想看看对方过得怎样。他到达时,岛上刚好在选苏门达腊第一美女。在“苏门达腊之星”祭典到达最高潮时,第一美女也被选出来了。她真是美丽!年轻人看得不禁神魂颠倒,心想:“那就是苏门达腊之星吗?真是美艳动人!”当他与当时留在岛上的年轻人再度相会时,两个紧紧拥抱,也共同缅怀往日的时光。“那位姑娘怎样?我是说你的妻子。”他问起对方当时令他心动而留下的女人。“你应该见过她了。”“我并未见过她啊。”“你见过了。”原来那位荣选为苏门达腊之星的美女就是他的妻子,也正是当初“怎么看也不算是美女”的女孩。留在岛上的年轻人诉说起昔日往事。“按照岛上的婚礼习俗,男方必须买一头牛送给女方,于是我就把岛上所有的牛都买下,送给女方当作礼物。当我把那九头牛带到她家时,她的父亲、家人都很惊讶,而她边哭泣边发誓地说:‘我一定要变成适合接受九头牛的女人!’我想她当时应该很感动吧!”结婚后,年轻人不断称赞妻子“很漂亮哦”,女孩因为受到这样的鼓励,自然更加努力的美化自己。日子一久,祈祷与期待竟然成真,这位姑娘摇身一变,成了“苏门达腊之星”。

4.1.3 每个人的心灵都渴望得到肯定

美国管理教科书上有一种“INS"的思考方式。即管理者对下属强调“你是(Important)重要的”、“你是(Necessary)必要的”、“你是(Special)特别的”,INS即是取三个英文的第一个字 母。比如,对请假休息的下属说:“你不在班上我们可能遇到的麻烦就大了。”给予对方正面的抚慰。对异性你不妨也尝试使用“INS",尤其强调对方“你是特别的”,会产生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仅仅说:“其他女性做不到这一步,”,“因为是你,所以我才这么说”等话恐怕只能达到一般效果,就算彼此已经是朋友,想再往前发展,恐怕也有点困难。如果这时话锋一转,说道:“我就是喜欢你任性的地方”、“你改变了”肯定会引起对方好奇,让她感觉到这一种“特别的对待”。

平常的人际关系,只要满足对方的一般要求,关系就可以进展顺利,但是恋爱不同,必须有彼此是世上独一无二存在的认同,所以平常很少使用的话,会有正面抚慰的效果。因此,与异性相处时,必须紧记INS的重要性。交往不深的对方,外观的称赞有“你的皮包真漂亮”,“这个发型很合适你”,“你穿了这身运动服后更酷了”等赞美语句,诸如此类的话,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对待异性还必须切记:连续说特别的话,也就是再三地称赞。

每个人的心灵都渴求被赞美、被感谢,获得正面的抚慰,甚至会认为,即使得不到正面的肯定,也会希望“负面的也无所谓,我希望被需求”。相信自己的周围应该有这样的人吧!比如在日常交往中,话不切题却想语惊四座,无法和周围同事打成一片,穿着不适当的服装,或是习惯迟到者,甚至被人嫌弃为麻烦制造者,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点:内心深处强烈需求“渴 望抚慰”,而且因为得不到正面抚慰,所以认为“负面抚慰也可以”。人是如此的渴求抚慰,同异性建立关系的人,当然更渴求超越一般的抚慰。受到异性欢迎的人,便有很多人对其表达“你是特别的人”的抚慰。搭火车飞奔百里去看女朋友,赠送她一百朵玫瑰花;约会时等个三、四小时,就算对方爽约,依然痴痴等下去……这些事如果能够让对方这样想,“为了我竟做这样的事”、“竟可以为了我,做到这样的程度”,那么就成功了。

4.1.4 动作可以培养感情

一些国外的学者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吊桥实验。测验的男学生分A、B两组。A组通过低桥,B组走过高悬的吊桥。然后,这两组男学生分别和一群女学生简单交谈,最后每人都要对自己心仪的女孩子说:“如果有兴趣的话,请打电话给我。”说完,立刻将自己的电话号码交给对方。打电话来当然不只是“抱着兴趣”的交谈,而是安排女学生对心仪的男生电话传情,接着统计A组和B组接到电话的总数,调查有意思的女生和没有意思的女生相差有多少。这是怎样的试验呢?人因性的冲动,内心会忐忑不安;走过高悬的吊桥,同样也会忐忑不安。这个实验,主要是要分辨人脑因为接触异性时的异常情绪,与运动和紧张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实验的结果显示:通过低桥的男生,接到女生打电话来的机率低;走过高悬的吊桥,在内心忐忑不安状态下和女性接触的男生,接到电话的机率相当高。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恋爱时的忐忑不安与运动或恐怖引起的忐忑不安,人们无法区分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所以,男女在一起时,如果能让异性忐忑不安,对方就会喜欢自己。我们时常听说:“一进到鬼屋,我们突然就变得亲密了。”、“在游乐园一起紧张玩乐时,心中的蕃蓠突然都消失了。”这就是双方一起经历忐忑不安的情况后,情感被迅速催化的结果。

一位日本学者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赶上新干线末班车他和女朋友两人拼命地赶在开车前冲入车厢里,说也奇怪,从此以后他与女朋友的感情发展得顺利又迅速。心理学家达通思和亚洛思兹两位学者曾经做过一些心理测验,虽然未能证明“忐忑不安理论”,却证实了男女如果有强烈的共同体验,确实可让彼此交往加深。我们经常会听到同一部电影或电影连续剧的男女主角,拍完戏后他们真的成为恋友,这就是因为两人一起演出,有共同体验的缘故。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动作可以培养感情。”快乐时手舞足蹈,会令人感到快乐;意兴阑珊时,做出冲劲十足的动作,就会变得有冲劲;和女朋友在一起时,用行动表示“和你在一起快乐得不得了”、“我很幸福”……说说笑笑,摇动身体,动作和心灵状态密切联系,彼此互动便可达到心灵契合。心灵有默契,变得亲密是很正常的。所以,约会地点如果安排在一些“令人忐忑不安”的地点,就会在不经意间加深彼此的亲密程度。

4.1.5 感情愈接触愈浓

有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名女子有个在外地的男朋友,对方非常热情,每天写情书表达“我喜欢你、我爱你”,而且以快递寄出。一年后,她结婚了,新郎却不是原来的男朋友,而是送快递的人。俗话说:“见面三分情。”每天见面,的确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对方抱有好感。心理学家利伊亚西斯称这种情形为“单纯接触原理”,人一旦接触次数越来越频繁,就会增加好感的程度。

在前面提到的那则笑话中,每天写一封情书,花了不少时间在纸上传情的男朋友,与时间虽短但每天都来和女子见面的快递小伙子相比,她会向哪一个敞开心扉呢?答案不言而喻。约会之外,使用电话、情书、邮件……所有的方法,尽量增加接触机会的次数,将成为恋爱胜利者。具体地说,将一个月两次的约会增加到三次、一周两次的电话增加到三次。从增加一次的接触开始吧!增加一次的次数不久就变成“习以为常”,此时的亲密程度应该就增加了,偶尔减少接触次数,将令对方等得心急,而会焦急问道:“这个星期只打了两次电话,为什么?”这时,表示对方已经非常在乎你了。不要觉得麻烦,诚恳、认真、持续地努力吧!异性的社交关系,很多情况不能像一般的社交关系一样照本宣科地进行,因为恋爱是由感情控制而非理性沟通。感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不能停下脚步,一定要趁热打铁,把自己火热的情意持续不断地传达给对方,而千万不可间断表达,让外人钻了空子。

4.1.6 不要被对方看得清清楚楚

有位颇受女孩子注目并总能获得青睐的男士曾经这样说过:“追求女人如果让她看穿你的生活,就完蛋了。”他的意思其实是说,保持部分的秘密,才能掳获异性的心。虽然这位小伙子不是什么感情专家、恋爱顾问,但是他这番话也的确有几分道理。一般而言,如果有人对你敞开心扉、十分坦白,多数人都会对对方产生好感,从心理学来说,这便是“自我开放”。但是异性之间,有些事情是不一样的。当然,将自己开放到某种程度是两人要交往时相当重要的条件,但如果将自己所有的一切,百分之百地完全呈现在对方面前,就有可能会带来负面效果。因此,我大胆向读者建议:想要让人喜欢,请将自己开放百分之八十的程度就好,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不需要让对方知道。适度的保持神秘感,反而能提高对方的兴趣。让对方感到好奇,激起对方希望更了解你的决心,这样大多可以进一步引起异性的兴趣。

现在的报纸、杂志、网络信息比以前更开放,很多明星从家人、兴趣到喜好之类的琐事,全都巨细无遗地摊开在众人面前,观众也不再认为“歌星、影星是踩在云端的人”,而是“和自己一样的平常人”。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像以前那样让人为之疯狂的超级巨星了,因为反正大家都一样嘛!没什么好稀奇的。举例来说,某健美运动教练员从不公开私事,无论他的兴趣是打高尔夫球、养育两个小孩子、养了两只爱犬、夫妇关系圆满等等,学员们都不知道。大家不知道他个人的隐私,自然就有神秘感,神秘感往往也能增添一些好感。和异性交往的道理多少和这有些类似,所以,一定要保持某些自己的秘密。

恋爱初期的人总是谈自己的事,想尽办法加深亲密关系。慢慢相互了解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保有某些属于自己的秘密,就算保密的事不久就会被知道,也不要主动说给对方听,那是让对方朝思暮想的技巧之一。即使你昨天自己在屋里乱晃,一张脸素净未上妆,独自吃着方便面,然而等到约会时,一定会慎重地化妆,任由对方想像昨天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因为只要对方一知道你昨晚做了什么,所有的幻想便会马上破灭。想在异性面前大受欢迎,说这样的话效果特别好:“关于那件事,恕我无法奉告。”、“这是秘密哦!”半开玩笑地保持神秘,但不要太过严肃,否则会让人觉得你没有诚意,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保持一点神秘会激发对方了解你的兴趣,更加增进彼此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