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28916900000007

第7章 盘庚迁殷

商朝建立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强盛起来。但从第十一个王仲丁(中丁)始,商朝进入了中衰期。其中,一个突出现象是王都的频繁迁移。

商汤灭夏前,曾把统治中心迁至毫(今河南商丘东南)。灭夏后,在河南偃师筑城定都,仍称为“毫”,史称“西亳”。从仲丁继位到盘庚,商都又经历了五次迁移。由于商朝统治阶级内部长期发生王位纷争事件,内乱削弱了商朝统治,诸侯不来朝见,商的势力也由中原向山东曲阜一带退缩。

盘庚是一个能干的君主。他继位时,国内时局动荡,加上连年旱涝灾害,商的势力日益缩小。盘庚觉得国家不能再这样子下去了,应想一个有效的办法来挽救商朝的衰亡。于是,他决定把都城迁到殷地。

盘庚把王室贵族找来,向他们宣布了他的决定。

“大王,频繁迁都必然大伤朝廷元气。再说,土地、房屋都搬不走啊!”王室贵族们拼命反对,他们害怕迁至新都后就不能照旧享乐了。

盘庚耐心劝道:“我会像先王那样,关心和庇佑你们,带你们寻找安乐的地方。殷地的土地肥沃,自然灾害少,再说,迁都避开了危险的反叛势力,能使国家安定下来。”

可是,贵族们依然反对,谣言四起。盘庚很恼火,他又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训斥道:“你们休想改变我的决心。如果不与我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责罚你们,降下不祥来。”

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最终挫败了反对势力。他带着奴隶主贵族和臣民们西渡黄河,将都城迁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到了一个新地方,老百姓生活有些不便。贵族们又乘机起哄,煽动大家搬回老家去。盘庚毫不退缩,他发表了一篇措辞强硬的训诰,指责了那些闹事的贵族。过了几年,局面才安定下来。

盘庚迁都至殷后,二百多年间一直没有再迁都,因此商又称做殷,也称殷商。对于商王朝而言,盘庚迁殷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迁殷以后,商朝国势迅速上升,特别是武丁继位后,任用甘盘、傅说为相,巩固了殷商王朝的统治,使商朝到达鼎盛阶段,史称“武丁中兴”。

到了近代,人们在殷地旧址上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因为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所以,就把那里命名为“殷墟”。

从殷墟发掘出来的遗物中,有龟甲和兽骨十多万片,上面都刻着很难辨认的文字。经考古学家研究,商朝时,人们在祭祀、打猎、出征时,都要用龟甲和兽骨来占卜凶吉。占卜之后,就把当时发生的情况和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兽骨上。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被命名为“甲骨文”。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

在殷墟上发掘出的遗物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具和兵器,种类繁多,制作精巧,可以看出,在殷商时期,冶铜的技术和艺术水平都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

时空隧道

(1)你知道盘庚迁都的原因吗?

(2)试着说说商代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