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2781600000023

第23章 李大钊与北方各地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及发展(3)

——石家庄地区

石家庄的中共党组织也是由李大钊派人建立起来的。1920年下半年,李大钊派遣邓中夏、朱务善等率“平民教育演讲团”到石家庄工人中演讲,启发了石家庄铁路工人的觉悟。在此基础上,1921年冬,经罗章龙介绍,铁路工人孙云鹏在北京大学西斋入党,成为石家庄铁路工人中最早的中共党员。1922年8月,李大钊派共产党员张昆弟以正太铁路密查员的身份到石家庄开展工人运动。10月,建立了正太铁路工业研究会传习所——当时石家庄最大的工会组织。约在1923年下半年建立了中共石家庄地方执行委员会。1924年冬,袁子贞任书记,1925年9月调离。1925年12月,在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的指导下,王光宇(王斐然)、王警昆(王鹤寿)、傅茂公(彭真)一起建立了中共石家庄特别支部,书记王光宇,傅茂公、王警昆任支部委员,主要在正太铁路总机厂、石家庄火车站、大兴纱厂等开展活动,利用国民三军进驻石家庄后的有利形势,开展工人运动,并在直隶省立七中(正定)等处建立了中共党组织。

——安平县

安平县是直隶农村最早建党的地方。安平县最早的中共党员弓仲韬、李锡九都是由李大钊介绍入党的。1919年,弓仲韬在北京沙滩的一所小学任教期间,经常到北京大学图书馆阅读进步报刊,因而结识了李大钊。1923年4月,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受李大钊的派遣回原籍安平县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共党组织。李大钊曾对弓仲韬讲,要到农村去开展工作,农民组织起来参加革命之时,中国革命的成功就为时不远了。遵照李大钊的指示,弓仲韬回到安平县台城村,创办平民夜校,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弓风州、弓成山等人入党。1923年10月,成立了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由弓仲韬任书记,隶属中共北京区委领导。

李锡九,安平县任家庄人。早年留学日本,与同学江浩相友善,二人同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9年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结识了革命先驱李大钊。1922年,由李大钊介绍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天津筹建中共顺直省委。1923年春,根据李大钊的指示,回安平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建党工作。1924年初,李锡九介绍安平县北关高小校长李少楼等人入党,2月,建立中共安平北关高小支部。1924年8月,安平县已建立了台城特支、北关高小和敬思村支部,有党员二十人。为了加强对安平县中共党组织的统一领导,8月15日,在敬思村召开了中共安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安平县委员会,由弓仲韬任书记。1924年春,根据李大钊来信的指示,李锡九发展了他的好友饶阳县进步知识分子韩子木(曾任直隶省议会议员)入党。韩子木入党以后,很快在饶阳发展一批党员,建立了中共饶阳县城内党支部,由刘金玉任书记。李锡九于1924年赴广州出席国民党一大,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后至天津筹建国民党直隶省党部。1925年10月,根据中共保定支部的指示,安平县与饶阳县党组织合并,建立中共安饶联合县委员会。1926年7月,根据中共保定地委的决定,以安饶联合县委为基础,建立了中共安饶深中心县委,书记刘金玉。

——内蒙古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立发展时期,李大钊十分重视和关心民族问题,主持成立了民族问题研究小组,并指出应该把研究民族问题当作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1923年夏,一批蒙古族有志青年来到北洋军阀政府开办的北京蒙藏学校学习。李大钊和中共北京区委非常关心和重视蒙藏学校的工作,为了在蒙古青年中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培养一批蒙族干部,李大钊和邓中夏、赵世炎、韩麟符等人多次到蒙藏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并组织蒙藏学校的进步学生参加北京大学的革命活动,使他们逐渐懂得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认识到了蒙古族人民的解放斗争和全国各民族解放斗争是一致的。到1924年底,该校的进步学生多松年、张良翰、吉雅泰、云泽(乌兰夫)等三十八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大钊派遣多松年、张良翰等回到绥远、察哈尔地区发展国民党组织的同时,秘密建立中共党组织。与此同时,李大钊派共产党员韩麟符、陈镜湖、郑丕烈、杜真生等人回热河开展建党工作。国民军进驻张家口以后,李大钊决定在绥远、察哈尔、热河、包头等地建立中共工作委员会,由吉雅泰任中共绥远工委书记,张良翰任中共察哈尔工委书记(后为多松年),陈印潭任中共热河工委书记(后为杜真生)。翌年,又派李裕智去包头建立中共包头工委并任书记。1925年10月12日,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下,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张家口成立。成立以前,李大钊曾向吉雅泰作了重要指示,并指派江浩、王仲一作为中共北方区委代表参加成立大会,江浩以首席代表的身份讲话。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成立,为内蒙古各阶层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王公的特权制度,开展内蒙古地区的民主革命斗争,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东北地区

李大钊针对东北地区复杂的斗争形势,高度重视,先后派遣共产党员马骏、陈为人、李震瀛、吴丽石、任国祯等到东北各地从事革命活动。1922年2月,马骏从北京来到哈尔滨,利用《晨光报》开展革命活动,并在他的家乡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建立起东北的第一个中共党小组。1923年,中共北京区委派陈为人、李震瀛到哈尔滨、奉天(今沈阳)、大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吴丽石于1923年在北京入党以后,由李大钊推荐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秋回国以后,被派到哈尔滨从事建党工作。他以小工的身份到中东路总厂机务段从事工人运动,利用在工人夜校教俄语的机会,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发展先进工人张有仁等入党,成立了以吴丽石为书记的中共哈尔滨特支。

1926年初,又成立了以吴丽石为书记的中共北满地方委员会,下属八个支部,四十多名党员。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李大钊派任国祯回原籍奉天(今沈阳)开展建党工作。任国祯等利用开办暑期同学会的机会,发展一批党团员,建立了党小组。同年8月,成立中共奉天(今沈阳)支部。1926年,中共北方区委派邓如皋等人到大连建立中共党组织。到1927年春李大钊被捕时,在李大钊和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支持下,奉天(今沈阳)、大连、哈尔滨、吉林、长春、牡丹江等地相继建立了党、团组织。

——山西

中共山西党组织,是李大钊派遣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高尚德(高君宇)到太原建立起来的。1921年4月,高尚德被李大钊派回山西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5月1日,高尚德在太原建立山西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组长王振翼(王仲一)。1924年5月,高尚德根据中共北京区委和李大钊的指派,又回到太原开展建党活动,他在团员中发展了毓棠、侯捷庵、潘思溥等人入党,建立了山西的第一个中共党小组,由李毓棠任组长,并于同年秋建立中共太原党支部,由张叔平、傅茂公(彭真)和纪廷梓三人负责。

——河南

中共河南党组织的建立:李大钊第一次到河南,是1921年3月到郑州铁路工人夜校授课。该校是交通部以借办“劳工教育”的名义,为他们培养所需要的人员。1921年春,武汉共产党小组成员赵子健从北京来到郑州铁路职工学校,以教员的合法身份从事工人运动。他仿效邓中夏在长辛店组织工人夜校的方法,利用每天晚上有二百多名工人到夜校上课的机会,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3月,李大钊应赵子健之邀来到郑州,为夜校工人讲课,并进行革命活动。1921年8月,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在李大钊精心指导帮助下,北方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河南铁路工人运动也迅速开展起来。9月,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北洋军阀政府交通系与铁路工人俱乐部为敌,急忙筹办交通传习所,企图收买、分裂工人队伍,瓦解工人俱乐部。深受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培养教育的郑州铁路工人识别、斗垮了交通传习所搞的阴谋诡计,并使工人俱乐部成为团结、领导工人斗争的坚强团体。

河南的第一名党员赵子健在郑州从事革命活动期间,经常得到李大钊的指导。1921年11月,陇海铁路工人不堪忍受陇海铁路总管法国人若里的压迫,为“争人格”、“光国体”,发动并形成了全路同盟大罢工。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游天洋,系李大钊领导下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会研究会的会员。李大钊从《新中州报》等报刊上得知陇海路罢工的消息后,立即在北京大学主持召开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议,决定派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罗章龙等赶赴河南,指导这次罢工斗争,促使陇海路大罢工取得了完全胜利。罢工领导人游天洋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着在洛阳建立了“中共洛阳小组”,这是河南乃至中原大地第一个中共基层党组织。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在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以后,李大钊通过与国民军第二军军长胡景翼的统战关系,派刘天章到驻守开封的国民军第二军中创办学生军,并在学员队里建立中共党、团组织。刘天章还同冯品毅等共产党员一起在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第二中学等学校的进步师生中发展一批中共党、团员,并建立开封团地委。1925年5月,作为中共北京区委巡视员的王若飞和肖楚女,根据李大钊的指示在河南从事革命活动。在此期间,李大钊多次听取中共河南党组织的汇报并作出指示。1925年10月,成立了中共豫陕区委,负责领导河南、陕西的工作。

——陕西

陕西的党组织,是李大钊派遣共产党员魏野畴创立的。魏野畴于1923年初由李大钊介绍加入共产党。同年春,应陕北联合县立中学校长杜斌丞邀请,到榆林任该校国文和英语教员,在青年学生中广泛进行革命宣传。是年秋,为逃避陕北军阀的迫害,离开榆林回到北京,以共进社为阵地,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24年,魏野畴建立了西安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1925年,参与了国民党陕西省部的筹建工作,并被指定为临时省党部的负责人之一。这期间,他所创办的《西安评论》成为当时陕西宣传革命思想、促进革命运动发展的重要阵地。

1925年秋,魏野畴和吴化之等一起建立西安团地委。不久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中共西安特别支部,由吴化之任书记,魏野畴、雷晋笙任委员。1926年初,经中共豫陕区委批准,成立了中共西安地方委员会。从此之后,陕西的革命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

——甘肃

甘肃的建党工作是通过在冯玉祥的国民军工作的共产党员进行的。1925年春,中共中央派遣宣侠父等九名共产党员到达北京。经李大钊推荐,他们以国民党员(左派)的身份到国民军中工作,宣侠父被任命为宣传员。1925年10月,国民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被冯玉祥任命为甘肃省代理督办,宣侠父随第二师西征,到达兰州后与共产党员钱清泉一起在第二师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建立中共党组织。1925年冬,宣侠父、钱清泉、张一吾一起建立中共甘肃特支。

1925年1月,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李大钊针对这一有利革命形势,决定把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放在张家口,做争取冯玉祥国民军的工作。李大钊和徐谦一起来到张家口,和冯玉祥进行长谈,对冯玉祥的思想转变打下了基础。在李大钊的倡议下,中共中央先后由中央机关和中共北方区委派遣两百多名共产党员到冯玉详的国民军中开展工作。

1925年5月,中共北方区委派遣王一飞、张兆丰等共产党员在国民军第三军第三旅军校建立了中共支部。五卅运动以后,根据李大钊和徐谦的建议,冯玉祥收容七百多名由全国各地奔赴张家口的青年学生,成立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后在军校学员中发展了一批中共党员,于1925年10月成立中共西北陆军干部学校支部。1926年9月,国民军在绥远五原誓师之后,又发展了浦化人、南汉宸、刘仲华等国民军高级军官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共北方党组织在国民军中的政治工作,对于国民军进军甘陕,与北伐军会师中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李大钊为此殚精竭虑,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及其他地方党组织派往冯部的有共产党和共青团员四百多人。其中,著名的共产党人有刘志丹、陈延年、王若飞等。而且冯玉祥在部署军事行动总方略上完全采纳了李大钊的意见:“定应由南口攻北京抑应猛攻陕西而后出潼关?李大钊先生派人送给我密件,建议我们出长安会师郑州,我们加以研究、乃决定采用李先生的计划,当定为‘固甘援陕,联晋图豫’八个字。”

——山东

此外,李大钊还与山东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取得了联系,并派吴慧铭、陈为人到济南向他们介绍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经验,帮助他们在山东建立了中共党组织。

综上所述,从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李大钊通过北京党组织派遣大批共产党员先后到北方各地建立中共党组织。到1927年春,除北京以外,已在河北、天津、内蒙古、热河、山西、河南、陕西、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广大地区和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建立了中共基层党组织。北方各地党组织的建立,对于开展北方工农革命运动,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北方的中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但不少地区的党组织在极端严重的白色恐怖下,继续坚持斗争,不仅保存了革命火种,而且为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做了必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