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光
29074800000009

第9章 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摄影

摄影是一门与光学紧密相连的学科。因此,在拍摄中,要求我们懂得在各种光线条件下的用光。

从光源的种类来看,一般可将其分为两大类,自然光和人造光。一般来说,自然光线是摄影的主要光源,是可变的,会随着天气、一天中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摄影的过程中要注意在这些环境下的拍摄。

1.天气多变—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拍摄

人们一般把多变的天气分为晴、阴、多云、雨、雪、雾等几大类,在各种不同的天气里,景物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天气不同,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因此景物也会产生相应地变化,直接影响拍摄和表现景物的效果。

(1)晴天的拍摄

晴天里,阳光照射在景物上,景物会产生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同时随之产生清晰的投影。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景物的受光面情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即受光角度和受光范围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个时候,景物受光情况的变化可分为顺光、测光、逆光和顶光以及晴天阴影下几种。

①顺光拍摄

顺光时,光线来自景物正前方,其受光均匀,受光面积最大。一般来说,在顺光情况下被摄景物受光均匀,曝光比较容易把握,可采用平均测光的方法,这能使被摄物体正确感光。同时,在顺光下拍摄的彩色片,色彩鲜艳、饱和度高,颜色能得到较好地还原。也就是说,利用顺光拍摄,特别容易表现被摄物的质感。

不过,我们从专业拍摄的角度来看的话,顺光的表现力不是太强,因而其拍出的片子缺乏三维空间感,大多属两维平面。

②侧光拍摄

侧光时,光线来自被摄景物的侧面,一侧受光,另一面处在阴影之中。它是摄影中最常用的一种光线。其优点是:一、能很好地表现被摄景物的清晰轮廓。二、能较好地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三、有利于影调和反差层次的表现。其缺点是它不能较好地表现被摄物细部的质感。

③逆光拍摄

逆光的光线来自被摄物的侧后方或后方,能够生动强烈地表现出空间深度感和立体感,但是在景物层次的表现上较差。

④顶光拍摄

顶光是指来自被摄景物顶部的光线,如正中午时的阳光。在正中午时,光线强烈,景物中突出的部分在顶光的情况下,会在凹处产生投影,明暗反差较大,影调对比生硬。正中午,不是摄影的好时段,摄影时,一般应避免顶光拍摄。通常只有在需要用其表现被摄景物轮廓时,才用这种光线。

⑤晴天阴影下的拍摄

晴天阴影下的光线来源于广大苍穹和环境景物的反光,因此,在晴天阴影下,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曝光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景物的受光基本上是均匀的。晴天阴影下的光线柔和,因为是散射光,景物基本没有明暗面的区分。

晴天阴影下的光线,特别有利于表现景物的细部和细腻质感。在这种光线下拍摄人物,尤其在拍摄妇女和儿童时,可使被摄者的皮肤质感得到细腻的表现,可使他们的肌肤表现得光滑柔嫩。

(2)多云的拍摄

多云天气是指有大量云层遮住了太阳,阳光变成了散射,景物受光面与阴影面无法区分,投影很淡或者几乎没有投影的天气情况。

这种天气里,整个天空和地面景物的亮度不是很暗,较为明亮。由于其光线散射、柔和且均匀,因此,它是拍摄人像,尤其是拍摄妇女、儿童的理想天气,十分有利于表现被摄物的细腻质感和细致隐纹;在拍针织品、瓷器或玻璃器皿及其他细腻质感的静物时,也能很好地表现出他们本身具有的质感和细腻感;拍彩色片时,可使景物色彩柔和而鲜艳。

虽然多云天气对景物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的表现较差,但是对某些拍摄题材来讲,多云天气是理想的拍摄时机。多云天气光线充足,曝光容易把握,因为多云天气的光线与阴天的光线相比,更加接近直射阳光的光谱成分。

(3)阴天的拍摄

阴天指乌云蔽日,整个天空和地面景物都很暗淡的天气。在这种天气下拍摄,应注意充分曝光,因为整体光线较弱,曝光不易于把握。

阴天下,景物受光均匀,无明暗面的区分,没有阴影,投影景物没有层次感,因此显得平淡而缺乏生机。若在阴天下拍摄自然风景,或注意好前景选择,通过不同距离上的景物对比来表现画面的深度感。或者选择有前景、中景、和背景等不同景别的画面,用以造成空间深度感。阴天不宜拍摄人像,因为光线平淡,拍出的人像会因光线暗淡而失去光彩和魅力。若拍彩色片时,则会出现偏色。为了增强画面的活力,我们应该用较鲜艳的色彩来装点画面。如拍摄时,我们通常用明度高、色彩艳丽(如红、黄)的装饰或者让被摄者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这样可以较好地表现色彩的效果,使画面生动。

(4)雨天拍摄

光线是复杂多变的,拍摄时应不断根据光线变化来调整曝光量,以确保正确曝光。

雨天天气条件下,自然景物色彩浓淡有致,层次丰富分明,景物若隐若现,影像模糊、生动而富于变化。而且雨天下的光线柔和,景物反差小,若增强环境的亮度,则能造成景物的倒影,从而增强了画面的趣味性。雨天拍摄时应注意:下雨时,快门速度不宜过大,以免把雨凝结成水滴;为了加强其空间深度感,自然景物应选择有远中近对比的景物;彩色片应多选择红、黄等艳丽色彩;同时要特别注意地面雨水的反射光对曝光的影响;最后,要检查相机镜头是否戴好了遮光罩。

(5)雪景拍摄

雪景拍摄有两种情况:

①下雪的天气里拍雪景。这种情况下,拍摄应该找准曝光的参照点,可选择深色背景,以衬托雪花,因为雪景光线散漫而柔和,能见度较差。

②雪过天晴之时拍雪景。这时,洁白的雪反光率极高,有雪覆盖的地方和没雪覆盖的地方反差往往极大,因此需要采用补光措施来缩小它们之间的反差,以得到适当的对比效果。

(6)雾景拍摄

不同天气条件下生成的雾各有不同,有阴天的雾、晴天清晨的薄雾、山区的云雾等。雾可以隐去一些景物,而使另一些景物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层次,使前、中、背景在雾气中遥遥相对,造成柔和的光线效果,因此,给人一种强烈的空间深度感。若前景、中景为深暗色调的景物,则会形成强烈的远近对比。另外,鲜艳的色彩也能增强雾景画面的活力。如果希望增强或减弱黄、澄雾感,可以运用滤光器。

2.晨昏之美—日出、日落的拍摄

日出日落都是非常美丽而壮观的自然景象,这时的阳光和一般意义上的日光不同,它有以下一些特点:光线变化很大,日出日落过程中的太阳光线亮度瞬息万变;光线较柔和,不刺目;光谱成分以红色为主;时常伴有美丽的霞光和丰富多彩的云景。

日出日落时的地面景物亮度较低,和太阳本身相比起来,明暗差别很大。因此根据以上几个特点,我们在日出、日落拍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曝光控制应随着光线的变化不断调整,以获得正确的曝光量。拍摄中,最好采用测光的方法来控制曝光。

(2)若太阳刺眼的话,则有可能在相机镜头的表面产生反光,会对整体画面效果产生破坏作用。如果看上去不那么刺眼,可将太阳直接摄入画面。应根据光线强弱来判断画面构图。

(3)选择适当的前景来造成远近对比,可以形成纵深感,从而加强空间的深度感。若欲表现太阳光芒四射的效果,可采用小光圈。同时,应该注意霞光和彩云对日出日落景色的装点作用。

3.夜色迷人—巧拍夜景

夜间拍摄,主要的光源是月光、星光以及火光、灯光等人造光。因为光线较暗且不均匀,所以夜间拍摄多用长时间曝光的方法。可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用B门(闪光灯泡)做长时间曝光,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相机的二次曝光和多次曝光功能来拍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