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长城(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30904500000012

第12章 早期的莫高窟艺术

莫高窟艺术由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三大部分组成,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既有各自的鲜明特色,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早期的莫高窟艺术主要是指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莫高窟艺术,个别隋初营建的洞窟虽然也可以包括在这个范围之内,但数量很少。

据文献记载,继乐傅首创之后的第二个开窟者是禅僧法良,大约在前秦占有敦煌时期他从东边游方而来,在乐傅窟旁又开凿了一个新窟。只可惜这两个洞窟现在都已经无迹可寻了。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于十六国晚期的北凉,共存3窟,至北魏、西魏和北周,留存的洞窟才渐渐多了起来,加上最早的北凉窟,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窟共有三十多个,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

这一时期的石窟建筑主要承袭了西域、印度的石窟建筑形式,并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方式,从而形成三种不同形式。

敦煌彩塑的制作过程,大体可分为制骨架、上塑泥、敷颜色3个阶段。

莫高窟早期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比较清晰,这从壁画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

壁画原本是为了衬托塑像而设的,但这种艺术形式内涵丰富,表现力强,所以从某种角度讲,壁画乃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莫高窟早期壁画的内容主要是说法图、故事画、民族传统题材画、供养人像和装饰图案等几种。其中故事画是最重要的一类,现存约三十幅,包含了近二十种故事内容,分别为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

北魏孝文帝元宏当政后,大力推进鲜卑族的封建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