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生物防治蔬果作物病虫害
31624500000037

第37章 如何防治大袋蛾?

大袋蛾,又名大蓑蛾。属鳞翅目,蓑蛾科。雄虫体长15~17毫米,翅展26~33毫米,体黑褐色,前、后翅均暗褐色,前翅外缘处有4~5个长形透明斑。雌虫体长25毫米,口器、翅、足均退化,头小、黄褐色,前胸背板褐色,向前突出,腹部大,乳白色,腹末尖,胸部腹面和第七腹节周围有棕色丛毛。

大袋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的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寄主植物有600多种,以蔷薇科、豆科、杨柳科、胡桃科植物和悬铃木受害最重,为果园和城市绿化植物常见害虫,梨、苹果、柑橘、桃、李、杏、核桃、柿、龙眼、枇杷、悬铃木、白杨等受害较重。比较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

(1)利用伞裙追寄蝇。自田间采集被寄生的大袋蛾老熟幼虫,放入盛有土的花盆内,上罩纱网,当寄蝇成虫羽化后释放到果园。一株有50头大袋蛾危害的树,放12头寄蝇,寄生率可达98%。

(2)利用蓑蛾黑瘤姬蜂。在寄生蜂羽化期不要喷广谱杀虫剂,收集寄生蜂蛹保存,释放到大袋蛾发生区。

(3)利用广腹螳螂。在螳螂卵孵化前,采集卵鞘放到果园大袋蛾发生严重区,螳螂若虫孵化后即寻找大袋蛾幼虫取食,即能控制大袋蛾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