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相约在微博——尼采的快乐物语
28444100000013

第13章 发挥意志的力量(6)

他以为可以很快地找到轻松又高薪的工作,但事实不然,他一再地受挫,不仅连面谈的机会都没有,最后连带来的盘缠都用完了。只能露宿街头的他,在某个寒冷的夜晚,一个人蜷缩在人行道上打盹,落魄而邋遏的模样一如街角的乞丐。这时,有个过路的妇人同情地丢给了他一块钱钞票,当他准备伸手捡起来时,没想到身边一个擦皮鞋的女孩,居然抢先一步捡起了这张钞票。男孩一看,气呼呼地喊道:“这是我的!”没想到女孩回到原位,完全不理会他的怒骂。男孩生气地站了起来,与女孩争执,女孩一副义正词严的样子,质问说:“你凭什么拿这个钱?那位妇人为什么要给你钱?难道你是……乞丐吗?”这时,女孩冷笑了一声,斜睨着他,又说:“这样吧,如果你承认自己是乞丐,我就还你这一块钱。”

“我是乞丐?我怎么会是乞丐?”男孩认为女孩故意在嘲讽他,为了扞卫尊严,他只有选择放弃。然而,当他准备转身离开时,女孩子却叫住了他:“我知道你已经饿坏了,我和你商量,我借给你这个位置10分钟,这10分钟内你所赚的钱,全部都归你,好不好?”

男孩回头看了看女孩,以为她又想玩什么花招,却见女孩满脸诚恳地说“我是说真的,接受我的建议吧!这个接受和这一块钱不同,因为,一个是‘施舍’,一个是‘靠自己的力量’。”男孩一听,心头一震:“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挣钱!”于是,10分钟时间他赚得了三块钱,虽然只有三块钱,但是用它买来的两块面包,滋味却是前所未有的。狼吞虎咽吃完两块面包之后,男孩吞吞吐吐地向女孩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你能不能再帮帮我,帮我买一套擦皮鞋的工具……我也想擦皮鞋。”可爱的女孩笑了笑,接着也点了点头。

第二天,擦皮鞋的女孩身边又多了一个擦皮鞋的男孩。几年之后,人们再见到这对擦鞋匠时,他们成了夫妻,也是一家皮鞋公司的老板和老板娘。

生活中,有些人总想着去向别人索取一些东西,而自己却不懂得付出。

要知道,别人即使给予也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而且也只是暂时的。无论何时,靠别人的施舍渡过难关不是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奋斗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有着一个穷织工。人们从来没听过他发牢骚,不论碰到什么愁苦烦忧,他总是说:“嗨,上帝会帮忙的!”

有一次,他的老板告诉他:“嗨,德比,等你织完了手头的这一匹布,就没有多少活儿可干了,你得等到六个月以后呢。”德比听后很难过,他想:上帝啊!我该怎么把这事跟妻子说呢,六个月可是相当长的时间啊!

回到家里,他不得不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哭了起来:“我们没钱的话,拿什么给孩子们买吃的和穿的呀!”

德比很着急,却不得不安慰着妻子,可此时他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他只能说:“嗨,上帝会帮忙的!”说完之后,他悄悄地溜出了家门,免得看见妻子伤心。

街上有几个孩子正在玩,德比站在一旁,看他们用棍子拨弄一只死乌鸦。他想:可怜的鸟儿,它是怎么死的呢?

孩子们散了以后,德比走过去,蹲下观察那只死鸟。咦,他发现死鸟的喉咙里好像有什么东西,鼓鼓的。他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在死鸟的喉咙里一搅,然后拖出来一看,嗨!原来是一条漂亮的金项链!他拿起项链揣进荷包,一路小跑来到村里的珠宝店,德比问珠宝商:“您知道这项链是谁的吗?”

“哦,我知道!这是雪莉太太的。”天啊!雪莉太太不就是他老板的妻子吗?德比先生马上跑到老板家,去交还项链。

德比的老板晚上回到家里,听到妻子说起德比的行为,说:“我绝不会让这么诚实的人失去工作的。”第二天,老板找到德比说:“你从现在开始就回来工作吧,这是你的回报,我总是用得上一个诚实的人的。”

德比又有工作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不再没有食物吃,也不再没有衣服穿,一家人快快乐乐地过着每一天。

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

我们可以不必拥有财富,但不能没有诚实。诚实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做一个诚实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人生路上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金钱、地位或者爱情,我们追求的应该是自我价值的最终实现。

——新浪网友守住时间

从容泰然

有一天,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然后我们会为自己所曾付出的长途跋涉而感到骄傲。事实上,当时我们并没有察觉到我们是在远行,我们应该养成一种不管到哪里都如同在家里一样的习惯。

——尼采《快乐的科学》

法国第厄普市有位家庭妇女,人称“伯爵夫人”。她的丈夫在马其诺防线被德军攻陷后,当了德国人的俘虏,她的身边只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12岁的雅克和10岁的杰奎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3人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3个德国军官,其中一个是本地区情报部的官员。

他们坐下后,一个少校军官用一张揉皱的纸就着暗淡的灯光吃力地阅读起来。这时,那个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长官面前。情况变得危急起来,伯爵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到蜡烛中藏匿情报的铁管之处,就会自动熄火,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3口的生命将宣布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地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没有持续多久,那个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烛光接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为这房里最可怕的东西。伯爵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时候,小儿子雅克慢慢地站起说:“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灯就不行吗?”一手把烛台夺回。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来,我给你讲讲我的路易莎好吗?”杰奎琳仰起小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头很痛,我想睡觉了,下次您再给我讲好吗?”“当然可以,小姑娘。”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在某些危急时刻,一定要沉着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个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才能够临危不乱,机智勇敢,才能化险为夷。

有一个年轻人,多才多艺,但真正的学业却一直没有太大的长进。于是,他去请求一位禅师为他指点迷津。这位禅师见到他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先请他大吃一顿。禅师吩咐人在桌子上摆满了上百种不同花样的斋饭,大多数是这个年轻人未曾见过的。开始用斋时,年轻人挥动筷子,想要尝尽每一道菜,当用斋结束后,他吃得非常饱。

禅师于是问他:“你吃的都是些什么味道,”他摸了摸肚于,很为难地说:

“百种滋味,已难以分辨,只有撑胀。”禅师又问:“那你是否舒服、满足?”

他答道:“很痛苦。”禅师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次日,禅师邀他一同登山。当他们爬到半山腰时,那里有许多稀奇的小石头。年轻人很是庆幸,于是边走边把喜欢的石头放入口袋中。很快袋子便装得满满的,他已经背不动,但又舍不得丢掉那些石头。

此时禅师猛然呵道:“该放下了,如此又怎么能登到山顶?”年轻人望着那未曾到过的山的顶端,顿时彻悟。他立即抛下了袋子,轻盈地登向山峰。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心中装着很多东西,艰难地向前行走,这些沉重的精神压力使他们越来越累,最后就倒了下去,只有把心中的负担放下,才能轻盈地向前行进,才能登上想要攀登的高峰。

李未是一位成功的职场人士。当他的老同学还在为饭碗苦苦挣扎时,他已顺利地完成了由低级白领到高级白领到金领的过渡。事业、金钱、美女,一样不缺,而最让人羡慕的是,这一切似乎他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牺牲健康和情趣孜孜以求,而是从容淡定不哼不哈地就尽收囊中了。

有人欲探得其中奥妙,李未说,其实挺简单,换来这份从容的,也就是半小时。

李未刚参加工作时,和许多人一样,总觉得手头的事情做不完,业余爱好也丢了,人疲乏得要命,到头来还没落得个好效果。后来有一天,做了一辈子管理工作的父亲对他说:“你能不能试一试,每天早出门半个小时?”他看了父亲一眼,对父亲的话并未十分理解,但他决定试一试了。

从第二天起,他开始比正常时间早半个小时出门。当他走到公共汽车站时,发现等车的人不多,上到车上,又发现有许多空位,比平时惬意多了。而且,由于还没到上班高峰期,路上的交通也没出现堵塞,很快就到了他的目的地。坐在车上时,他就把一天的工作理了个头绪。进到办公室后,同事们还没来,他在空旷的办公室里伸展了一下手脚,而后开始听一段音乐。

当同事们匆匆忙忙地打卡、手忙脚乱地开抽屉时,他的面前已放好了需整理的材料,并泡好了一杯热茶。接下来的工作是有条不紊的。往往不到中午的下班时间,他上午的工作计划就提前完成了。那么在剩下的时间里,他会憧憬一下午餐的丰富内容,并考虑午休时是和男同事们一起打打球呢,还是陪哪个漂亮的女同事去逛逛楼下商店——这些想法的确都让人愉快。

悠闲的午休结束后,下午的工作又开始了。由于早上在车上已有打算,头绪清楚,下午的工作又很顺手。下班铃声响之前,他把一天的工作小结了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的或不周到的地方。这样,到下班时,当有些人还在手忙脚乱地忙乎,另一些人在疲惫不堪地打着哈欠时,他还是那样的神清气爽。没理由不高兴啊,工作完成了,家里还有妈妈做的丰盛晚餐等着,晚上还有好节目呢!

看看,这些好处的获得,只因早出门半个小时。李未很感谢他的父亲,是父亲教会了他掌握时间和命运的主动权,用半个小时换来一世从容。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合理,就可以度过从容愉快的一天。把时间安排好,合理利用好时间,就可以打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掌握命运的主动权。

梁实秋先生是一个以优雅着称的学者,他优雅的话语,优雅的文章总能让人心情宁静。有人说梁实秋先生的文章是一杯清心茶,能荡涤人心中的浮躁。而现实中的梁实秋先生,也是主张做人应该踏实而最忌浮躁的。

抗日战争时期,梁实秋滞留在四川成都,当时他所处的环境,可以说与一座“牢狱”没有多大差别。然而,他却将其住所取名为“雅舍”,且一住7年。豁达的心胸和踏实的生活态度,在梁实秋看来是为自己“减刑”的方法。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梁实秋除完成中小学战时教材编写任务外,还创作了《雅舍》等十几篇小品文,翻译了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等多部外国作品。在为散文集《雅舍》作序时,梁实秋说:“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这些话表达了他对社会各色人等自我炫耀和浮躁之陋习的讥讽,亦有对自我个性的张扬:我自有我的生活方式,我的人生趣味,对他人概不艳羡,亦不模仿。正是这种踏实而不浮躁的生活态度,让困境里的梁实秋先生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三思而后行”,这是梁实秋先生所提倡的沉稳、含蓄,如同太极拳般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的为人准则。在大学任教期间,他总是劝导他的学生要戒骄戒躁。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做事缺少恒心,见异思迁,急功近利,成天无所事事。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他们对前途毫无信心,心神不宁。浮躁是一种情绪,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人浮躁了,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脾气会暴躁,神经会紧绷,长久下来,会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

其实,静下心来,笑对人生,更能获得成功。有“石佛”之称的韩国围棋第一高手李昌镐,他总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每次对弈,置胜负于度外,平心静气地走好每一步棋。出现劣势时,对手大多有些忙乱,但他依旧毫无表情,纹丝不动,而最终的胜者则常常是他。人生只有拥有一颗淡泊的、宁静的心,才会更幸福、更沉着。

面对一切风云变幻,只要自己能够保持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姿态,那么在人生的终点,自然会赢得幸福与快乐。

——腾讯网友最终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