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28916900000028

第28章 王莽篡权

公元前87年,武帝病逝。大将军霍光遵武帝遗诏,辅助年仅8岁的刘弗陵登上皇位,是为昭帝。昭帝在位13年,因年幼,由霍光摄政。昭帝死后,霍光拥立武帝曾孙、流落民间的刘询为帝,是为宣帝。宣帝励精图治,使汉朝出现了中兴局面,史称“昭宣中兴”。以后相继即位的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在元帝、成帝掌握朝政时,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到处流传着“汤武革命”的流言,似乎汉朝的气数快要尽了。王莽瞅准机会,巧妙地伪装自己,在朝廷内外博得了好名声。

在王氏家族里,王莽的同门兄弟们都过着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放荡生活。唯独王莽俭朴温顺,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他的伯父王风生病时,王莽亲自熬汤煎药,嘘寒问暖,整整一个多月没有脱衣解带睡觉。王风十分感动,临终前嘱托妹妹王政君要关照好这位好侄儿。

不仅对伯父如此,王莽对母亲更是体贴入微。在王莽招待宾客的宴会上,经常可以看到家臣出来要王莽请老夫人服药。于是王莽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去后堂探问老母病情,亲自送上汤药。因此,人人都说王莽是孝子。

蝗灾之年,老百姓的生活过不下去了,纷纷卖地卖房、卖儿卖女,王莽却主动捐献100万钱、30顷土地,由国家财政大臣分给灾民。在他带头下,众公卿纷纷捐钱捐地,赈济灾民。大家部说王莽仁慈善良,是个好人。

在一片赞誉声中,王莽担任了大司马,掌握了朝廷大权。他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敢于拿皇亲国戚“开刀”。他先把皇太后赵飞燕贬为皇后,后再降为庶人,迫使赵飞燕自杀。王莽甚至还“大义灭亲”,他的儿子王宇杀了一个奴婢,他当即迫使王宇自杀。于是,人人都说王莽是个公正的好官。

元始元年(公元1年),即平帝即位次年,远居南方的越裳氏献来了白雉。王莽党羽一阵鼓噪,说是吉兆,吹捧王莽安定汉室、德比周公,要求赐予安汉公的称号。王莽假意推托了一番,也就做了安汉公,不久又获得了宰衡重职。这时,太后王政君看出王莽有篡汉野心,但对羽翼丰满的王莽已无可奈何。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毒死了年仅14岁的平帝,拥立两岁的宣帝玄孙刘婴当皇帝,号为孺子,自己做了“摄皇帝”,并将年号改为“居摄”。

过了3年,王莽指使他的党羽放出风声,说王莽是真命天子,天命授意他做真皇帝。在党羽的鼓噪下,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年号为“始建国”,就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这一年是公元8年。

时空隧道

(1)王莽是历史上有名的野心家,试着说说他是怎样一步步篡汉的?

(2)王莽曾经提出了一套社会改革方案,主要有三项:一是要推行“王田”制,禁止土地买卖;二是由官府控制市场,由朝廷垄断和经营盐、铁、酒;三是要改革币制。最后都失败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