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生态养殖林蛙
31625300000013

第13章 蛙卵孵化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蛙卵的孵化是指从卵受精开始,经过一系列胚胎发育,变成能独立生存的小蝌蚪的过程。蛙卵孵化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在蛙产卵之前必须把产卵及孵化的准备工作同时做好。在孵化之前要修整,补修产卵孵化池埂,清除池底淤泥等。修整之后,要在孵化前(至少3天前)放水灌池,并根据池型及土质条件,封闭进水口和出水口,贮水增温,为放卵孵化做好准备。孵化前另一项工作,是做好孵化工具的准备。孵化工具主要是孵化筐和孵化箱。要对已有的孵化箱和筐进行检修,修补破损部分,并根据需要补编一部分。

有些养蛙户,将孵化与蝌蚪饲养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在孵化前做好准备。将修整好的饲养池提前灌水,调整水口,把全部水口改为鱼贯式,使大部分池面保持静水状态,以利于提高水温。

蛙卵孵化与温度和水质有密切关系。温度(包括水温和气温)是影响蛙卵孵化最直接的外界条件,其主要作用表现在影响蛙卵的发育速度。温度高,发育和孵化速度加快;反之,则慢。林蛙胚胎发育的原肠胚及神经胚时期是对外界温度比较敏感的阶段,尤其是对低温更为敏感,在低温条件下常使胚胎死亡。人工养殖林蛙应当防止低温冷害,使蛙卵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孵化。

水质状况对蛙卵发育也有着重要影响,水质主要指水中泥沙含量的多少而言。自然条件下林蛙常在静水区产卵孵化,水中泥沙含量很低,适合卵的孵化。而人工养殖孵化池依靠引水灌注,孵化池的水是流动而不平静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量泥沙进入孵化池。泥沙对于孵化率的影响,主要在于污染卵团,形成沉水卵,降低孵化率。因此,蛙卵孵化池的水质必须干净,泥沙含量低,尽量保持静水条件,以减少泥沙对卵团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