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长城(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30904500000007

第7章 前凉张氏在河西敦煌的统治

西晋统一的局面没有维持多久,“永嘉之乱”以后,北中国很快进入了大分裂的十六国时期。十六国中的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都建立并发展于西北地区,河西敦煌也渐次成为了它们的辖地。

最先占有河西的是前凉张氏,其奠基者张轨是一位很有见识的统治者。永宁元年(301年),普惠帝任命张轨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张轨立即走马上任。那时的西晋已因战乱而国力衰弱,自身难保,根本无力过问边地的政事,所以张氏虽然奉晋室正朔多年,但在河西的统治实际上却是非常独立的,张轨此次上任也就是张氏在河西长达76年统治的开始。

4世纪初,鲜卑贵族曾在西北猖獗一时,人民饱受其扰,苦不堪言。张轨到任后立即调兵遣将,很快就将他们镇压下去,得到了河西人民的拥戴,为张氏政权以后的统治铺平了道路。

站稳脚跟后,张轨为张氏政权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开始经营河西。在政治上,张氏极力推行拥戴司马氏,维护晋室的政策,从而赢得了河西汉族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走廊内部得以长期保持安定局面,抗御住少数民族贵族的袭击,并博得关陇地区汉族人民的赞赏,邻地的百姓纷纷投奔凉州。

张氏政权改变拥戴晋室的方针始于张骏末年。345年岁末,张骏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置官僚府寺拟于王者,因而有些研究者将这一年算做前凉割据政权的起始。次年5月张骏病死,世子张重华继位为假凉王。

至349年,张重华自称丞相、凉王、雍秦凉三州牧,公开脱离了晋室的羁糜。到张祚掌权后更僭帝位,立皇后封太子,改年号为“和平”。这对前凉的统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张氏在政治上的另一个策略是联合河西大族,借助他们的力量稳固统治。汉武帝以后几百年的发展使魏晋时的河西敦煌形成了一些名门望族,具有左右当地形势的实力。

张氏在军事和外交上总是根据具体形势随时调整对敌政策,且战且和。这种灵活多变政策的准确运用使得前凉统治区安定少难。

张骏在位时曾将敦煌、晋昌、高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等3郡3营合并,依境内的鸣沙山取名为“沙州”,这是历史上“沙州”一名在敦煌地区的首次出现,当时的州治就设在敦煌。但事隔不久,前凉又曾一度取消沙州,复称敦煌郡。

前凉张氏时期,敦煌等地的佛教信仰也盛行起来,各种佛教活动中又以禅业发展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