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帆船·帆板
28809100000007

第7章 帆船(6)

懂得了这点,就容易懂得为什么帆船能够在跟风向成锐角的情况下送着风前进了。让我们用KK线代表船的龙骨线。风按箭头所表示的方向成锐角吹向这条线。AB线代表帆面,我们把帆转到这样的位置,使帆面刚好平分龙骨的方向和风的方向之间的那只角。现在看图165里的力的分解。风对帆的压力,我们用力q来表示,这个力,我们知道应当是跟帆面垂直的。把这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使力R垂直龙骨线,力S顺着龙骨线指向前面。因为船朝力R的方向运动的时候,是要遇到水的强大的阻力的(帆船的龙骨在水里很深),所以力R几乎全部被抵消了。剩下的只是指向前面的力S在推动船,因而,船是跟风向成着一个角度在前进,好像在逆风里一样。这种运动通常总采取“之”字形路线。水手们把这种行船法叫做“抢风行船”。

帆船不能完全正面顶着风航行。一艘长12米的帆船可与风向成12-15度的夹角逆风行驶。如果要正面迎着风的方向前进,必须以“之”字形路线航行。逆风行驶时,船与风向的夹角越小,速度越慢。舵手若以角度较大的“之”字形路线航行,船速会加快,不过航程会更长。

帆船横、顺风直线驶操作技术

1风向角的选择。

从帆船速度极图上已经得知,在横顺风航行时小角度的航行比大角度的航行速度快,在大风时帆船在大角度航行时速度可以保持更快,但在风小时则必须以小角度来提高船速,在横顺风航程中风向角的变化对船速有很大的影响。

横风航线中,风向角的选择较为简单,通常只要把航向对准目标方位,保持风向角的稳定,注意保持船的快速行驶就可以。

2横风直线驶的操作技术。

横风直线驶的风向角通常是在80~110°。在操作中,主帆的滑轨位置向下风移动,同时放松主帆前缘调整绳和斜拉器,让帆的弧度增大,弧度中心后移,舵手要不断地校正航向,防止航向的偏离。在操舵时,要保持相对的稳定,防止有乱摆动的现象。

风速在4~10米/秒时,舵、缭手的位置都应向后移动。这时除了舵手用身体调整船体平衡外,缭手也要不断做出调整技术动作。

在大风时,舵手和缭手的身体尽力向外压,并应尽量靠在一起,随着船在涌浪上的航行,身体要同时做前后移动,以防止船首冲进浪里,影响船速。

3帆船直线驶船体平衡的操作技术。

在4米/秒以下的风速中,调整船向下风倾斜行驶和保持船体水平行驶。在小风中船体的倾斜程度是非常容易控制的,利用船员的身体控制船体向下风倾斜5O左右。倾斜是使帆在重力下有较好的形状,产生最大的浮升力,有利于船的速度。

船体水平行驶是为了更好的符合帆船理论设计,减小水下阻力。另外,根据风的梯度变化,离水面越高风力越大的原理,帆船水平行驶时,桅杆的高度最高。

在中、大风时,帆船迎风行驶中,基本上要保持船体是水平的;在做迎风偏转减小风向角时,船体稍微向下风倾斜几度;在做顺风偏转加速时,也可向上风倾斜几度;在大风中,船体的倾斜必须在船员的控制能力范围内。

迎风直线驶的操作技术中,控制船体平衡,除依靠身体的移动外,主帆和舵的协调配合是保持船体平衡的最好办法。

4迎风直线驶的人员位置。

在4米/秒以下的风速中,人员的位置通常应该向前移动。

在4~10米/秒的风速时,人员位置要稍向后移动。在难控制船体平稳时,人员位置还须再稍向后移。

如果在10米/秒以上的风速中,人员位置应比中风时再向后移。

重型帆船的选择技术

帆船所谓好坏,重点在合不合用。

当你站在船前,首先你必须想象这艘船好像己完全被剥光,将所有的东西都移出船外,现在、你只见到:船壳、龙骨、甲板、驾驶舱、水底阀门、管线、支索基坐板chainplate、所有的绞盘及支索基坐背板backingplate、索具等。

如这是你生平第一遭选船,建议你最好应特别注意:

千万不要被光鲜亮丽的外表迷惑,而只见其设计、结构、及建造质量。

仔细查看甲板与船壳结合处,而不是发亮的不锈钢厨具或窗帘的花色。这船的设计合你的目的?或这只是艘廉价船cheaplybuildboat。

船只的大小不见得与航行安全与否成正比,但造价低廉的船则往往如此,选用小但质优、设计合宜的船较易操控且更能面对恶劣天候。较大但造价低廉的船或许看来美观而给你一个错误的印象,误导你走入完全错误的方向。

即使你只打算将来只作短程的沿岸航行,造价低廉的船看来或许不致造成什么问题,但请你千万不要忘记你仍将面对东北季风及西南季风,而且船上所有的生命都维系在你所作的选择上。

帆船运动训练

巨大的海浪与船鸣声在你的耳旁回响。这是你要的生活吗?征服海洋是所有男人的梦想,在那里你可以找到真正的自我,如果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出海成为真正的水手。那也锻炼出你自己的水手身材,在你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上斜板哑铃训练

1.动作要领:练习时先仰卧于斜板推举凳上,背部与臀部接触凳面,两脚应踏实地面,两手持哑铃向上方举起:同是在胸大肌的有效控制下将两臂慢慢向两侧防下,而且应在下放的过程中保持手臂微微弯曲。接下来,在匀速呼吸的同时将哑铃向胸部上方举起,此时应将微弯的手臂逐渐伸直,以减少胸部肌肉受伤的可能。

2.注意事项:需意念集中于胸大肌发力时的拉起与放下的练习。

3.作用:此动作主要训练你的胸大肌上部和三角肌。

4.训练量:做3~5组,每组8~12次。所采用的重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坐姿拉力器下拉

1.动作要领:练习时正坐在训练器的板凳上,两手正握拉力器的横杆之间两侧把手,两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两脚自然分开,膝关节略屈,两膝可适当用力夹紧前方的固定物,将意念集中于背阔肌上并利用背阔肌的力量将拉力器的横杆沿直线拉下,上体应略向后倾,头部可以略后仰,但须收腹挺胸,并使动作在胸前静止约1至2秒钟。随后,在背阔肌的控制下而将双臂慢慢向强上方松回至臂直状态。以上过程为一个完整的动作,可反复重复上述动作过程。

2.注意事项:训练过程中一定要以背阔肌的力量去做拉下与向前上方送回的动作,不得借用身体摆动的惯性力量来将器械拉下,这时你也可有意识地将两侧肩胛骨向下中间脊柱收拢,以便最大限度地拉伸背肌。

3.作用:此动作主要训练你的背阔肌,对肩肌肉、斜方肌等有良好的训练效果。

4.训练量:做3~4组,每组8~12次。所采用的重量应在教练指导下从适宜的重量练起,因为重量过大时容易引发一些不良习惯,从而影响背肌训练效果。

低姿仰卧起坐

1.动作要领:本动作是联系腹肌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效果最佳的动作之一。练习时将两腿屈曲并将两脚搁置在前面的长凳上,大小腿的角度略大于90度,双手则置于脑后而呈抱头动作;接下来,用力收腹而使上体抬起,这时身体背部略呈弧形,并停顿约1至2秒钟;随后再在腹肌的有效控制下,将身体慢慢向后还原为起式动作。然后,可反复重复上述过程。

2.注意事项:虽然两手要抱于脑后,但不得用力,而仅以腹肌的力量将身体向上卷起,以保证腹肌的最大是伸展效果。

3.作用:此动作主要用来发展你的腹直肌,并对腰部肌肉有一定的锻炼效果。

4.训练量:做3-5组,每组8-15次。等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可再于颈后负重进行仰卧起坐练习。具体的训练组数可在教练指导下进行实施。

立姿提铃划船

1.动作要领:练习两脚自然站立,两手正握杠铃置于体前(但不得贴越身体上),两臂伸直于体前握杠铃,两手间距为10~20厘米,目视前方,挺胸收腹站好;接下来,将意念集中在三角肌前束而将杠铃由体前缓缓向正上方拉起至颈部或锁骨处,并停顿约1至2秒钟;随后,再在肩肌肉的有效控制下将杠铃慢慢放下还原。然后,可反复重复上述过程。

2.注意事项:首先应挺身站稳,不得借助身体摆动的惯性力量来做助力动作,以保证肩肌的最佳训练效果。另外,在两臂向上拉起的过程中,两肘应始终处于高于杠铃的位置。

3.作用:此动作主要训练你的三角肌前束,并对斜方肌与三角肌后束等肌群也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4.训练量:做3-5组,每组8-12次。具体运用的重量可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如无教练指导时,可从较轻的重量开始练起。

拉力器上拉

1.动作要领:练习时两腿站立,膝关节略屈,两手手心向上握住拉力器的把手,手臂与肘关节保持略屈状态,两大比贴紧身体,并停胸收腹;接下来,将意念集中在肱二头肌上,仅以肱二头肌的收缩力将拉力器向上拉起至肩前的位置,并停顿约1至2秒钟;随后,再在肱二头肌的有效控制下将拉力器的把手慢慢放下还原。以上过程为一个完整的动作,可反复重复上述过程。

2.注意事项:练习时不得借用身体摆动的惯性力量来做助力动作,以保证肱二头肌的最佳训练效果。

3.作用:此动作主要训练你的肱二头肌,并对肱三头肌及前臂肌群也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4.训练量:做3~5组,每组8~12次。力量素质较好者可做8~15次一组,具体运用的重量与练习次数可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拉力器下压

1.动作要领:练习时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手手心向前握紧拉力器的把手(该把手应位于胸部高度),两臂弯曲,两臂贴紧身体,收腹并直背;接下来,以肘关节为轴并以肱三头肌发力将拉力器的把手往下来至臂直状态,并停顿1至2秒钟;随后,再在肱三头肌的有效控制下将拉力器的把手慢慢松回至手臂屈于胸前的准备动作。此上过程为一个完整的动作,然后可反复重复上述过程。

2.注意事项:练习时无论是正(握)手下拉还是反(握)手下拉拉力器,肘关节始终是不动的,即不得借用肱三头肌以外的任何部位来助力,以保证肱三头肌的最佳伸展效果。

3.作用:此动作主要训练你的肱三头肌,对你的前臂肌群也有一定的锻炼效果。

4.训练量:做3~5组,每组8~15次。采用的重量可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是无教练指导时,可从适宜的重量开始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