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骨科疾病影像诊断及护理知识问答
28688100000054

第54章 何谓脊索瘤?

脊索瘤为一少见的骨肿瘤。起源于错置或残留的胚性脊索,好发于骶尾椎、颈椎上段和颅底蝶枕骨部位,肿瘤发展缓慢,很少转移,是一低度恶性肿瘤。

肿瘤一般为软的分叶状肿块,可呈胶冻状,其内大多有出血灶和囊变灶,可见肿瘤内散在结节状钙化。组织学上,肿瘤由呈囊状或团状的泡沫细胞组成。

临床表现:位于骶尾部者,一般在40~70岁之间,位于蝶枕部者,大多数在3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症状以疼痛和肿块为主。生长速度缓慢,可达数年之久。位于骶部脊索瘤可形成骶前肿块,压迫直肠、膀胱或浸润骶神经根而产生大小便障碍,也可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下肢痛。位于蝶枕部的脊索瘤可压迫视神经及其他脑神经、脑垂体、脑干等,在后期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如何诊断脊索瘤?

一、头颅脊索瘤

头颅脊索瘤多见于颅底之斜坡、蝶鞍附近、蝶枕软骨连合处及岩骨等处。肿瘤发生于斜坡,可向四周伸展,伸入蝶骨,使蝶骨体和大翼发生骨质破坏,并可侵犯筛窦、蝶窦、枕大孔或枕骨。蝶鞍可显著破坏。骨质破坏边界尚清楚,可有碎骨小片残留和斑片状钙质沉积。并可有软组织肿块凸入鼻咽腔,多较大,边缘光滑。

(一)CT表现

平扫为以斜坡或岩骨尖为中心的圆形或不规则的略高密度块影,其间散在点、片状高密度钙化灶,病灶边界较清楚,伴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增强后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肿瘤较大时,可见相应的脑组织、脑池和脑室系统受压的表现。

(二)MRI表现

在T1加权像肿瘤信号不均,常低于脑组织的信号强度。T2加权像上肿瘤表现为高信号。肿瘤内钙化和血管常表现为不规则的低信号区,两者有时不易鉴别。

二、脊柱发生的脊索瘤

脊柱发生的脊索瘤最多见于骶尾部,患骨明显膨胀,骨内正常的结构消失而呈毛玻璃样阴影,随着肿瘤的发展,肿瘤呈溶骨性缺损。有时可穿破骨皮质,形成边缘清晰的肿瘤性软组织块影,其内可有残余骨质硬化或散在不成形的钙化点。造影可显示直肠、膀胱、子宫等邻近器官或组织受压、推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