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塔木德:犹太人的经商与做人圣经
29019800000043

第43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不要鄙视任何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可以在有钱和有时间的条件下创造奇迹。

——《塔木德》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凡事都需集体的力量,单枪匹马打天下实属不易之事。

◇集体精神和团结合作

犹太人也许是世界上最富于集体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民族。其影响世界的两大巨著《圣经》和《塔木德》,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犹太人的合作往往是几十人或上千人的合作,这就使人不得不对这种集体精神大加推崇。而犹太人超凡智慧的原因之一,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也许是共同的厄运和压力的缘故吧,许多犹太人的交往往往局限于一个很小的朋友圈子中或犹太同胞中。尽管这种圈子有时过于封闭,但仍使许多著名的犹太人彼此颇为熟识,成为学术上的知己对手,促进相互的交流和竞争,同时促进了共同发展。这或许又是犹太民族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一个重要原因吧。马克思、拉萨尔、伯恩斯坦、卢森堡都具有犹太血统,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或斗争,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弗兰克、爱因斯坦、尼尔斯·玻尔、赫兹一度曾是要好的朋友和论敌,他们取得的杰出成就推动了整个人类的科学进步。此外,西拉德、爱因斯坦、奥本海默、特勒也曾是要好的朋友,正是这四个人的共同努力,才制造出了世界上的原子弹和氢弹。卡西尔是西方学术界的哲学泰斗,被誉为“符号学大师”,其成功和他的老师、另一个犹太哲学家柯亨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著名犹太文学大师茨威格是弗洛伊德很要好的朋友,从其作品中不难窥出弗洛伊德的影子来。在经济界,犹太大亨的这种倾向就更明显了,他们的生意伙伴一般都在犹太人中间选择。萨尔诺夫、迈耶、威廉·佩利、凯瑟琳·格雷厄姆等曾是最要好的朋友和生意对手,彼此在友谊和竞争中发财。美国好莱坞的巨头高德温、梅耶、派拉蒙公司等五大电影公司,都是犹太人的公司,垄断了整个美国好莱坞。

◇10人即为共同体

有个小贩在大街上边走边叱喝:“有人要买人生秘诀吗?有人要买人生秘诀吗?”街上的行人一听,纷纷向他拥来,其中还有几位拉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要买他的人生秘诀。小贩说:“使人能真正活下去的秘诀,就是要注意使用自己的舌头。”在犹太人的寓言中,类似的劝诫别人用舌头(讲话)时多加小心的故事、格言不在少数。《塔木德》中说:“舌头这个东西,说它好,没有比它更好的;说它坏,没有比它更坏的。”舌头坏的地方,用一位拉比的话来说,就是“会招致别人动怒或不和”。正因为“言语不慎”对外会造成民族纠纷,对内会造成自己人不和,所以,犹太人非常注意管住自己的舌头(犹太人不轻易谈钱,恐怕也属于舌头管制条例中的一款)。而一旦在犹太人之间出现了因言语不慎而失和的情况,失言者往往会尽可能地向对方道歉,请他原谅。要是对方接受了道歉,并表示宽恕,那自然是一切都算了结了。

然而,要是当事人执意不肯原谅,那又怎么办呢?在这一点上,犹太人有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这个“言语不慎”而又得不到当事者原谅的人,会转而去询问其他10个与此毫无关联的犹太人,把前前后后的经过向他们作出说明,并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向他道歉,但对方仍不肯原谅,然后问这10个人他们是否能够原谅他。要是他们都同意原谅他的话,那么无论当事人的态度有无变化,失言者都毋须再于心不安,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原谅。要是在失言者向他道歉之前,当事人已经死了,那么,失言者也可以请10个犹太人一起来到死者的墓前,当着大家的面向死者乞求原谅。要是这10个人原谅了他,那就等于死者原谅了他。犹太人别出心裁地想出这么一个摆脱一方当事人的方法,给予失言者以解除怨结的机会。所以,这10个人就可以做主的办法就有智慧在里面了。之所以规定要10个人的原谅才可以代替当事人的原谅,是因为在犹太人看来,9个人以下(包括9个人)只能是个人,而10个人就是集体。10个人是犹太人结成共同体的“法定最少人数”,有10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会集”。所以,10个人的态度就是犹太人集体的态度,10个人的原谅就是犹太人集体的原谅。这意味着在某种意义上,犹太民族的存在和集体的权威始终高于犹太人个人,犹太共同体有权干预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以免它造成集体的分裂,贻祸全体犹太人。借用另一则寓言来表达的话,就是:犹太人个人所做的一切,同时也就是对犹太民族的所为。

有一艘船载着许多人在海上航行。旅客中有个人拿起锥子在自己座位下挖了一个洞。旁边的旅客见状大吃一惊,纷纷责备他。他却说:“这是我的位置,我要干什么,你们管不着。”结果,没有多久,洞凿成了,整艘船也随之沉入了海底。所以,《塔木德》教导说,每个犹太人都要自觉地从它们会给犹太民族整体带来什么影响的角度来衡量自己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正由于这个道理,犹太人在请求赦免罪过时,不说“我”怎样怎样,而一定说“我们”怎样怎样。因为哪怕是自己一个人犯罪,犹太人也必定认为是集体犯的。在他们看来,犹太人就像一个大家庭,自己犯了罪,也就等于全体犹太人犯了罪。所以,必须从“我们”的立场出发作出忏悔,请求赦免。反过来,自己虽然没有犯罪(比如说偷盗),但如果发现了某个犹太人的偷盗行为,发现者自己也必须向上帝谢罪。“因为自己的慈善做得不够,所以别人才会去偷盗。”这不是犹太人习惯于自虐,而是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由这种意识生发出来的民族责任感,是一种较单纯的地域纽带坚韧千百倍的“道义”纽带,而这种“道义”纽带又仅仅需要“10个人”就可以编就!流散的犹太民族真是一个讲究效率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