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
28499000000009

第9章

这首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两句指出风浪中忽隐忽现捕鱼的小船,暗示捕鱼者捕鱼的艰辛和危险,表达诗人对渔人疾苦生活的同情。

诵读指导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元yuán日rì①

宋sònɡ·王wánɡ安ān石shí

爆bào竹zhú②声shēnɡ中zhōnɡ一yí岁suì除chú③,

春chūn风fēnɡ④送sònɡ暖nuǎn入rù屠tú苏sū⑤。

千qiān门mén万wàn户hù⑥曈tóng曈tóng⑦日rì⑧,

总zǒnɡ⑨把bǎ新xīn桃táo换huàn旧jiù符fú⑩。

诗文翻译

在爆竹声中辞去旧年,迎来新年,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普照千家万户,总是要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宋神宗时曾两度为相,推行新政变法,但由于保守派的反对,收效不大。晚年退居江宁,世称王荆公。公元1086年病逝后,谥号“文”。其诗酣畅

字词注释

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②爆竹:古人认为烧竹子发出的爆裂声可以驱鬼避邪,所以在正月初一燃烧竹子,后来演变为放鞭炮。③一岁除:一年结束。除,结束,送走。④春风:春天的风。⑤屠苏:屠苏酒,即用屠苏草浸泡的酒,据说这酒可以祛除瘟疫、延年益寿。⑥千门万户:指千家万户。⑦曈曈:太阳出来时明亮的样子。⑧日:太阳,这里指初升的太阳。⑨总:总是。⑩新桃换旧符:古代风俗,过春节时,在桃木板上写上门神的名字分挂在大门左右,以驱鬼镇邪,每年正月初一换一次。

雄奇,雅丽清远;其文笔力雄健,跌宕生姿。诗文和散文都很著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期盼。全诗洋溢着辞旧迎新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初拜相时,在政治上除旧推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的确是一首融情于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元日·王安石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宋代家家户户喜迎新春佳节的情形。第一句紧扣题目,用爆竹声渲染春节特有的热闹、欢乐气氛。第二句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春风送暖”,把春风写得颇解人意,竟把“暖”送进屠苏酒里。可以想象,喝酒的时候,个个喜气洋洋,特别是初一一早,更不同于一般。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结句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迎新的意思,写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

诵读指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书shū湖hú阴yīn先xiān生shēnɡ壁bì①

宋sònɡ·王wánɡ安ān石shí

茅máo檐yán②长chánɡ③扫sǎo净jìnɡ无wú苔tái,

花huā木mù成chénɡ畦qí④手shǒu自zì栽zāi。

一yì水shuǐ护hù田tián⑤将jiānɡ绿lǜ绕rào,

两liǎnɡ山shān排pái闼tà⑥送sònɡ青qīnɡ⑦来lái。

诗文翻译

庭院经常打扫,干净得没有一点儿青苔,一畦畦疏落有致的花草树木,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一溪碧水围护着青青田野,两边的山推开大门送来一片青翠。

字词注释

①书湖阴先生壁:书,写。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江宁钟山时的邻居和朋友。这是一首题壁诗,即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②茅檐:茅草屋檐,代指茅屋、草堂,这里指包括茅屋在内的整个庭院。③长:经常。④畦:田园中分划的有一定界限的长条田块。⑤护田:护卫农田。⑥排闼:推开门。排,推;闼,门。⑦青:苍翠的山色。

写出溪流蜿蜒曲折的真实形象,更写出了动感,具有了生命力;一“排”一“送”写出了青山推门而入的动作姿态和迫不及待的心情,更写出了对主人的一片心意。这一神来之笔为此诗增色不少,使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态美,给单纯的画面增添了灵气。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诗文赏析

这首诗写在诗人晚年退居江宁钟山时的朋友杨骥家的墙壁上。杨骥性情高洁,隐居不仕,他居住的环境也洁净清幽,纤尘不染,体现了主人高雅的情趣。前两句写庭院的整洁、清幽,又充满生机,令人陶醉。由“茅檐”可见居住条件的简陋,但“净无苔”“花木成畦”可见主人是一个朴实勤快、兴趣高雅、热爱生活的人。三、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使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一“绕”一“护”,不仅

诵读指导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泊bó船chuán①瓜ɡuā洲zhōu②

宋sònɡ·王wánɡ安ān石shí

京jīnɡ口kǒu③瓜ɡuā洲zhōu一yì水shuǐ间jiān④,

钟zhōnɡ山shān⑤只zhǐ隔ɡé数shù重chónɡ⑥山shān。

春chūn风fēnɡ又yòu绿lǜ⑦江jiānɡ南nán岸àn,

明mínɡ月yuè何hé时shí⑧照zhào我wǒ还huán⑨?

诗文翻译

京口与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和瓜洲也就隔了几重山。

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大地,明月啊,何时照着我把家还?

字词注释

①泊船:停船靠岸。②瓜洲:镇名,在今江苏邗(hán)江区南,和镇江隔江相望。是唐代的交通要道,大运河从这里注入长江。③京口:地名,今江苏镇江。④一水间:这里的水指长江。间:间隔。意思是仅一江之隔。⑤钟山:即江苏省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中用钟山来指南京。⑥数重:几层,是说钟山和瓜洲之间只隔了几层山。⑦绿:吹绿。⑧何时:什么时候。⑨还:回,返回。这里指回到钟山的家。

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结尾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揭示出诗人强烈思念家园的心情。这首诗后两句借景抒情,“春风又绿江南岸”代表了新法实施给国家带来的新气象,诗人想赶快回朝执政的热切愿望已在字里行间表露出来。

泊船瓜洲·王安石

诗文赏析

王安石因为实行新法被罢相,后来又被起用,本诗就写于赴任途中,诗中表达了他愉快的心情,也有对居住地钟山的留恋。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从瓜洲瞭望之景,诗人看到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一个“绿”字便写出春风给整个

诵读指导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六liù月yuè二èr十shí七qī日rì①望wànɡ湖hú楼lóu②醉zuì书shū③

宋sònɡ·苏sū轼shì

黑hēi云yún④翻fān墨mò⑤未wèi⑥遮zhē山shān,

白bái雨yǔ跳tiào珠zhū⑦乱luàn入rù船chuán。

卷juǎn地dì风fēnɡ⑧来lái忽hū吹chuī散sàn,

望wànɡ湖hú楼lóu下xià水shuǐ如rú天tiān⑨。

诗文翻译

乌云像打翻的墨汁还没有遮住青山,白色的雨点像蹦跳的珍珠洒落游船。

地面卷起的大风忽然将乌云吹散,刹那间望湖楼下水面又平静似蓝天。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画家。他做官期间关心人民疾苦,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过激措施,因此屡次被贬。其散文汪洋

字词注释

①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当时苏轼正在杭州做官。②望湖楼:又叫看经楼,五代时修建,在杭州西湖边上。③醉书:在喝醉时写的诗。④黑云:乌云。⑤翻墨:比喻乌云翻滚如泼翻的墨汁。⑥未:没有。⑦白雨跳珠:雨点像跳跃的白色珍珠。⑧卷地风:一种席卷地面的大风。⑨水如天:湖水平静得如同明净的蓝天。

恣肆、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比喻、贴切自然,与黄庭坚齐名,并称“苏黄”;其词气势雄浑、境界开阔、豪迈奔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词派创始人;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夏季西湖下阵雨时的情景。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第三句写风过雨歇,第四句写西湖水又恢复了平静。四句分写云、雨、风、水。一句一景,接得紧,转得快,可见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多么神奇。虽为小诗却写得气象万千,诗中比喻也非常贴切,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这些夏日西湖上常有的景象,在诗人的笔下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诵读指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yǐn湖hú上shànɡ初chū晴qínɡ后hòu雨yǔ①

宋sònɡ·苏sū轼shì

水shuǐ光ɡuānɡ②潋liàn滟yàn③晴qínɡ方fānɡ好hǎo④,

山shān色sè空kōnɡ蒙ménɡ⑤雨yǔ亦yì奇qí⑥。

欲yù⑦把bǎ西xī湖hú比bǐ西xī子zǐ⑧,

淡dàn妆zhuānɡ浓nónɡ抹mǒ⑨总zǒnɡ相xiānɡ宜yí⑩。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诗文翻译

晴天里西湖波光荡漾,景色很美,在雨中,山色迷蒙,也很奇妙。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不管是淡妆,还是浓妆,都很美丽。

字词注释

①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湖上,在西湖上喝酒。在西湖的船上饮酒咏诗,起初晴天,后来下雨了。②水光:水的波光。③潋滟: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④方好:正好。⑤山色空蒙:指在细雨中山峦雾气迷蒙。⑥雨亦奇:下雨也很奇妙。⑦欲:想要,如果。⑧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⑨淡妆浓抹:淡雅的装束,浓艳的打扮。⑩相宜:适宜,合适。

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因为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又把西湖称作“西子湖”。

诵读指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杭州做官期间所写,给西湖晴中雨后的景色作了美的评价。第一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第二句描写雨天西湖的山色。这水光山色,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后两句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因为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

惠huì崇chónɡ①春chūn江jiānɡ晚wǎn景jǐnɡ②

宋sònɡ·苏sū轼shì

竹zhú外wài③桃táo花huā三sān两liǎnɡ枝zhī,

春chūn江jiānɡ水shuǐ暖nuǎn④鸭yā先xiān知zhī。

蒌lóu蒿hāo⑤满mǎn地dì芦lú芽yá⑥短duǎn,

正zhènɡ是shì河hé豚tún⑦欲yù上shànɡ时shí⑧。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诗文翻译

竹林外桃花三三两两地开了,春来江水变暖,戏水的鸭子最先知道。

蒌蒿已遍地,芦苇刚发嫩芽,这也正是河豚要长肥上市的时节。

字词注释

①惠崇:宋代名僧,能诗善画,尤其擅长画鸭、鹅、雁等禽类及河湖水景,是苏轼的好朋友。②春江晚景:惠崇画的一幅以早春为背景的戏鸭图。这首诗就题写在这幅画上。此画已佚失。③竹外:竹林之外。④水暖:水变温暖。⑤蒌蒿: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可以食用。⑥芦芽:芦苇的嫩芽,可以食用。⑦河豚:一种味道极美的鱼,但肝脏有剧毒。⑧欲上时:这里指河豚溯江而上快要浮出水面的时节。意思是河豚肥起来,快要上市了。

诗人又写河滩上的蒌蒿、芦笋开始抽芽,满地都是新绿,春的消息在四处传播,大地万物充满活力,生机盎然。诗人用他的想象,进一步写到肥嫩的河豚快上市了,引起人浮想联翩,把初春时节特有的气氛表现得真真切切,极富生活气息。整首诗是诗情画意的有机结合,情趣盎然。

诗文赏析

这是苏轼为朋友写的题画诗,刻画了一派初春景色。诗人选取了几种初春时较有代表性的景物入诗:大地复苏,竹子新叶绽放,一片嫩绿,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这一切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然后诗人写到江中:鸭子常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这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把画家没法画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之后

诵读指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tí西xī林lín壁bì①

宋sònɡ·苏sū轼shì

横hénɡ看kàn②成chénɡ岭lǐnɡ③侧cè成chénɡ峰fēnɡ④,

远yuǎn近jìn高ɡāo低dī⑤各ɡè不bù同tónɡ。

不bù识shí⑥庐lú山shān⑦真zhēn面miàn目mù⑧,

只zhǐ缘yuán⑨身shēn在zài此cǐ山shān⑩中zhōnɡ。

诗文翻译

正面看是连绵山岭,侧面看是陡峭高峰,从远近高低不同处看,景致各不相同。

不能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置身在庐山中。

字词注释

①题西林壁:题,书写。西林:江西省庐山西林寺。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②横看:正面看。③岭:高大的山脉。④侧成峰:侧看成峰。峰,山的突出的尖顶。⑤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的角度看。⑥不识:认不清。⑦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西省境内。⑧真面目:指(庐山)全貌。⑨只缘:只是因为。⑩此山:指庐山。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只有高瞻远瞩,才可能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认识。

这首诗既写景,又阐发哲理,巧妙地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题西林壁·苏轼

诗文赏析

庐山是天下名山,风景雄奇秀丽。苏轼在游览庐山时见到庐山的美丽景色,不由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赋诗一首。前两句实写游山所见,庐山面貌千姿百态,从不同的角度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景、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是即景说理,抒发自己登庐山后的感受: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而已。生活中

诵读指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夏xià日rì绝jué句jù

宋sònɡ·李lǐ清qīnɡ照zhào

生shēnɡ当dānɡ①作zuò人rén杰jié②,死sǐ亦yì③为wéi④鬼ɡuǐ雄xiónɡ⑤。

至zhì今jīn⑥思sī⑦项xiànɡ羽yǔ⑧,不bù肯kěn过ɡuò江jiānɡ东dōnɡ⑨。

诗文翻译

活着就要当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当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宁死也不肯苟活逃回江东。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省)人,南宋著名女词人。她的词多写身世和家园的悲愁,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有《漱玉词》辑本。

字词注释

①当:应当。②人杰:人中豪杰。③亦:也。④为:成为。⑤鬼雄:鬼中的英雄。⑥至今:直到现在。⑦思:追思,怀念。⑧项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不幸失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长江边)自杀,死前表示没有颜面再见江东父老。⑨江东:指江南,项羽的老家。

全诗赞美项羽死得壮烈,歌颂了那种勇于承担责任,一死以谢天下的英雄气概。语言简洁,感慨激昂,铿锵有力,气魄非凡。

夏日绝句·李清照

诗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气概的赞颂,讽刺、鞭挞了贪生怕死、屈膝求和的投降派,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前两句讲一个人生与死都应成为一个英雄。第三句用一个“思”字点出对项羽的赞美。第四句用“不肯”赞扬了项羽不肯苟且偷生的英雄行为,侧面讽刺了南宋小朝廷放弃大片国土,忍辱逃亡江南,不肯北伐金人的丑恶行径。

诵读指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