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可怕的谜团:世界最超凡的86个怪现象
29017300000005

第5章 广袤陆地悬念重重(2)

“三霄洞惨案”发生时,三霄洞还是佛教的热闹之地,洞外庙宇雄壮、环境清幽。1927年农历五月上旬的一天,当时富顺籍的演空和尚是三霄洞住持,一帮富顺的善男信女捐款铸造了一口大铜钟,千里迢迢送到这里。

众人来到洞内,已是下午3点,为朝贺三霄娘娘,唱起了《三霄大摆黄河阵》。演空和尚忙制止说:“佛地要静,吵闹了三霄娘娘是要降罪的。”大家情绪高涨,哪里肯听。

这时,在洞内到处点燃了蜡烛,大家团团围着,边唱边跳,人声鼎沸,鼓声不断,钟声阵鸣,使这个高3米、宽5米、长约250米的洞内灯火辉煌、烟雾缭绕。突然间,洞内一声巨响,霎时漆黑一片,一股水桶粗的黄色火焰,像火龙般从洞底喷薄而出,当场使64人窒息身亡。

这一消息传到峨眉、富顺两县后,两县县长吓得胆战心惊、面如土色,火速到三霄洞调查原因,但没有结论,只好下令封闭三霄洞,将遇难的64人埋在三霄洞外,拆毁了洞外的三霄娘娘庙,禁止游人到此游玩。没过多久,成都《新新新闻》报出特大新闻:“峨眉山大摆黄河阵,三霄洞娘娘显圣,七十余人丧残生!”

几十年过去了,三霄洞路断人稀,成为令人生畏之处。现在三霄洞杂草丛生,枯藤遍野,只有“三霄洞”i个大字还依稀可辨。洞口两边各有一尊菩萨,高约4米,已面目模糊。那口铜钟已被人从洞口推到崖下约10米处,至今还“昏睡”在那里。

“三霄洞惨案”的发生,曾引起很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四川有一个大学教授曾专程到峨眉山三霄洞实地探查案件始末,并察看了各个深洞。教授的推断是,鼓声、喧闹声震动了洞内的瘴气。最近有不少学者提出疑问,因为瘴气本身是不会爆炸的。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三霄洞惨案,至今还是个谜。

佛灯之谜

——名山幽谷间的荧荧火光

千百年来,我国的庐山、峨眉山和青城山等名山一直流传着佛灯之说,在这些地方,偶遇月隐之夜,黑沉沉的幽谷间,就会突然涌现出十到数百点荧荧火光。这便是所谓的佛灯、圣灯或神灯。

我国的庐山、峨眉山和青城山等名山一直流传着佛灯(又名圣灯、神灯)之说。在这些地方,偶遇月隐之夜,黑沉沉的幽谷间,就会突然涌现出十到数百点荧荧火光。火光时大时小,时聚时散,忽明忽灭,忽东忽西,或近或远,高者天半,低者掠地。

历代文人、学者对佛灯也屡有记载。唐杜光庭《青城山记》上是这样记载的:“僖宗皇帝幸蜀之年,山中修灵宝道场,周天大醮,神灯千余,辉灼林表。”

南宋范成大《青城行记》云:“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

清人蒋超著《峨眉山志》,亲见佛灯之奇还特地撰写了一篇《佛灯辨》。

民国年间王文才纂《青城山志》,其中记载更玄:“山有圣地,每晴雯之夜,光焰熊熊,习行各岭,仍还故处而灭。”

1961年秋天,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竺可桢,特地将佛灯作为庐山大自然的三大谜题之一,向庐山有关研究所提出来,希望科学工作者能认真予以研究。

如今,时间已过去了40多年,虽然人们进行了许多探索,但由于佛灯不常出现,比佛光和海市蜃楼更为罕见,住在山上几十年的人也很难见到一次,因而这一千古疑案,仍悬而未决。

近代以来,曾有许多人想给佛灯以科学的解释。有的说这是山下灯光的折射;有的说是星光在水田里的反射;有的说是一种大萤火虫在飞舞;还有的说是山中蕴藏着能发出荧光的矿石……

最普遍的解释是磷火说,认为佛灯即民间所说的“鬼火”。但研究者认为磷火说的漏洞也很多:一是磷火多贴着地面缓缓游动,不可能飘得很高,更不会“高者天半”,或“有从云出者”;二是磷火的光很弱,庐山文殊台和青城山神灯亭的海拔皆在1000米以上,峨眉山金顶海拔超过3000米,不可能看得那么清清楚楚。

1981年12月14日,庐山云雾所收到海军航空兵老飞行员郭宪玉的来信,他对佛灯的来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看法,认为它是“天上的星星反射在云上的一种现象”。然而这种云反射星光的现象应该是相当普通的,而佛灯却并非每处高山都能见到。就是在庐山、峨眉山和青城山上,也只有在特定的地点才会出现,可见此说尚不是定论。

那么,“佛灯”到底是谁点燃的呢?这等待着我们去探究。

神秘的夜明珠

——传说中的古代珍宝

我国民间流传的“夜明珠”,都有着奇异的发光性能,能在无光的环境中发出各种色泽的晶莹光辉。“夜明珠”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中是最具神秘色彩、最为稀有、最为珍贵的珍宝之一,并为皇室私有。它有着很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在许多古籍中,常常提到一些夜间发光的珠宝璧玉。

东晋王嘉的《拾遗记》:“有兽状如豕,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战国策·楚一》:“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这些奇珍异宝究竟是神话虚构还是真有其物呢?

古人曾传说夜明珠就是鲸鱼目。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有明珠,即鲸鱼目瞳。鲸鱼死而目皆无精,可以鉴,谓之夜光。”

目前。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它们可能是几种特殊的宝石矿物。据地质学家研究,自然界确有少数几种矿物,如某些含杂质的金刚石、磷灰石、重晶石、萤石、白钨矿、锆石和水晶等,在受到外界能量刺激,如加热、摩擦、通电,以及紫外线、x射线或阴极射线等短波光的照射,会产生发光现象。

1916年,日本宝石学家铃木敏在所著《宝石志》中写道,日本的夜明珠是一种特殊的红色水晶,被封为“神圣的宝石”。

英国当代学者李约瑟认为夜光璧就是萤石。

我国也有人推测,某些宝石白天接受阳光暴晒,至夜间即能放光。古人可能把这些东西加工成圆珠形或其他形状,这就是古今中外传说或史书记载的夜光璧或夜明珠。

据1984年《河北科技报》报道,我国在广东某矿山发现一浅棕色的萤石,证实了史书记述的夜明珠确实存在,并且我国有蕴藏。但是,这些放光的矿物都需要事先接受外界的能量刺激,与古书所述又不尽相同。有没有无须光照也能放光的珠宝璧玉呢?

据传慈禧太后死后嘴里就曾含着那样一颗夜明珠。

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首诗多少年来广为传颂。夜光杯最早出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证。近年属凉州故地的甘肃酒泉也出产夜光杯,原料采自祁连山上祁连玉,也有人称其为夜光石。不过祁连玉根本不会夜间发光。有人指出,今之夜光杯非古之夜光杯。但也有人认为,古之夜光杯本身也不能发光。

那么它为什么被叫做夜光杯呢?解释不一,有的人说,夜光杯壁薄,斟满酒后对月映照,月影映入杯中,月光透过杯壁,与酒色相辉映,而呈异样的光彩,故称夜光杯或夜光常满杯。

鉴于考古工作者至今没有在地下挖掘到真正的夜明珠、夜光璧、夜光杯等文物,在自然界也没有见到类似的矿物,关于它们的有无和奇异性质,目前仍是一个谜。

很另类的石头

——变色石、剧毒石和正圆石

在澳大利亚中亚中部辽阔的沙漠地带,有一块岩石平时为一种颜色,到早晨和黄昏时远远望去好似熊熊大火:在非洲马里境内的耶名山上,有一块石头会使人浑身麻木,视觉模糊;在北美洲哥斯达黎加的森林沼泽地带,一些圆球形的石头表面各点的曲率几乎完全一样,是非常理想的圆球……

变色岩石之谜

在澳大利亚中部辽阔的沙漠地带,兀立着一块孤岛般的巨石,高300多米,周长超过8千米。这块岩石平时为一种颜色,而到早晨和黄昏又变得通红,远远望去好似熊熊燃烧的大火。岩石为什么会在早晨和黄昏变成红色呢?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未能解开这个谜。

近年来,有人指出这块岩石之所以变色可能与太阳有关。太阳光在早晨和傍晚斜切地球外表的大气层照射地球,这时它穿透的大气层要比白天厚,所以常常可以把天空染成一片火红色。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光近乎白色,实际上太阳光通过棱镜片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傍晚太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较白天长,除红光和黄光外,其他颜色的光大部分被散射。岩石变色之谜是否真的与此相关,还有待人们作进一步研究。致人死命的毒石之谜。

在非洲马里境内,有一座高山名叫耶名山。1968年8月,地质勘察队队长阿勃率领几名队员进山工作。他们在山中发现并挖掘起一块重5吨左右的石头。这块巨石形如鸡蛋,上半部分透着蓝光,下半部呈金黄色。队员们设法把巨石搬上卡车,准备运下山后慢慢进行研究。当卡车走了半天,负责运送石头的队员突然浑身发麻,视线也开始模糊起来。众人惊慌起来,阿勃马上跑下山去叫人来帮忙。医生检查后,发现他们全身都已沾染了放射性物质。一个月后,几名队员先后死于医院。队长阿勃虽未搬过石头,但因为他在这块石头上休息过,最后也死在病床上。石头为何会致人死亡?至今,马里的科学家还未弄清原因。

神秘石球之谜

在北美洲哥斯达黎加的一些森林沼泽地带散布着许多圆球形的石头。它们虽然大小不一,但表面各点的曲率几乎完全一样,是非常理想的圆球。

哥斯达黎加的森林沼泽并不是世界上唯一发现石球的地方。比如联邦德国的瓦尔夫格堡、埃及的卡尔加、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新墨西哥州,以及新西兰的墨埃拉·鲍尔达海滩,都曾发现过神秘的石球。在我国山西雁北地区和新疆的第三纪砂岩中也曾发现过砂岩类石球。

并且,在一些火山附近,人们也发现有石球。早在1930年,美国矿山工程师戈登就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一处银矿附近发现过一个大石球。接着,考古学家斯特林在其附近的阿梅卡山上发现一个更为壮观的“石球王国”。后来,美国地质学家史密斯进行考察,他认为,约4000万年前,阿梅卡曾发生过火山爆发。我国河南信阳上天梯珍珠岩矿区的刘家冲流纹岩中,也有一处火山石球带。

这些神秘的石球到底从何而来呢?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看法。“一个十分自然的想法是,这些大小不同的圆球放在这里有一定目的。譬如说它们代表天上不同的星球,彼此相隔的距离表示星球间的相对位置。这可能是宇宙来客给地球的纪念品,他们想向人类表示某种意思。”这是美国的什克洛夫斯基等人就哥斯达黎加石球提出的有趣解释。

也有一些考古学家断言石球是石器时代的人类创造的,或是作为防御和狩猎的设施和工具,或是作为亲友的祭祀品。但大多数科学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石球是大自然的天成之物。关于火山附近的石球,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可能与熔岩的压力作用有关,但以上诸说的解释不足以服众。石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至今还是一个难破的谜。

化石的“年轮”

——不解的岁月计时器

在很多种类的化石表壁上,有类似树木“年轮”的痕迹,可以用来当做计时器。因此。很多种类的化石都是地质年代的见证人。为什么这些化石能成为岁月的计时器呢?

关于化石的“年轮”,专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说。

潮汐说:潮汐对于海洋生物的生理和生活习性有巨大的影响。因为海水中的化学成分(如含盐量)以及压力、光线等,都与潮汐的变化有直接关系。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浅海中的半鳃类,随着一天两次的涨潮而在贝壳面上留下了生长层。因为潮汐是受月亮影响的,因此在珊瑚以及其他化石上留下的每日的条纹,与潮汐有直接关系。

食物供给变化说:每一种动物,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由于饥饿而去寻找食物。动物的进食有周期性。有人作过现代珊瑚的实验,证明现代珊瑚也是定时饥饿、定时进食的,由此推测古代珊瑚亦应如此。因此,有的科学家提出,代表珊瑚每天生长的“环脊”(珊瑚化石表壁上比较纤细的条纹)的形成与珊瑚每天进食有直接关系。

生育周期说:不论古代或现代珊瑚,都是每一个朔望月繁殖一次,在繁殖期间,珊瑚的全部活动在于生育幼体,于是正常的新陈代谢作用受到了阻碍,这时候骨骼上的碳酸钙的沉积量急剧地减少,直径收缩,在外观上,出现了环沟状的构造,生物期过后,又恢复了正常。这就是珊瑚出现月增长标志的原因。

内生论与外生论:内生论者认为,某些生物体从遗传上就带有一种像钟一样的而且能够周而复始的循环周期,不受外界的影响(如生物周期说)。外生论者则坚持认为生物之所以能够像上好了弦的钟表,主要是因外来的有节律的刺激信号(如潮汐说、食物供给变化说)造成的。他们认为,地球的自转、昼夜的交替以及日光温度、空气、宇宙线、电磁场、引力、太阳黑子等,都是生物钟的演奏者。化石的“年轮”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仍在积极地探索。

莫名其妙的大爆炸

——自然界压抑的愤怒

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数起起因不明的大爆炸,不但当时的人不明其因,后世科学界虽提出种种假说,但也缺少足够的证据。直到今天,这些莫名其妙的大爆炸之谜仍未解开。

北京大爆炸之谜

1626年5月30日早晨9点多钟,明朝的都城北京天空明朗。突然间,震天动地一声巨响,打破了京城的静寂,接着,王恭厂(今象来街、光彩胡同一带)发生了大爆炸,尘烟四起,天昏地暗,一阵狂风卷着人畜、家具、砖瓦直冲云霄,像一团巨大的蘑菇云,滚滚地向东北方向刮去。一时间,城里下起了“天雨”,木头、石块、驴、马、鸡、犬以及已被肢解的人从天上洒落下来,足足延续了半个小时。“天雨”过后,死伤人数已过万人,凡死伤者的衣服、鞋帽都被剥去,尽成裸体。“天雨”中心是王恭厂周围长约6.5千米、宽约2千米的城区。西安门一带降下了铁渣雨。另外,一尊2.500千克重的石狮子从石驸马大街飞出顺承门外,落在2.5千米远的地方。大块的木料从京城飞到郊区密云县。还有人被吹到了距京城90千米的蓟县。

这一破坏惨重的灾变事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许多专家学者纷纷进行研究和探讨。专家们的解释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解释为火药爆炸。理由是这次事件正好发生在王恭厂火药库。但火药厂只有几百吨炸药,其爆炸力不可能如此巨大。并且,明末还发生过多次火药爆炸事件,都未能引起如此巨大的灾难。

二是解释为地震作用。根据是其时北京确有地震发生,但如何解释“裸体”现象呢?

三是解释为飓风作用。飓风的确可以席卷许多物体上天,但却又无法解释当时发生的地震、火球、地声等现象。

四是解释为陨石坠落。根据是灾前“天外有声如吼”,“但见飙风一道,内有火光”,陷坑也像陨石冲击,但当时我国天文学较发达,尚无陨石记载,而且至今在北京城内未发现有陨石存在,还有陷坑大小与破坏程度也不匹配。

五是解释为地球内部热核的高强爆,认为是地下天然的核爆炸引起地震,又引起火药爆炸,但无法解释“裸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