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骨科疾病影像诊断及护理知识问答
28688100000049

第49章 何谓成软骨细胞瘤?

成软骨细胞瘤与软骨黏液样纤维瘤有时存在于同一种瘤中,可能这两种肿瘤密切关系,有待探索。

一、发病率

此型骨肿瘤不多见,性别上无明显差异,有谓男多于女。好发于10~20岁之间。多见于肢长骨骺端,向干骺端扩展。发病多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占50%。其次为肱骨上端、胫骨下端、跟骨、股骨上端、距骨、跟骨、髂骨、手足骨及椎骨。

二、症状与体征

一般起病缓慢,病程长,无明显症状或轻微,偶有外伤史。有局部疼痛、酸痛,邻近关节使不适和活动受限,甚至发生关节积液。表浅者可扪及,局部膨胀隆起,并有压痛。皮温可增高。表现为良性。

如何诊断成软骨细胞瘤?

X线显示病灶局限于骺端,可侵及干端,呈圆或椭圆形密度减低阴影。内含致密点,可钙化。边缘薄层增生硬化。大小3~5cm不等。发生在长骨者,病灶多在骺端,可累及干骺端,呈偏心位,致骨皮质膨胀变薄,向外扩展。有新生骨,无骨膜反应。

恶性骨肿瘤的基本X线征象是什么?

一、骨质破坏

(一)囊样骨质破坏

(二)膨胀性骨质破坏

ⅠA级:囊状骨破坏,边缘锐利,有硬化。

ⅠB级:囊状骨破坏,边缘锐利,无硬化。

ⅠC级:囊状骨破坏,边缘不锐利。

Ⅱ级:囊状骨破坏,边缘呈鼠咬状。

ⅢA级:虫蚀样和鼠咬状骨破坏。

ⅢB级:浸透性骨破坏,边缘不整。

瘤骨:由瘤细胞形成的骨质。良性肿瘤的瘤骨与正常骨质相似。恶性肿瘤的瘤骨为一团无骨结构的杂乱骨化影,密度浓淡不一,可呈浓密的象牙骨样,亦可为密度淡薄的片絮状,或呈放射状及针状。放射状瘤骨大多出现在分化较差的肿瘤区,由皮质向外扩。

瘤软骨常表现为环状钙化,环状钙化是由于环绕在软骨外层的肥大软骨细胞基质钙化和软骨小叶边缘部分的钙质沉着所形成。

如果钙化或钙质沉着不完全,则呈半环状、小条状及小点状。若钙化浓密、相互重叠,则可呈菜花状或斑片状。

二、瘤软骨是诊断软骨类肿瘤的可靠征象

肿瘤的反应骨是肿瘤破坏、刺激骨膜或骨组织增生骨化的结果。表现为肿瘤周围的硬化环、骨包壳和骨膜增生。

骨膜反应骨多见于恶性肿瘤,葱皮样骨膜反应、垂直针样骨膜反应和骨膜三角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征象。

三、残留骨和死骨

残留骨是骨组织早到破坏后残留下的骨质,夹杂在肿瘤破坏区内,呈不规则网条状和岛样。残留骨可因缺少血供而变为死骨(密度增高)。此类死骨可见于恶性肿瘤可较早侵入软组织,甚至骨破坏尚不明显时,即有显著软组织肿块形成(如尤文肉瘤)。如为成骨性肿瘤,软组织肿块中可有瘤骨存在。如为成软骨肿瘤,可有钙化。良性骨肿瘤极少形成软组织肿块。骨纤维肉瘤、网织细胞突入软组织的肿块。恶性肿瘤可较早侵入软组织,甚至骨破坏尚不明显时,即有显著软组织肿块形成(如尤文肉瘤)。如为成骨性肿瘤,软组织肿块中可有瘤骨存在。如为成软骨肿瘤,可有钙化。良性骨肿瘤极少形成软组织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