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骨科疾病影像诊断及护理知识问答
28688100000012

第12章 何谓骨质破坏?

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缺失。它可以由病理组织直接溶解骨组织使之消失,或由病理组织引起的破骨细胞生成亢进所致。骨肿瘤、类肿瘤疾患都可发生骨破坏。骨质破坏通常是局限性的。

病因不同可分为以下4种:活动性或进行性骨质破坏,常因感染和恶性肿瘤所致;压迫性骨缺损,因局部受压使骨萎缩以致缺损,如软组织肿瘤或邻近肿瘤的压迫等;神经营养性骨质破坏或缺损,如夏科关节病代偿性骨缺损;骨组织被其他组织取代,如肿瘤内纤维组织、囊性组织、软骨组织组织而造成局部骨缺损。

骨质破坏X线表现如何?

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骨破坏、骨缺损有不同的征象。海绵骨破坏X线表现为局部密度减低性骨性改变。破坏灶可能为局限性、虫蚀状或浸润渗透样。轻微的骨质破坏,表现为骨小梁消失。出现局限性骨密度减低区,如良性肿瘤。肿瘤样骨疾患,软组织肿瘤的压迫造成破坏边缘清楚、光滑。急性骨髓炎、恶性肿瘤引起的骨质破坏为大片状,虫蚀状或筛孔样骨质破坏。某些转移性骨肿瘤如前列腺癌骨转移,则表现为成骨性骨质破坏。溶骨破坏移行带窄时,病变发展慢或病情有好转趋势,如慢性骨髓炎、骨结核等。

骨质破坏是骨骼疾病的重要X线征象,观察破坏区的部位、数目、大小、形状、边界和邻近骨质、骨膜、软组织的反应,进行综合分析,对病因诊断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