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自然奇观
28959000000041

第41章 大堡礁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区,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位于澳大利亚东北岸,是一处延绵2000千米的地段,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在广阔的海域内,有300种以上的活珊瑚,再配上奇形怪状、色彩鲜明的大小鱼类,在海底点缀成巧夺天工的景致。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纵向断续绵延于澳大利亚东北岸外的大陆架上,与海岸隔着一条13-240千米宽的水道。它北起托雷海峡,南至弗雷泽岛附近,长达2000余千米。其宽度由北部不足2千米,向南展宽至150千米以上,由大约2900多个大小岛礁组成,总面积达20.7万平方千米。大堡礁退潮时,约有8万千米的礁体露出水面,而涨潮时,大部分礁体被海水掩盖,只剩下600多个岛礁忽隐忽现。整座大堡礁就像一道天然的防波堤围住昆士兰外海,使得由大堡礁到陆地之间的海面相当风平浪静,再加上星布其间的小岛,使得此区成为地球上最让人向往的海上乐园。

大堡礁的形成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礁岩体。营造如此庞大“工程”的“建筑师”,是直径只有几毫米的腔肠动物珊瑚虫。珊瑚虫体态玲珑,色泽美丽,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在22~28℃的水域,且水质必须洁净、透明度高。澳大利亚东北岸外大陆架海域正具备珊瑚虫繁衍生殖的理想条件。珊瑚虫以浮游生物为食,群体生活,能分泌出石灰质骨骼。老一代珊瑚虫死后留下遗骸,新一代继续发育繁衍,像树木抽枝发芽一样,向高处和两旁发展。如此日积月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连同藻类、贝壳等海洋生物残骸胶结一起,堆积成一个个珊瑚礁体。珊瑚礁的建造过程十分缓慢,在最好的条件下,礁体每年不过增厚3~4厘米。有的礁岩厚度已达数百米,说明这些“建筑师”们在此己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同时也说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地区在地质史上曾经历过沉陷过程,使追求阳光和食物的珊瑚不断向上增长。在大堡礁,有350多种珊瑚,无论形状、大小、颜色都极不相同,有些非常微小,有的可宽达2米。珊瑚千姿百态,有扇形、半球形、鞭形、鹿角形、树木和花朵状的。珊瑚栖息的水域颜色从白、青到蓝靛,绚丽多彩;珊瑚也有淡粉红、深玫瑰红、鲜黄、蓝绿,异常鲜艳。

天然海洋生物博物馆

大堡礁也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海洋生物博物馆。礁上海水淹不到的地方,已发育了较厚的土层,椰树、棕榈挺拔遒劲,藤葛密织,郁郁葱葱,一派绚丽的热带风光。透过温暖清澈的海水,可看清400余种珊瑚所构成的密密丛丛的海底“森林”,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珊瑚丛中游弋着1500种鱼和4000种软体动物,这里也是儒艮和大绿龟等濒临绝灭动物的栖息之地。肥大的海参在蠕动,大红大黄的海星在爬动,奇形怪状的蝴蝶鱼、厚唇鱼穿梭如织,还有近1米的大龙虾、上百千克重的砗磲。这里又是鸟类的乐园,成群的海鸟如云遮空,更为大堡礁增添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