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帆船·帆板
28809100000008

第8章 帆板(1)

帆板运动概述

帆板的简介

帆板运动是人利用一块狭长的板体上的三角帆,借助风力作用于帆上所形成的动力而进行的一种水上运动。它集娱乐性、观赏性、竞技性于一体,是世界上沿海国家和地区最普及和最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之一。

帆板运动的起源

帆板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20世纪60年代末起源于冲浪圣地夏威夷。美国人修万斯设计制造出第一套带有方向的帆板,并得到了迅速的普及,继而风靡世界。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经常从事帆板运动的人在一亿以上。

1965年美国人纽曼在《流行科学》杂志着文《航行的滑板——一种新奇刺激的高速水上运动》,介绍在冲浪板上装置帆具,借助风力推动行驶。文中所介绍的帆板要求人背向帆操作。因为这种操作不符合人体解剖学的规律,难以驾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兴趣。加利福尼亚是许多新艇运动及游戏的发源地,有些酷爱滑水和航海的人注意到这一信息,有志者开始了对帆板的研制。很快,一个名叫豪卫尔·修万斯的电脑工程师利用三年时间研制成了操作人员面对帆驾驶、工艺简单而轻便灵巧的帆板,于1970年6月在美国以注册了这一名字叫温德色费尔的帆板器材。这一发明,迅速传到欧洲。

这种驾驶一叶“扁舟”在碧海蓝天之中,可高速行驶,可做技巧动作,玩法多端、引人入胜、乐趣横生、永远不使人厌倦的运动,有很高的锻炼价值,能发展人的力量、耐力、平衡和灵敏,使人体全面发展。参加者始终在搏击风浪,能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所以帆板运动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踊跃参与,例如在欧美很快建立起了教学帆板的学校,到1978年仅英国就建立了26所。邓记公司1973年开始在荷兰批量生产帆板,到1978年底就售出5万条。大量的帆板器材涌入市场,极大地推动了帆板运动的开展,很快风靡世界,同时培养出一批驾驶技术超群的选手。帆板逐渐从单纯的娱乐、休闲、健身发展成一项竞技运动。

1972年,在加拿大举行了第一次帆板世界锦标赛。1980年奥委会决定于1984年第23届奥运会的帆船比赛中增设男子帆板,第25屈奥运会又增设了女子帆板。

日本是亚洲开展帆板运动最早的国家,早在1973年就开展活动。其后是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在1979年由国家体委青岛航海运动学校试制成功第一条帆板,在第4届全运会摩托艇比赛开幕式上作了成功的表演,获得了各方面的认可。1980年12月各省市派教练员参加了由国家体委青岛航海运动学校举办的教练员训练班。1981年8月,在青岛举行了我国首次帆板竞赛,参加的有北京、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共十一个代表队53名运动员,使用国产器材,共设六个项目。山东、安微各获两项第一,广东、北京各获一项第一。

我国的帆板运动得到了各级政府、体委的有力支持,很快普及到15个省市、30多个城市。先后有6个厂家生产帆板,支持帆板选用的训练和竞赛。我国帆板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机板运动的技术理论、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对有帆板运动潜质的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刻苦训练。由于我国有以上诸多有利因素,尽管我国帆板运动开展的时间短、资金少,但进步、追赶能力强。

1982年,我国帆板运动员首次在第9届亚运会亮相时排名第四,到第10届、第11届和第12届亚运会时,所设的帆板金牌尽收中国帆板运动员的囊中。在重大国际竞赛中,女子选手曾获得过三次世界锦标赛金牌,并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银牌。我国香港帆板运动员获得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金牌。

我国帆板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良好的自然水域,引起国际帆船、帆板界的关注,经常委托我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办或承办洲际和世界范围的帆船、帆板竞赛,如1996年大广东汕尾举行的亚太地区帆板锦标赛暨奥运精英赛,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国际翻波级、国际竞赛板级、国际温德色费尔级和国际米斯特拉统一设计级四种级别的比赛,这是世界首次举行的四种级别的同场竞赛。

我国主办和承办大型国际帆船、帆板竞赛的组织能力和中国人民的热情,深受来华参赛人士的赞扬。多次来华担任仲裁工作的国际帆联帆板委员会主席阿龙布特兹写道:“每次我访问中国后,我都是带着我所受到的热情款待和中国帆协在组织大型帆板比赛方面出色的能力的美好回忆回到我的祖国。现在我知道帆板项目在中国是热点之一,我相信你们将在今后的国际比赛和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帆板运动的发展

1906年,英国的史密斯和西斯克·史坦尔专程去欧美各国与帆船领导人商谈国际帆船的比赛等级和规则,并提议创立国际帆船竞赛联合会。1907年,世界第一个国际帆船组织——国际帆船联合会正式成立,现有122个会员,管辖81个帆船级别。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就把帆船列为正式竞赛项目,但由于天气恶劣,比赛未能举行。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帆船共进行了7个级别的比赛。除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第三届奥运会没有帆船比赛,其余的奥运会都有。

帆板是介于帆船和冲浪之间的新兴水上运动项目。帆板由带有稳向板的板体、有万向节的桅杆、帆和帆杆组成。运动员站在板上,利用自然风力,通过帆杆操纵帆使帆板产生运动速度在水面上行驶,靠改变帆的受风中心和板体的重心位置转向。

196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马里纳德海港出现一种加长冲浪板,上面装有能转动的桅杆,受到青少年青睐,后逐渐形成一种运动,在欧美国家广泛开展。首届世界帆板锦标赛于1974年举行。

1981年帆板作为帆船的一个级别被接纳为奥运会大家庭的一员,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次把帆板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列入男、女帆板两个项目。

第29届奥运会帆船帆板项目设9个级别11项比赛。P级将作为新的帆板级别,分男子和女子两项。其他项目为470级男子双人艇、激光级男子单人艇、芬兰人级重量级艇、星级男子龙骨艇、470级女子双人艇、激光镭迪尔女子单人艇、鹰铃级女子龙骨艇、49人级快艇、托纳多级双体船。

第29届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将于2008年8月9日至21日在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及周边水域举行。

中国帆板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中国香港选手李丽珊曾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帆板金牌;中国选手殷剑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女子帆板银牌;中国选手殷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得女子帆板金牌。

帆板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在1979年由国家体委青岛航海运动学校成功试制出第一条国产帆板,1980年举办了第一次全国帆板教练学习班之后,全国各省迅速开展此项运动,先后成立了二十个省市体协的专业帆板运动队和几十个基层业余训练点。现在每年有四次全国性的比赛(分别为全国国际米氏级锦标赛、全国“翻波板”锦标赛、全国帆板冠军赛和全国青年帆板锦标赛),每四年一次的全国运动会都设帆板比赛项目,同时帆板也是亚运会、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我国开展帆板项目较迟,但发展很快,1982年起就参加国际比赛,1984年广东省湛江籍运动员张小冬(女)在国际上为我国夺得第一次帆板世界冠军,至今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共获三次世界冠军和五个亚运会冠军。张小冬还在1992年第26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银牌,实现了亚洲人在奥运会帆板项目中奖牌零的突破。

目前我国男子、女子帆板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准。1996年香港选手李丽珊在第27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勇夺金牌,使世界认识到帆板是一项适合亚洲人的运动项目,它更是适合中国人发展的项目。这届奥运会,我国选手李科夺得女子第四名;2000年奥运会,周元国夺得男子第五名,张楚君名列女子第七名。

竞技帆船、帆板运动的世界格局

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帆船比赛共设10个级别。奖牌分布为:欧洲18枚(金牌7枚)、南美洲3枚(金牌2枚)、北美洲2枚、大洋洲3枚、亚洲2枚(金牌1枚),欧洲选手处在霸主地位,其原因是欧洲的竞技帆船运动历史悠久,帆船俱乐部遍布各国,群众性活动很普及,国际帆联的会员国欧洲占三成以上。欧洲帆船竞赛频繁,每周都有大型的竞赛,对选手的技、战术提高非常有益。美洲和大洋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和3亚和新西兰等国,在历届奥运会上成绩不凡,有势力与欧洲抗衡。亚洲的470级和女子帆板有较高水平,其他级别成绩平平。

休闲健身趋问社会化、普及化

体育运动的发展规模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济、文明水平越高,人们的健身休闲意识就越强,体育活动就越普及。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民展势头看好。因此,帆船、帆板运动的规模继续扩大,各国政府的教育指导思想和家长的育儿思路,都包含着大力鼓励儿童少年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帆船、帆板运动有着独特的魅力,备受人们的青睐。据调查,大多数参加帆船、帆板运动者的目的是健身娱乐,开发智力,培养意志,科学健康地利用剩余精力,避免社会精神污染。因此,在多数开展帆船、帆板运动国家的参加活动的人口中、休闲健身者多,而且儿童少年居多。

未来世界帆船、帆板运动发展是乐观的,这项运动不耗能源,没有公害,可使参加者受到身心锻炼,合乎社会文化高发展、人类回归自然这一趋势。

高水平竞技趋向职业化、商业化

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商品经济已浸透到各个角落。因此,商业自然地把竞技体育作为特殊媒体和桥梁,来缩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竞技体育,特别的奥运会的竞技体育已进入并非健身休闲的领域,要想获胜就要付出大的代价,要有强大的物质后盾。这两种不同的要求恰好创造了“贸易合作”,形成了当今和未来竞技体育发展职业化、商业化的特征。

为此,国际帆联近几年出台了改革措施:允许帆船完整在比赛船上展示商品广告;缩短了奥运会竞赛场地的航程,使竞赛场地尽量靠近岸边,以便新闻媒体传播。为增加观赏性,提高广告效益,灵巧的帆板竞赛,有时采用岸上出发,岸上冲终点。近年来一种可拆装的室内水池设施问世,利用搭设成的水池,靠机械制造风浪,在室内举行多姿多彩的帆板技巧表演和扣人心弦的小场地驶帆、障碍滑竞赛。这样能使运动员的高超技艺尽收观众的眼底,使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赛事的主办者尽力把竞技帆船、帆板运动推向市场,从而适应职业化、商业化的需要。

未来的帆船、帆板竞赛,特别是世界重大赛事,如奥运会,已不再是业余竞赛,而是高水平的职业化竞赛。帆船、帆板运动强国在制定未来规划时,首先是要筹集足够的资金,供一批选手从事专业化、职业化的训练。如以色列就有二十几名由国家协会支付费用全年训练的选手。我国香港帆板选手、第26届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李丽珊虽然是一名公司职员,而实际是靠政府和社会的雄厚经费支持,长年进行系统训练和竞赛的运动员。

竞技帆船、帆板运动越发展,职业化、商业化的结合会越紧密。

帆板的分类

帆板的分类项目较多,主要的有:米氏板、翻波板、休闲帆板、温德色费尔板等,这些项目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板型和功能差异进行划分的。目前国际最流行的是米式板、翻波板和休闲帆板。其中米氏板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帆板器材

帆板器材简单轻便,国际统一型号的密斯特拉级帆板板体长372米,宽065米,厚02米,桅长495米,帆杆长22~24米,帆74平方米,全套重量20公斤以下,比赛适合在大风大浪的海面上进行,也可以在内陆的江河湖泊中进行,有风的水面上都能开展。

1各部件名称:帆板器材分为帧体和帆具两大部分。板体部分包括板体、稳向板、尾鳍、脚套和桅滑轨。帆具部分包括帆、桅杆、帆杆、加长管和万向节等。

2主要部件用途:

(1)稳向板:帆板前进时可以起到减少板体横移、提高前进效率和稳定航向的作用。稳向板上下活动可以改变板体侧面阻力中心位置。

(2)尾鳍:可以减少帆板曲线航行。

(3)帆具:桅、帆杆连同帆前后角索等装置。是为了支撑和调整帆。桅、帆杆及其附属装置与它们所支持的帆,构成帆板前进的动力源。

(4)加长管:桅有了加长管就可以配合级别规则规定的大、小帆型使用,使其适用性更大。运动员可以根据风力的大小改变桅杆高度,便于操帆。

(5)万向节:是板体与桅杆的分合装置,它可以使桅杆随意转动和倾斜,使帆和风十分合理地接触,获得最大的前进动力。桅杆通过万向节前倾后例改变帆受风中心位置。与侧面阻力中心形成力偶,促使帆板改变航向。万向节上联桅帆动力,下接板体,承上启下将推力传递给板体,使其前进。万向节有多种形式,但任何一种都应具备转动上的灵活可靠性。与桅装配的轴向性和抗弯曲的刚性及弹性。

(6)帆插板:帆系柔性体,帆插板犹如鱼的骨棘,它可以在帆受风时保持理想的设计帆型,充分利用空气动力,提高帆的效率。

(7)板体:这个类似墨鱼盖的浮力体,其首上翘较尖,尾部较平滑,适合于半滑或滑行艇原理。米板底部做成导流型凹线。起到稳定板体、加速滑行的作用。

(8)桅滑轨:这种装置使帆具又增加了纵向移动的自由度。这种移动可以改变帆力个心的前后位置,进一步满足了各种风向、风速操作的需要。

(9)脚套:不要小视脚套在板体上的排列和使用位置。它不仅在人、板、帆这个相对水面的系统中给驾驶者一个可靠的支点,而且对调整板体倾角和风向角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0)帆角索装置:帆角索主要由绳索和滑轮组成。前角索主要用于调整桅杆弯度,减少帆胶缘弧度;后角索用于调整帆后缘最大弧度前移,起到逐渐减少帆弧的作用,按驶帆时风的大个、帆型的不同,前后配合调整,提高帆的效率。

帆板运动规则

帆板运动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