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相约在微博——尼采的快乐物语
28444100000020

第20章 开放自己的心灵有所放弃(2)

从前有一个和尚犯了法,由一名差役负责押送他到流放地。一路上,差役十分谨慎,生怕犯人会从自己的手里逃脱。他心思缜密,每次吃饭休息不仅对犯人寸步不离,而且常常清点随身物品,每次清点都会自言自语:“和尚还在,公文还在,佩刀还在,枷锁还在,包袱还在,雨伞还在,我也在。”和尚每每听到他反复念叨都忍俊不禁,同时暗暗寻找着逃跑的机会。终于快到目的地了,和尚对差役一路劳顿颇感不安,于是要出钱请他好好吃一顿,以表示自己的感激和歉意,并起誓绝对不会逃跑。快到驻地,差役也放松了警惕,在和尚不断地劝说与奉承下很快酩酊大醉。和尚摸来差役的钥匙,打开了枷锁,临逃走之前想起了差役每次的念叨,不由兴起,想跟差役开个玩笑,于是用佩刀剃光了他的头发,又把枷锁戴在了他的身上。差役大醉醒来,吃惊不小。他猛一拍自己的头,然后又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枷锁:“和尚还在!”他顿时释然,继而习惯性得清点:“公文还在,佩刀还在,枷锁还在,包袱还在,雨伞还在,我还……我呢?”差役不知所措,见人就问:“你看见我了吗?”

差役执着于事物的表象以至于丢失了自己,他的“无我”是滑稽的,既令自己苦恼,又引得旁人发笑。真正的“无我”虽同样难以求得,甚至让人心生抗拒,但一旦体会到了将“我”放下的通透,就能够达到一种澄明之境。忘我以至无我,又在无我中做好我该做的一切,如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中游鱼,忘却水是生命,这种无我也许十分荒唐,而在这一刻悟了的人,却体验到了红尘之外的快乐。一切现象因缘所生,变化无常,索性把我放下,把环境忘记,把无常当做常态,自在与快乐将会紧随身后。

生活中很多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中其实都有禅理,只是疲于奔波的众生早已丧失了于细微处探究竟的兴趣和能力。佛家所言,其实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再是昨天的我们,为了在今天取得进步、重建自我就必须放下昨天的自己;为了迎接新兴的,就必须放下旧有的。想要喝到芳香醇郁的美酒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想要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就要离开喧嚣热闹的都市,想要获得如阳光般明媚开朗的心情就要驱散昨日烦恼留下的阴霾。

放得下是为了包容与进步,放下对个人意见的执着才能包容,放下旧念的执着才会进步。表面看来,放下似乎意味着失去,意味着后退,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退步本身也是在前进,是一种低调的积蓄。

一位学僧斋饭之余无事可做,便在禅院里的石桌上作起画来。画中龙争虎斗,好不威风,只见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学僧描来抹去几番修改,却仍是气势有余而动感不足。正好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见到学僧执笔前思后想,最后还是举棋不定,几个弟子围在旁边指指点点,于是就走上前去观看。学僧看到无德禅师前来,于是就请禅师点评。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外形不错,但其秉性表现不足。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向后退缩;虎要上前扑时,头必向下压低。龙头向后曲度愈大,就能冲得越快;虎头离地面越近,就能跳得越高。”学僧听后非常佩服禅师的见解,于是说道:“师父真是慧眼独具,我把龙头画得太靠前,虎头也抬得太高,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无德禅师借机开示:“为人处世,亦如同参禅的道理。退却一步,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反省,才会爬得更高。”另外一位学僧有些不解,问道:“师父,退步的人怎么可能向前?谦卑的人怎么可能爬得更高?”无德禅师严肃地对他说:“你们且听我的诗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你们听懂了吗?”学僧们听后似有所悟。

进是前,退亦是前,何处不是前?无德禅师以插秧为喻,向弟子们揭示了进退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做人应如水,能屈能伸,既能在万丈崖壁上挥毫泼墨,好似银河落九天,又能在幽静山林中蜿蜒流淌,自在清泉石上流。

只有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为了更好的明天,放弃眼前的小利,只有勇于舍弃的人才是智慧的人。成功者永远是一群具备高瞻远瞩眼光的人。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该不该辞掉工作?”师父闭着眼睛,半天才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安然不动。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徒弟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的徒弟忍辱负重,努力学习,居然当了经理。有一天,他们见面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待在公司?所以辞职。”

农业专家问经理:“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我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半天才回答他们的疑问:“不过一念间。”

明智的舍弃,是一种智慧。我们时刻需要选择,选择放弃什么,坚守什么,只有学会放弃,才能真正获得。

执着地对待生活,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死,松不开手。人生这枚硬币,其反面正是那悖论的另一要旨:我们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放弃。

英国退役军官迈克莱恩曾是一名探险队员。1976年,他随英国探险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而在下山的路上,却遇上了狂风大雪。每行一步都极其艰难,最让他们害怕的是,风雪根本就没有停下的迹象。这时,他们的食品已为数不多,如果停下来扎营休息,他们很可能在没有下山之前,就被饿死;如果继续前行,大部分路标早已被大雪覆盖,不仅要走许多弯路,而且,每个队员身上所带的增氧设备及行李等物,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这样下去就会因疲劳而倒下。在整个探险队陷入迷茫的时候,迈克莱恩率先丢弃所有的随身装备,只留下不多的食品,轻装前行。

他的这一举动几乎遭到所有队员的反对,他们认为现在离下山最快也要10天时间。

这就意味着这十天里不仅不能扎营休息,还可能因缺氧而使体温下降,导致冻坏身体。那样,他们的生命将是极其危险的。而面对队友的顾忌,迈克莱恩很坚定地告诉他们:“我们必须而且只能这样做,这样的雪山天气十天半月都有可能不会好转,再拖延下去,路标也会被全部掩埋,丢掉重物,就不允许我们再有任何幻想和杂念,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徒手而行,就可以提高行走速度,这样也许还有生的希望。”队员们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一路上相互鼓励,忍受疲劳和寒冷,不分昼夜前行,结果只用了8天时间,就到达了安全地带。

若干年后,伦敦英国国家军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找到迈克莱恩,请求他赠送任何一件与英国探险队当年登上珠穆朗玛峰有关的物品,不料收到的却是莱恩因冻坏而被截下的10个脚趾和5个右手指尖。当年的一次正确的放弃,挽救了所有队员的生命;也是由于这个选择,他们的登山装备无一保存下来,而冻坏的指尖和脚趾,却在医院截掉后,留在了身边。这是博物馆收到的最奇特而又最珍贵的赠品。

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舍弃。失去了这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有所收获。关键是你要有乐观的心态,相信有失必有得。要舍得放弃,要正确对待你的失去,失去才能得到,有时舍弃不过是获得的第二张脸,失去也就是另一种获得。

我们常常很执着于自己得到了什么,却很少想过我失去过什么。如果人生只有得到,而从来没有过失去,你就无法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无法珍惜得到的幸福。学会放弃,才能与收获结缘。

一个青年非常羡慕一位富翁取得的成就,于是他跑到富翁那里询问成功的诀窍。富翁弄清楚了青年的来意后,什么也没有说,而是转身从厨房拿来了一个大西瓜。青年有些迷惑不解,不知道富翁要做什么,他只是睁大眼睛看着,只见富翁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块。“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的利益,你会如何选择呢?”富翁一边说一边把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当然选择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笑了笑说:“那好,请用吧!”于是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了青年,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当青年还在津津有味地享用最大的那一块的时候,富翁已经吃完了最小的那一块。接着,富翁很得意地拿起了剩下的一块,还故意在青年眼前晃了晃,然后又大口吃了起来。其实,那块最小的和最后那一块加起来要比最大的那一块分量大得多。青年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

富翁开始吃的那块西瓜虽然没有自己吃的那块大,可是最后却比自己吃得多。如果每块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赢得的利益自然要比自己的多。吃完西瓜,富翁讲述了自己的成功经历,最后对青年语重心长地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小利益,才能获得长远的大利益,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成功需要积累,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走向成功的路上,要分清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为了最终的成功,必须懂得舍弃。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就要求我们要懂得放弃,因为有“舍”才会有“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时,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首脑几经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家才发现,这个全球至高无上、最权威的世界性组织,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没有钱买一块地皮,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机构还身无分文。让世界各国筹资吧,牌子刚刚挂起,就要向世界各国搞经济摊派,负面影响太大。况且刚刚经历了二战的浩劫,各国政府都财库空虚,许多国家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在寸土寸金的纽约筹资买下一块地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联合国对此一筹莫展。

听到这一消息后,美国着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经商议,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将这块地皮无条件地赠与了这个刚刚挂牌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亦将毗连这块地皮的大面积地皮全部买下。对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一出人意料之举,美国许多大财团都吃惊不已。870万美元,对于战后经济萎靡的美国和全世界,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洛克菲勒家族却将它拱手赠出,并且什么条件也没有。这条消息传出后,美国许多财团主和地产商都纷纷嘲笑说:“这简直是蠢人之举!”并纷纷断言:“这样经营不要十年,着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便会沦落为着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贫民集团!”但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完工,毗邻地价便立刻飙升起来,相当于捐赠款数十倍、近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尽地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财团。这种结局,令那些曾经讥讽和嘲笑过洛克菲勒家族捐赠之举的财团和商人们目瞪口呆。

这是典型的“因舍而得”的例子。如果洛克菲勒家族没有做出“舍”的举动,勇于牺牲和放弃眼前的利益,就不可能有“得”的结果。放弃和得到永远是辩证统一的。然而,现实中许多人却执着于“得”,常常忘记了“舍”。要知道,想要把一切都占为己有的人,最终可能会为物所累,导致一无所获。

人生总有不可避免的缺憾,你怎样面对呢?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别急着说别无选择,别以为世上只有对与错,许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个。换个思维,也许有另外的收获。

放弃虽表面上看似软弱,实则是一个人有力量的表现,它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特别是在成功和胜利接踵而至时,懂得放弃,才更具大将风度,更显英雄本色。

——腾讯网友暖意序言

燃烧希望

如果你的内心总是充满黑暗,缺乏灼热的激情,即使希望在你的周围,你也不可能感知。所谓的希望之光最终还是靠内心的火热去点燃。

——尼采《愉悦的知识》

高考过后,伟并没有取得自己预计的成绩,因此,进了一所不起眼的大学。

几个月过去了,伟放寒假回到了家里。父亲向伟问起了大学里的生活,伟告诉父亲说:“其实真的很没劲。”父亲听了孩子的话后,脸上透出惊愕的表情。

沉默了一会儿后,父亲转过身操起了一把大铁钳,从炉中夹起了一块被烧得通红通红的铁块,放在铁垫上狠狠地锤了几下,随之丢入了身边的冷水中。“滋”的一声响,水沸腾了,一缕缕白气向空中飘散。

父亲说:“你看,水是冷的,然而铁却是热的,铁块丢进水中之后,水和铁就开始了较量,水想使铁冷却,同时铁也想使水沸腾。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好比冷水,你就是热铁,如果你不想自己被水冷却,就得让水沸腾。”

想不到父亲竟说出这么饱含哲理的话,让伟感动不已。

从第二个学期开始,伟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断努力学习,内心也一天天地充实丰富起来。

一个人工作时间长了或者受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容易变得松懈。这会让生活和工作失去色彩,甚至磨灭了斗性。这时候,我们要换种心情,从抑郁中走出来,走进自然,触摸阳光。只有点燃冷却的斗志,生命才会充满神奇的力量。

数九寒天,一座城市被敌军围,情况危急,假如明天下午仍得不到援兵,城市就将完全失陷。

守将决定派一名士兵去河对岸的另一座城市求援。这名士兵马不停蹄地赶到河边的渡口,但却看不到一只船。平时,渡口总会有几只木船摆渡,但是由于兵荒马乱,船夫全都逃难去了。士兵心忧如焚。他的头发都快愁白了,假如过不了河,不仅自己会成为俘虏,就连城市也会落在敌军手里。

太阳落山,夜幕降临。黑暗和寒冷,更是加剧了他的恐惧与绝望。这是一生当中最难熬的一夜,他觉得自己今天真是四面楚歌、走投无路了。更糟的是,起了北风,到了半夜,又下起了鹅毛大雪。他瑟缩成一团,紧紧抱着战马,借战马的体温取暖。他甚至连抱怨自己命苦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有一个声音在他心里重复着:“我要活下来!”他暗暗祈求:“上天啊,求你再让我活一分钟,求你让我再活一分钟!”当他气息奄奄的时候,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

他牵着马走到河边,惊奇地发现,那条阻挡他前进的大河上面,已经结了一层冰壳。他试着在河面上走了几步,发现冰冻得非常结实,他完全可以从上面走过去。他欣喜若狂,牵着马从上面轻松地走过了河面。

最后,城市得救了,得救于他的忍耐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