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婚恋香草
30621500000010

第10章 婚姻是一本难念的经(3)

“不到长城非好汉”与“没有结过婚的人不能算是‘完人’”之间颇有点异曲同工。不过,天下的好汉数不胜数,而到过长城的人却寥寥。天下的“完人”也实在不少,不过屈指算来,没有结婚的倒还真是不多。

看来,要想成为“完人”,婚姻还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不过,在数不清的已婚者里,成为“完人”的终是少数,大多数庸庸碌碌。如果羡慕“完人”而把结婚作为通达的阳光大道,则又是愚蠢的想法和做法。

结婚使人失望

男人结婚是因为他们疲倦了,女人是由于好奇心,结果二者都失望了。

——奥斯卡·王尔德

老高乱弹

任何的婚姻,都无法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唯美”。

结婚,是绝大多数人人生过程中的一种必经之路。但是,导致这种必然的缘由却千差万别。

其实,大多数人并不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的那样:男人是因为疲倦了,而女人是出于好奇。

在所有的已婚者里面,属于奥斯卡·王尔德所说的,可能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当我们清醒的时候,我们因为瞻前顾后,往往一事无成,我们的许多行动都是在糊里糊涂的情况下开始的,甚至在糊里糊涂的状态中完成,接下来我们便在清醒的时候反思它。”这是一位名作家说过的话。

这句话用在人们对待结婚的态度上很是形象。

大多数人结婚的时候都处在一种糊里糊涂的状态之中。

没有结婚的人以为结婚就像回锅肉,美味无穷。结过婚的人则觉得结婚就像是咀嚼甘蔗,起初,汁水浓浓,也很甘甜,但甜蜜滋味架不住生活琐事的冲洗,不久便被婚姻与生俱来的烟火味熏烤得索然无味了。

奥斯卡·王尔德的这句话用来形容传统的男女倒可以。

倘若用于形容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则要把这句话来个对调,叫做女人结婚是因为她们疲倦了,男人则是出于好奇,他们都对失望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喜剧止于结婚

各种的悲剧,是以死亡告终;各种的喜剧,是以结婚结束。

——拜伦

老高乱弹

拜伦对结婚悲观失望已经到了极点。这固然和拜伦不顺心的婚姻有关系,但这句话也反映了拜伦对婚姻本质的理智而清醒的认识。他的话对那些视结婚如入洞天福地的人是当头棒喝,无疑是一种清醒汤的作用。

结婚固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和甜蜜,但它也绝不至于不好到拜伦所说的那种程度。不顺心是必然的,失望也不可避免,但如果结婚是喜剧的结束,那么人们一定会远离结婚,因为人生在世的目的无疑是追逐快乐幸福自在适意。尽管这些东西有点捉摸不定,转瞬即逝。如果人们真的惧怕结婚有碍幸福而逃避结婚,那么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人类……不堪设想。

婚姻就像网一样,我们还是要用心编织,即使最终困住自己,作茧自缚。尽管是一条死胡同,但我们还是要钻、因为不这样便没法化蛹为蝶,就无法感受冲破束缚的壮举和欢快。

无忧的冒险

结婚是替胆小的人准备的唯一冒险。

——伏尔泰

老高乱弹

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人,主要是那些名人和善于思想的人,对婚姻的态度并不乐观。在他们的眼中,婚姻是一种考验,甚至是一种折磨。尼采说:“婚姻如同枷锁一样,能拥有爱情而这对婚姻是最可心的事。富勒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要过分奢望婚姻生活的快乐。记住,黄莺只在春天的几个月里唱歌,当它们孵卵时常是静默的。”连莎士比亚也说结婚是青春的结束,拜伦则认为结婚是喜剧的结束。

凡此种种,似乎婚姻带给人们的不适意远远多于适意。可见,名人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好,名人有名人的难处;思想家有思想家的烦恼。

进而可见做庸人做凡夫俗子也有省心的时候,最起码看待婚姻不那么的患得患失,不那么畏惧退缩。从而并不认为结婚是一种冒险而认为是尝鲜,所以平凡的人结婚就多,经常地,每日每时都在发生。

名人们则不同,当名人们经过苦思冥想而准备冒险的时候,便会产生效应,叫做山雨欲来风满楼。

美妇与良妇的差异

美妇娱目,能供半世玩好;良妇娱心,可作终身之伴。

——拿破仑

老高乱弹

纵横天下、横扫欧洲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算得上是情场上的一位高手。拿破仑以他绝对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切身体会,精炼出了这句话,我觉得可以用来作为定律。

拿破仑的这句经验之谈其实揭示的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原理,不过从他嘴中说出,比从别人嘴中说出更具权威性,也无形中增添了几分说服力。

这里的良妇,按照咱们的说法就是“贤内助”。这样的妻子不会因为爱慕虚荣而鼓动丈夫贪赃枉法,也不会逼得丈夫去抢银行、劫行人,她们做得更多的是敦促自家的男人“二次健康成长”。

有妻如此,自然是漫长一生极好的伴侣。如果哪位有幸得之,那就没事偷着乐吧!

这实在是一种福气!

美女悦人,毕竟不会天长地久,注定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多少纸醉金迷、浪迹于脂粉堆中的男人,到南柯梦醒,才会悟到糟糠之妻的珍贵。

家有贤妻的男人,已经品尝到了自家美妇愉悦的滋味,何必还要浪费精力、破费钱财、冒着风险去干偷偷摸摸的勾当,实在没有必要。

联合婚姻

婚姻是要联合两个完整的独立个体,不是一个附和,一个退让;也不是一种逃避或一种弥补。

——波伏娃

老高乱弹

英国人丁尼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论男女,都不够尽善尽美。所以真正的结婚是谈不到什么平等或不平等的。如果要针对丁尼生的这句话进行反驳的话,波伏娃的这句话到可以作为最好的论据,因为波伏娃的这句话阐述的是一种平等婚姻应该具备的条件。

如果婚姻是建立在联合两个完整的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那么婚姻便具备了平等的首要条件。现代人理想的婚姻,便是如此的婚姻。

传统的婚姻之所以失衡,倾斜而不平等,主要原因是联合的并不是两个完整的独立个体,女人成了男人的附庸、成了男人的弥补。而女人也愚昧和纤弱地恪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信条,听天由命、逆来顺受、完完全全地沦为男人的附庸。

女人的这种示弱心理,直到现在也没有被涤荡净尽。例如有的女性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如果男人是一棵树,我就是那缠树的藤;要是男人是流淌的河,我就做那河中的鱼。真是可怜、可叹又可气。为什么女人就没有勇气是树、是河,哪怕是一棵小树、一条小河,而让男人是那缠树的藤、河中的鱼,哪怕是粗藤、大鱼呢?

附和、退让、逃避、弥补都是破坏婚姻平等的大敌。

拒绝有钱的女人

如果你要想毁掉自己,那么娶一个有钱的妻子。

——席勒

老高乱弹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席勒在这里所说的有钱的妻子,如果真能毁掉男人的话,那么这种有钱的妻子当是中国古话中所说的“恶妇”了。

西方还有一句俏皮话“男人的眼睛盯在女人的脸蛋上,女人的眼睛盯在男人的钱包上。也许女人真的爱钱,都成了见钱眼开的瞎子。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的女人放着良家妇女不做,却选择了卖笑的职业。不排除有的是因为生活所迫,但对金钱的偏爱绝对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当然,有钱不是坏事。

对待金钱的态度比有钱更重要。席勒所说的有钱的妻子一定是那种有钱无德,或有钱无貌,抑或就是有钱无德又无貌的女人了。相貌对女人比男人重要,因而女人对自己容貌的关心甚过对于男人的关心。

没有美貌的女人,即使拥有再多的金钱也无法弥补心理上的缺陷。而这种缺陷便是幸福生活的最大障碍,这一种障碍可能会让一个男人活得很不愉快。

所以,对于男人而言,可以娶一个不具分文的俊俏老婆,万不可娶一个家财万贯的丑媳妇。走上后一条路,可真的把自己给毁了。

爱财而又花钱如流水的女人是男人的克星。

现代花钱如流水的女人绝不是因为钱多得像树叶,而是某种心理疾患在作祟。这就是说花钱如流水的女人多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的需要。

这样的女人可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她都会糟蹋掉。娶一个这样的老婆,等于给自己脖子上套进了一条绳索,即使没有生命危险,也许这辈子都不会轻松的。

先恋爱后结婚

恋爱是结婚的过程;结婚是恋爱的目的。

——叔本华

老高乱弹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就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许多人的做法和行为,已经越来越多地向叔本华的这句话提出了直接挑战。

如果把这句话的前半句改动一下,成为恋爱是结婚的前奏,或恋爱是结婚的准备,就更好理解一些。或者说恋爱是婚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无不可。恋爱的目的都是为了结婚吗?

传统的观点确认恋爱的目的是结婚,但现在似乎有了一点变化。许多人因为冲动而有了恋爱的行为,这个时候根本没有想过结婚。而且,只为找找恋爱的感觉的大有人在。他们谈起恋爱来如同瘸子跑马拉松,总也不见他(她)冲到尽头的那一刻,所以结婚是恋爱的目的这种说法,放在现今,有点让人怀疑。

婚姻有恋爱导致和没有恋爱导致的两种。尽管人们十分崇尚因恋爱成就的婚姻,而贬低没有恋爱的婚姻,但这并不妨碍这两种婚姻的并存。

现代人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娱乐方式虽多,但却乏味。恋爱——人们传统观念中颇神圣的东西,现在已被许多人用来娱乐,借以打发无聊的时光,这是一种发展,一种倒退,还是一种畸变?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法,应该是“结婚只不过是恋爱的一种可能”而已。

没有冲突的婚姻

凡是夫妇不吵架的家庭,准是一块阴森之地,既没有冲击,故也没有欢乐。

——柏杨

老高乱弹

法国作家莫鲁瓦有一句名言“没有冲突的婚姻,几乎同没有危机的国家一样难以想象。它同柏杨先生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大同小异,说的都是理想的婚姻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必然有波澜冲突的。

人活在一个瞬息万变充满矛盾的世界中,因此人们的观念中认可了变化和冲突。生活如果静如止水、一成不变、平淡无奇,人们反而会不适应,觉得索然无味,人是爱美的,但美需要不断出新,而这种出新只有靠变化。

婚姻中的冲突,家庭中的争吵,其实是静中求变,是推陈出新,是不断地寻找和更新适合家庭成员胃口的东西。说的通俗一点,是生活中的辅料,就像饭菜里的辅料一样。好的东西吃得时间久了也会索然无味的,改进一下做法,加进一些辅料,味道便为之一变,让人神清气爽。

也有平和谦让不吵架的家庭,但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家庭就充满了温馨和幸福。相反,有的根本没有一点幸福,这样家庭里的成员都习惯了平淡,习惯了索然无味。仿佛一个喝惯了白开水的人不习惯喝啤酒或可乐。

婚姻的冲突、家庭中的争吵有一个度,没有不好,过多了更不好,表明这桩婚姻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

不同的家庭应该有不同的度,衡量的标准应该是不伤害双方感情、且有利于家庭的欣欣向荣。

睁大眼睛选配偶

结婚之前,你我的两眼睁得大大的,结婚之后不妨半闭起来。

——富兰克林

老高乱弹

科学家富兰克林看来对婚姻是很有远见卓识的。当婚姻还没有确定的时候,一切尚可更改,这时睁大眼睛是必要的,而且是有作用的。通过你的眼睛去审视评判,去选择录取,然后才能获得称心如意或者大体上的如意。

结婚之后,睁大眼睛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毫无实质作用,弄不好还会出现反作用。

许多夫妻婚后打打闹闹,主要是彼此慢慢地发现了对方的一些不足甚至弱点,一旦发现,心中便产生不满,便产生气。

有了气,便一定要想着法子发泄。

结果,弄得二人的生活都很不愉快。

闭了眼睛,不但省心,而且可以维持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让爱情之花开得更持久一些。即使不能恩恩爱爱但至少可以避免不少无谓的“内战”,维护一个“和平共处”的局面还是应该的。

婚前稀里糊涂,婚后刻意保持清醒,或者说婚前闭着眼睛,婚后大睁着眼睛。此类人的婚姻注定不会幸福,不会长久。

无题

婚姻有如鸟儿笼子,鸟儿想进笼子,并不绝望,但已入笼子的鸟儿想要飞出笼子,那可就绝望了。

——蒙田

老高乱弹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鸟儿一样,喜欢散漫和自由。但人和鸟儿不一样,鸟儿可以永远地自由下去,人自由的时间久了便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于是便也想尝试尝试被囚禁的滋味。

对于人而言,想尝试被囚禁的滋味,结婚便是一种最好不过的方式。

笼子也有笼子的好处,虽然牺牲了一些自由,但却换来了安全感,和衣食无忧的稳定感。

这种滋味尝多了,也想换。

因此,幻想着笼子外面的世界一定很精彩、很美丽,便想方设法要出去,而真的要想出去却大有困难。但是,这并不是说绝对是不可能出去的,不过要经受折腾,要付出代价而已。

凡是为婚姻之情所困的男人,在竭尽全力突出重围之后,大多数时候必然已元气大伤。

于是,他便害怕别人再提及婚姻,绝对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那时的后悔劲儿,真可以用“悔断肝肠”四个字来形容。

然而,毕竟覆水难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