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2965100000034

第34章 建筑·交通(5)

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只因不同用途而有各种类型:货艇、客船、渔舟、战舰等。从广州出土的木、陶船模型,可看出它的构造相当完备。其中船上有舱房、梁橹、望楼、厕所,除桨外还有锚、舵。长沙出土的木船模型,有多至十六支桨的,大大增加了航行的速度。战船有戈船、楼船、桥舡。汉武帝在昆明池造戈船数十艘、楼船百艘,操练水师。

以后,晋朝王澢造战船;南齐祖冲之试制“千里船”;杨素造“五牙船”;唐代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宋代的船舶已普遍应用罗盘针,并创造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更有了十桅十帆的大型船舶。当时我们的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外国的船舶都比不上,因此,南中国海上的航运几乎为我国的船舶所独占。

从鸿雁传书说起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首创了利用火光来传递信息的烽火台。遇有敌人入侵,白天就举烟,晚间烧火。我国的山东省烟台市,就是因为明朝在那里设了狼烟台以防止倭寇入侵而得名。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通信——邮驿通信。邮是步行相送;驿是骑马传递。秦统一中国后,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水陆邮驿通信网。据《通典》记载:秦国在每一乡里设十处驿亭,每一驿亭的亭长管理方圆十里的邮驿事务,刘邦就曾当过江苏沛县地方的亭长。送信的驿使骑着快马,一个接一个地往前传,遇到军情战报,或“鸡毛信”,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便马不停蹄、舟不停泊地飞速传递。到了元朝,全国驿站达一千五百多处。

到了明朝初叶,湖北省麻城县去四川垦荒的农民,每年相约推派同乡回家几次,来往带送衣食用品和信件。这种民间的通信方法,叫“麻乡约”。后来“麻乡约”扩大到代办同乡以外的业务,形成了我国最初的专业民信局。

古代人没有通信的条件,想给外地亲人故友寄信真是困难重重。难怪唐代诗人杜甫曾有“家书抵万金”的诗句。有人利用鱼和大雁的迁徒,把书信放在鱼肚里或大雁的脚上,带到远方去,因此,书信又称“鱼雁”。在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送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句子。

但更广泛流传的是“鸿雁传书”的故事。说的是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牧羊,十九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归汉,而对汉使诡言苏武已死。与苏武一块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信一封,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只好让苏武回汉。至今,人们仍喜欢把邮递员称为“鸿雁”。

我国古代信件有许多代称。信件一般称为“书”,还有称为“简”、“笺”、“牍”、“札”、“素”的。“简”是竹片,“笺”是小竹片,“牍”是木板,“札”是小木板,“素”是白色的绢。古代因为没有纸,这些东西都是写信的材料。写信所用的木板和白绢长度通常都在一尺上下,所以又叫“尺牍”、“尺素”。信件也有称为“函”、“缄”、“启”的。“函”本指封套,“缄”本指封口,信件是它们的引申义;“启”作为信件的别名,表示陈述之意,与开启之“启”有别。

古代旅馆的变迁

我国古代的驿站基本上只为官方服务,民间出行则依赖于旅馆。我国古代的旅馆有许多名称,如客舍、客馆、逆旅、候馆、宾馆、客栈、旅店等等,可谓芸芸众多。

商周卜辞中有商旅寄宿的记载,证明当时已经出现了旅馆。周朝开始建立完备的旅馆体系,由官方统一规定标准。《周礼》记载当时:国野之间,每隔十里设“庐”,可供饮食;每隔三十里设“宿”,提供住处,名曰路室;每隔五十里有“市”,市中设置“候馆”,设施较全,专门伺候朝聘之官。尽管周朝的旅馆建置仍强调为官吏服务,但毕竟对所有的行人敞开了大门。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旅馆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许多侯国开始兴建大型宾馆,用以接待外来人员。

汉隋之间,旅馆仍是行人下榻的地方,由于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车和马,因此,大一点的旅馆都附设有车场、马厩和寄存货物的栈舍,客人住进旅馆,可以停车食宿,并由店家负责喂马。

南北朝时,民间旅店发展很快,几乎遍于城乡,许多王公贵族发现旅馆业的赢利优势,竞相建置,与民争利。一时之间,大量的社会资金都投向了旅馆业。

唐朝繁荣之后,旅馆更加兴旺,豪富之家,多设馆舍,以待往来。而且唐代旅馆开始出现“馆”与“店”的明显区分。馆通常指较大的宾馆,其中有公馆,也有私馆,主要目的是接待客人。驿站中设的馆叫驿馆,州一级行政单位设的馆叫州馆,县里设的馆则叫县馆。私馆与旅馆的差别是:私馆只接待与自己有关的人员,旅馆则对所有的人开放。所以,这个时期,专业旅馆多被称之为“店”,其建置规模往往小于馆。

唐代的“店”多由民间自办,因此食宿设施不尽相同。有的大旅店兼营其它业务,如对外开设餐厅、安排货栈寄存、售卖各种商品,以及总换银钱,这种大旅店又叫“邸店”,带有食宿与商业结合的意味。还有的小旅店不负责提供饮食,但在房间内备有炉具,由客人自己做饭。由于唐朝行旅往来频繁,许多食店都开始附设旅舍,白天接纳食客,晚间下榻行人。

明朝时期的大旅店都向综合性经营发展,除了食与宿的必备条件之外,还增加了艺术表演和狎妓服务,借以吸引过客。

“难于上青天”的古栈道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行旅在川陕之间,饱尝蜀道艰辛,惊叹吟诵的一句千古绝唱。诗中所谓的“蜀道”,指的就是古代汉族民间的栈道。

栈道,又称“阁道”、“复道”、“栈阁”,是汉族古代在今川、陕、甘、滇等省境内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民间山路,是古代我国西南边陲山区汉族民间主要的交通传承要道。

栈道早在我国战国时就开始修建。这种栈道自古就以惊险闻名,因为它习惯地修筑在悬空的山崖边。先在山崖的陡立岩壁上按一定距离凿上石洞,然后在洞中插入坚实的横木,横木之间连成竹扶梯形状,再铺上木板或竹片等物,类似在山崖岩壁上用板铺成的桥路。蜀道难,就难在沿途有秦岭、大巴山、龙门山等山脉横亘,通过这些大山都要走栈道。这种栈道比较简单,也主是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说的“千梁无柱”式的栈道,就是只有横梁,没有支撑横梁的立柱,以致人马车辆从道上经过时,板响梁震,人们“无不摇心眩目”,胆战心惊,所以,在牢固和保证行旅安全上就比有立柱支撑的差得多了。

后来为了使栈道更加牢固以保证来往行人的安全,有的地方就将木制的横梁改为石梁。这种斜插在崖壁上而下无支撑立柱的石梁栈道,从远处或河底望去,高耸欲飞,悬于半山,所谓诸葛亮修的“飞梁阁道”,就是指的这种石梁栈道而言。

还有一种栈道建筑比此复杂、精致、完善得多。这种栈道的结构是:在河面狭窄,水流湍急、两岸壁立的悬崖削壁上,凿出石孔,穿以横木为梁。并在相应的河身后底凿出竖洞,插立竖木,作为横梁的支撑,然后再在横粱上铺上木板面或一种两层建筑物,外面看去如一连串的楼阁,这就是民间所谓“连云阁栈”。上面可以通行人马车辆,下面侧是哗哗的流水。

栈道是四川山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主要陆上交通要道,也是四川通往西北、东南的官驿大道。历代汉族官吏进川出川,都要坐着马匹,或马车,从栈道上经过。有的在诗中感叹说:“轮推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怕得连官也不想当了。

栈道是历代帝王争城夺地战争、农民起义两军必争之地。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中,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川陕之间的栈道上。

中国桥梁概说

汉族民间素有“修桥铺路”的优良传统风俗,所以在广袤的土地上,江河纵横,遍布着各式各样的桥梁。俗语说,桥梁是架空的道路,修建桥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利行旅交通。在民间传统的梁桥、拱桥、吊桥和浮桥四大桥梁民俗传承类别中,以石拱桥数量最多,而在众多的石拱桥中,尤以河北汉族民间的赵州桥最为“奇巧固护,甲于天下”。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因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又称做“大石桥”,是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外横跨洨河的一座古桥梁,为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6年—616年)著名的石匠、卓越的建筑师李春设计、建造。它已经历了1300多年的漫长岁月,承受过洪水冲击,车马辗压,风雨侵蚀,至今巍然屹立,特别是1966年邢台地震,震中心离桥很近,经过剧烈地震,桥身完好无损。因而多少中外桥梁建筑专家为之赞叹不已。

汉族民间众多的石拱民俗传承中,不仅有水上交通桥,而且有建造风景观赏桥的习俗。横卧在苏州城外的江南大运河上的宝带桥就是一座瑰丽多姿、宛若长虹的风景桥。这座长317米,有53个拱桥孔的连拱长石桥,建于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年至820年),是为适应运河漕运发展而修建的。当时苏州刺史王仲舒下令广驳牵道,并亲自捐献了祖传玉质宝带,才在运河与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兴建了此桥,所以取名为“宝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