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自然奇观
28959000000040

第40章 乌卢鲁国家公园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

在大洋洲中,澳大利亚大陆约占大洋洲总面积的85%。这片大陆绝大部分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纬度位置和特有的大陆形状导致地理环境突出体现出暖热、干旱的特性,其中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约占大陆总面积的2/3以上,这个比率甚至超过了非洲,与湿润的南美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洋洲虽是遥远的“南方的陆地”,却因其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缔造出一个个自然传奇。天然雕塑般的波浪岩,如海洋的花冠般的大堡礁,神秘幽静的乌卢鲁国家公园,无一不为大洋洲的魅力作出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乌卢鲁国家公园在地理位置上临近于澳大利亚的中部,东距艾利斯泉城300余千米。这里奇特的岩石组合使之闻名于世,在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代表了特殊的构造和侵蚀过程。乌卢鲁是一块独一无二的巨大的单独石块,而卡塔曲塔是在乌卢鲁西面的岩石圆顶屋,它们都同样庄严和美丽。

“乌卢鲁”的命名

乌卢鲁国家公园面积1325平方千米。建于1958年。而这些巨石和岩山形成于6亿年前。走近澳大利亚北部的这片平原上,可看到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十分壮观。澳大利亚土著阿波利基尼人称这块巨石为“乌卢鲁”,意为“遮荫之处”,这里是他们的神圣之地。底部有一些浅洞穴,洞内有雕刻和壁画。洞穴既神秘莫测,也是他们躲避白天日晒的安全场所。西方人称这块巨石为“艾尔斯”,得名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吉尔斯和戈斯两位探险家到此地探险,欧洲人首次亲眼见到艾尔斯石的风采。他们即以当时南澳总理艾尔斯爵士的名字为这块巨石命名。

艾尔斯巨石

艾尔斯巨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巨石。成分为砾石,由风沙雕琢而成,呈椭圆形。长3600米,宽约2000米,高348米,高出周围荒漠平原335米。基围约8800米。岩石光滑,形状有些像两端略圆的长面包。巨石整体呈红色,突兀在广袤的沙漠上,硕大无比,雄伟壮观,如巨兽卧地,格外醒目。巨石没有来栖息的鸟兽,也不生寸草,圆滑光亮,但偶尔可以看到蜥蜴出没在其中。艾尔斯石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随着阳光方向的变化而显出不同颜色,这是非常少见的自然景观:拂晓时它显出旭日的橙黄色;晨曦的暗影又使它显出赭红;中午时分是一片琥珀色;到夕阳西下变成一片非常壮丽的绯红色,就像正在熊熊燃烧的大煤块。这种奇特的现象是岩石中所含的铁在一定的空气湿度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结果。石上有许多因风化而形成的奇特洞穴和裂缝。在夕阳之下,南壁上的裂缝极像一个完整的人头盖骨。艾尔斯石是五亿年前地壳运动升起的砂岩。四周是一片沙丘,此石大部分埋于沙下,仅平坦顶部露于沙上。这种构造在地质学上称作“岛山”。此石表面有许多平行槽沟,基部周长达10千米,有风化形成的奇形怪状洞穴。在其东北面裂开一块高150米的薄岩块,依附于岩壁之上,这一石柱被称为“袋鼠尾巴”。土著人将其视为神的象征。

动植物资源

乌卢鲁国家公园里,有植物480种、爬行动物70种、哺乳动物40种。爬行动物中最著名的是巨蜥,它的体长可达2.5米。皮呈橄榄绿,装点着美丽的花纹。这个地区还有剧毒的褐眼镜王蛇和西部眼镜蛇,长达1.8米,生活在沙丘间的青蛙、蜥蜴、袋鼹以及跳鼠都是毒蛇很容易捕捉的猎物,也是澳大利亚野狗的猎物。红袋鼠有时也到这个地区来吃草,而胆小的岩袋鼠白天躲在岩洞里。大约有150种鸟在这里栖息,包括鸸鹋、楔尾雕和吸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