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取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
30335900000034

第34章 取失败者的经——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1)

投资最忌过度自信

无论对任何市场进行投资,都要保持必要的自信,但又不能过度自信。投资市场凶险万分,它要求投资者随时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与应对风险的充足准备。一旦投资者头脑发热,过度自信,作好了一两次交易就盲目地膨胀起来,忽视了风险,这必定会成为你亏本的开端。

刘立扬是一个股票市场的短线客,平时炒股票就以短线为主,高抛低吸,在最短的时间里挣取最高的利润。刘立扬的选股能力和操作水平都很强,他选的股票基本上都是好股票,他也总能把握好买进和卖出的价位,基本上都是低点进高点出,没有赔过,而且在股票上的平均收益达到了5%以上。旁人对他的选股能力和操作水平都非常钦佩。刘立扬自己也很引以为傲。于是,就有许多朋友来刘立扬这里取经,问刘立扬如何去选股、操作等一系列的问题。刘立扬说,很简单,就是每天交易前一定要作一个计划,首先确定你准备买进哪个板块的股票,然后选出这个板块里基本面比较好的、股性比较活跃的股票,准备第二天买入。最重要的是要计划好买进和卖出的心理价位,比如,这只股票跌到什么价位你准备进,在它涨到什么价位你准备出,这些都要提前作好准备。最好是记在本子上,然后第二天根据你的计划去进行交易。这样操作起来就不会感到心里没底了,面对瞬息万变的股票价格也不会感到慌乱而无计可施了。这也就是那些投资大师所说的:交易你的计划,计划你的交易。

刘立扬自己也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做的,所以他在进行交易时总是显得信心十足,他对自己买的股票也从未担心过,对自己的操作水平更是深信不疑。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立扬的自信一天一天地膨胀起来,过度的自信令他的警惕性越来越低,终于有一天,他倒在了他的过度自信上,他自以为自己掌握了一些股票的走势规律,而不再像以往一样去细心地研究股票的基本面、认真地去作交易计划,终于在一只股票上大赔了30%。赔了这么多钱,严重影响了刘立扬的心态,他着急把钱赚回来,更顾不上去仔细地研究股票,也不再制订交易计划了,结果频频操作,频频失手……

为了避免在投资中血本无归,在投资中就应该更加谨慎、更加细心,时刻保持必要的警惕,不能盲目自信,过度自信。正如华尔街一条古老的格言:“不要把大脑同牛市相混淆。”当市场经过剧烈震荡趋于理性的时候,我们还要时刻提防人性投资的陷阱。

人们不断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结果来判断自己的能力。而这种行为结果往往被单纯地归结为成功与失败。人性投资者更愿意把大多的成功归结于个人的技术而不是运气。变得过于相信自己能力的结果就是无法实现自身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了解自己能力的方式上存在着自我崇拜的偏见与误区。当成功的时候,人们往往相信这是来源于自己的能力;当失败时,又往往把失败归咎于运气、环境或者他人。这种偏见与误区会导致人们对自己的能力与知识过于自信,从而影响决策。这种情况出现在各个领域,投资领域也不例外。

这种心理偏见对于投资者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过于自信的投资者会过度相信自己判断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能力,从而会以多种形式影响交易行为。

首先,过度自信会直接导致低估风险。这很好理解,股市震荡前的种种市场行为就是信心膨胀的表现,结果也证明了风险,通过小盘投机获利的投资者手里持有了太多的垃圾股。其次,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倾向于频繁操作。过度频繁的操作增加了交易量,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的后果就是:在预期收益严重高估的前提下,大大地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使收益受损。最后,这种偏见还会影响投资者正确的技术分析与理念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影响交易行为与收益。

投资的实质就是买到你选择的东西。而投资的核心是建立在不确定性基础上的。如果我们总是很清楚地看到未来,那么未来的价格永远等于今天的价格,而投资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基于偏见的投资者忽略了不确定性,同时又增加了对有效市场的判断,从而忽略了机会。因为在投资者头脑冷静的时候,知道没有能力预知未来;但往往是在极端恐慌和狂热的心理状态下,他们对未来的判断会极为大胆。这与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一样,市场的大起大落就是由投资者的心理从怀疑到确定的转变形成的。

充满意外的事件序列组合带给未来的永远是不确定的数据库参考,而不确定性是投资市场获利的根源。“投资永远是非常困难的”。不做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因为放弃比推迟决策会让投资者付出更大的代价。参与其中,理性判断,理解规律,立足长期,这是应对过度自信与不确定性的手段。

法国诗人保罗·瓦雷里曾经这样阐释命运:“命运曾经就像一场有规则的纸牌游戏,有若干纸牌和分值。现在玩家会惊喜地发现他手中的纸牌从来都没见过,而且游戏规则每一局都在改变。”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新的信息和未知的信息都会不断地涌现,在确定和不确定两个世界里,试图自信地猜透市场是有风险的。投资领域,大多数的胜利属于乌龟,而不属于兔子。

每一次板块轮动时,最先启动的龙头股往往预期收益最大,其他则递减。由于龙头股启动时速度快、涨幅高及盘中几乎不用调整,而其他跟风品种有来得快、去得更快等特点,更不好把握,所以如何洞察先机,以便在第一时间抓住并跟进龙头品种从而获利,是中短线投资者的一大热门投资策略。

龙头股有这样一些市场特征:平时不喜欢在涨跌幅榜上活动,免得引人注意;每天所收出的阴线或阳线在实体(长度)方面均很短,让人难以做短线;如果大市不好,该股喜欢逆市拉高建仓;当大市急跌时,该股一般会不为所动,同时成交量会突然放大;当大市即将见底回升或当行情面临新热点之时,该股已在箱顶守候多时,这时往往会破顶而出,放巨量收长阳;新热点的龙头,涨幅一般十分惊人,中途不会轻易调整。

别让贪婪和恐惧害了你

据一项调查显示,即便是在大牛市中,仍有50%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的状态。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最大的原因无非是两个:贪婪和恐惧。看到股票涨了,就去追了,赚了钱还不卖出,还希望赚更多,结果反而赔了回去。赔了以后还希望反弹,岂知一直不反弹,不停地下跌,引起了紧张的心理,害怕再也涨不回来了,于是只好忍痛割掉,结果没过几天就反弹了回来。带着贪婪与恐惧的心态操作交易又怎么能赚到钱呢?

立军是一个2007年4月入市的股民。2007年初,看到同事买股票大赚了一笔后,自己也忍不住想进入股市。于是,就在3月底开通了自己的账户,4月初正式开始进行股票交易。由于刚开始没有经验,立军就请同事给他推荐股票,同事给他推荐了自己买的一只还不错的小盘股。这只股票在4月涨得非常好,一个多月涨了20%,看着账户里的钱不断地增值,立军心里高兴极了。到了5月下旬,同事觉得这股票已经涨得很高了,于是决定高抛,并建议立军也抛掉。立军看这只股票涨势正好,账户里的钱还在不断地增加,不明白同事为什么要抛掉,这次他没有听同事的建议,他对同事说,自己听某位分析师说,这股票还有20%的上升空间,他想到那时再抛,并劝同事也到那时抛。同事没有听他的,第二天开盘就把股票卖了出去。

当立军还沉浸在等待股票再次拉升20%的喜悦中时,股市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由于政策上的一些原因,股市连续几天大跌,立军的股票连续4天跌停,他不仅利润没保住,还赔进去好多钱。立军一下子傻了眼、慌了神,他被连续大跌的股市吓住了,再加上听到一些关于股市要崩盘的流言飞语,立军慌了,他害怕股市真的像某些人说的一样——熊市来了!立军想,还是赶紧卖出去吧,这样心里踏实点儿。第二天立军想卖出,无奈大盘又是低开,股票又是直接跌停。立军卖不了,看着自己的资金不断缩水,立军急得都要哭了。第三天,终于,跌停板打开了,已经濒临崩溃的立军迅速卖出了自己的股票。岂知,股市在早盘探了一下底后便迅速反弹,此后几天又连续反弹,在反弹中也表现得非常好……

贪婪和恐惧是散户投资者的两大天敌。在股票市场上,每个人都明白贪婪和恐惧很难赚到钱的道理,因为贪婪而没有守住原先已经赚到的利润,因为恐惧而没有买到便宜的筹码甚至过早地抛出了手中的牛股。在贪婪心理和恐惧心理的交替作用下,实际操作往往会逆大势而行,错误百出。如果以随缘的心理,以平常心来看待自己的胜负与输赢,既不会对收益和利润贪得无厌,也不会对下跌和震荡感到恐惧和害怕,人弃我取,人要我予,抱有这样心理的投资者才能获得丰厚的收益。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需要在心态上多加调节。

在股市里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何克服自己、战胜自己,是决定能否获利于股市的最基本要素。巴菲特说:“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贪婪一点儿;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你恐惧一点儿。”这是反人性而为,不是普通投资者所能做到的。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都有贪婪的本性,这也是大多数人炒股亏本的主要原因。

股市上贪婪和恐惧并存,只有善于利用市场贪婪和恐惧的人才能赚钱;坚持投资理念不变者能赚钱,而左右摇摆者一定会输钱。

为了克服在操作中的贪婪与恐惧,就一定要加强投资的纪律性,严格执行自己的交易计划,严格地止损止赢。比如定点买卖,给自己一个定点:涨10%,那就一定抛;跌10%,也坚决不留。这样既不会被套很深,也不会流失自己的利润。“纪律性”投资对散户克服贪婪与恐惧具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观察股票的各项指标数据,也可以发现好股票。比如可通过观察RSI(RelativeStrenthIndex相对强弱指标)指标选择股票。一般而言,当个股或大盘的RSI指标值出现高位钝化的现象时,人们一般会抛出手中的股票或看淡后市。反之,若个股或大盘的RSI跌至20,许多股民会把这当做买入讯号。可是庄家也常利用这一点将散户“洗出局”。所以,对于那些RSI指标高位钝化的个股,如果它们有以下的一些特征,则可以考虑追击:RSI指标虽在高位钝化,但始终不会回落;股价跟指标(指RSI)一样,完全不会调整,偶尔会以“十字星”代替回调;股价越往上涨,该股反而越不需要成交量的支持;该股的日K线系统形成多头排列;MACD指标值天天创新高。

投资前期不能忽略信息收集

投资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高的活动,它需要你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信息渠道。所以在投资之前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对投资信息的收集。只有广泛地收集信息,总结经验,才能在投资的激流中站稳脚跟。许多投资者由于忽视了对信息的收集,冒冒失失地去投资,结果导致血本无归。

晓莉是个上班族白领,每月的工资除了自己用还能留一部分。看到目前的股市行情不错,晓莉决定要把自己节余的钱投向股市。但晓莉此前并没有接触过股票,对股票知识几乎一点儿也不了解。而她平时上班又忙,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股票,即便到了周末,她还希望跟朋友聚聚逛逛。在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为股票投资作任何准备之时,晓莉就匆忙入市了,一方面是因为她确实想理财,一方面也是看别人在股市里赚了钱,她也想赶快去股市分一杯羹。可是股市的钱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赚到的。既没有任何炒股经验,又没有作好投资信息收集的晓莉,刚进股市便损失惨重。她总是在高点买,被套了就害怕,赶紧卖,结果卖了又涨,晓莉都快被气疯了。没有股市知识和技术,又不去搜寻信息的晓莉最后把仓全部清了,发誓以后再也不碰股票了。

投资市场存在着道德风险和技术风险,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永远客观存在。取得投资收益不能只靠研究图形或者听从小道消息,想要购入某一种产品,必须先了解将要投资的对象。成熟的投资者还应该了解,哪些渠道能够获得你想要的信息。

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有这样一些:产品宣传广告、投资经理人的介绍、专业类书籍、出版物、电视广播节目、分析师建议、网上消息、数据及论坛。

在股市中,成功的股票投资者必须确保洞悉三方面的投资资讯:首先是市场供需方面的资讯。股票需求是否强劲,参与交易者究竟是大户、中户还是散户、小额投资者,乃至于有无财团看上某种股票,都属于市场供需方面的资讯。能够掌握这方面的资讯,即可从供需状态上挖掘获利机会。有些股票投资者单凭能够正确了解某一股票大的进出就可获利。其次是上市公司的营运业绩的资讯。谁能先得到消息,谁就能先作出买进或卖出的决策,得到趁低吸纳和趁高抛售之利。最后是总体经济方面的资讯。这方面的资讯如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即可占股市大势之先,对长期投资者尤为重要。

同样的道理,在期货投资中,投资者也要对期货市场及相关市场的各交易品种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了解各种因素变化对相关交易品种的影响力度,并且需要对交易品种的长、中、短期走势作出理性判断,这样才有利于把握其中的机会。

总之,投资者作任何决策,一定要有所依据,审慎为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可供投资决策的依据,概括地说,即为投资资讯,也就是任何增加投资者了解投资目标、投资环境或进行利润风险分析的参考数据。因此,经济环境的好坏、投资环境的良莠、发行公司营运展望的盛衰、业绩的增减等资料,都属于“投资资讯”的范围。广泛搜集各种投资资讯,并且有效地利用,必然可以增加获利的机会,减少风险损失,所以投资资讯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股票投资者切忌忽视投资资讯而盲目跟进跟出。

股票的趋势线是衡量价格波动方向的,由趋势线的方向可以明确地反映股价的趋势。

在上升趋势中,将两个低点连成一条直线,就得到上升趋势线。

在下降趋势中,将两个高点连成一条直线,就得到下降趋势线。

要得到一条真正起作用的趋势线,要经多方面的验证才能最终确认。首先,必须确实有趋势存在。其次,画出直线后,还应得到第三个点的验证才能确认这条趋势线是有效的。

为投资作一项战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