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2759800000016

第16章 掌握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的思想特征与机制模式(1)

第五章 掌握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的思想特征与机制模式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存在的变迁注定了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规范也要随之发生改变,这就决定了社会公德教育特征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所以其原有教育指导思想和机制形式也不能停滞不前、固守原本,而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与时而化、不断更演,实现自身内容合理性与教育方式的科学性。

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社会公德教育应该是与本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现实状况紧密相连的。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之下,社会公德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政治方向和指导思想,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的社会公德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为目标、体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求,将这样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公德教育过程和社会公德建设的始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

人民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无产阶级、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目标实现为宗旨的公德观,坚持一切社会实践的目的必须是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社会道德价值原则立场。人民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公德理论的内核和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说:“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道德建构的物质利益的基础是在个人或阶级集团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相统一、相一致的基础上。而马克思通过考察现实、对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问题的分析,发现了人类解放的承担者——无产阶级。马克思从历史唯物论发展的必然性的角度分析,认为无产阶级所承担的人类解放的使命绝不是主观臆造、人为强加的。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来看,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其必然性,资本主义的灭亡也有其必然性。无产阶级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物的关系对个人的奴役、偶然性对个人自由的剥夺,就成为无产阶级必然要担负的历史重任。也可以说,工人阶级利益(包括工人阶级中的个人利益),又是全人类的利益。只有无产阶级利益才具备和人类利益的一致性。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道德是服务于无产阶级利益的。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理论及建设实践的任务在于为已掌握政权的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实现途径必然要求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丽死,就是死得其所”。他认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是统一的。为此,他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主义公德基本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对人民负责正是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邓小平则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将阶级道德从抽象的理想价值追求客观地落实到人民利益的现实根基上,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阶级性和利益性有机结合起来。他提出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倡导,最符合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人民共同富裕幸福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的、客观的道德尺度。邓小平指出,当前的各项工作,包括道德建设“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明确要求“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明确要求体现人民利益观的社会公德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的价值目标落实到当前公德建设领域,则要求社会公德教育要体现人民利益的原则要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符合马克思实现人类解放的价值取向,符合全人类利益目标要求的。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公德建设指明了明晰的原则、立场和方向,是社会公德教育必须坚持的目标导向,这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不能动摇的。

体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立足当代中国现阶段国情,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和不足,深刻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并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白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纲要》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也有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体系的形成、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风气的净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综合分析《纲要》的内容其主要体现了两个基本精神:

其一是体现了要强化社会成员公民意识的基本精神。“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其所倡导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正是现代公民社会所需要和倡导的基本精神;“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可以看出其在强化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意在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其二是体现了要求完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精神。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中提到“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这里其强调了完善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把完善公民道德提升到提升全民族素质的高度,与社会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充分点明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这充分点明了公民道德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所以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完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并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中的“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的要求,都是在总结公民道德建设的宝贵经验,事实上也是在明确完善公民道德规范制定实施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只有如此,公民道德规范的制定才是科学的,其实施才会是有成效的。

总之,《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意在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其在公德领域内的有效贯彻必会推动社会公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

遵循《纲要》的基本精神,深入开展公民的社会公德教育是推进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使命。“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El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①,其中精辟地概括了社会公德的关系范畴、基本内容及其地位作用。新时期的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必须要充分体现出《纲要》的基本精神。积极营造出整个社会良好的道德氛围;培育出先进和科学的文化,在全体社会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社会公德建设推进的必由之路。

处于公共生活中的每一个社会公民都自觉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奋进、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整个成员的道德水平才会有一个大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求

关于科学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的发展观强调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国情;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科学发展观是继马克思主义,三次中国化(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成果)。之后的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它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国家发展理念的一次更新,是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在社会公德领域中,则表现为在社会公德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过程中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求。这便要求在公德教育实践中,一要始终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使公德教育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社会成员的公德素质与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社会文化繁荣中社会成员道德精神需求日益旺盛,这些是社会公德教育面临的社会背景。二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社会公德教育要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以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社会公德教育自身的理念体系、内容要求、实践方式等也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不断完善,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公德教育的目标取向、公德教育方式手段等要充分体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格的尊重,体现出对受教育者自由个性的人性化尊重。四是要落实“协调兼顾”的基本方法——社会公德教育要统筹协调各种教育手段和方式、协调兼顾各种教育力量,使它们相得益彰、相互配合,最大限度提高公德教育的实效。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宏观上的统领和指导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引,社会公德教育也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所以科学的发展观理念要贯穿于社会公德教育过程的始终,使科学的社会公德教育真正体现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服从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的特征解析

不同民族有各自的制度传统和道德文化,其对本民族的约束和教化的方式和形式是有所差异的,这就决定了社会公德教育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所以不存在一套完全适合各个民族的公德规范,从整个人类社会角度看我们可以寻找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普世公德规范,但亦应尊重各民族的差异和选择各自教育方式的权利。

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具有意识形态性(阶级社会集中体现为阶级性),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教育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需要,其中合理的部分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德教育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和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环节。在当代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社会公德教育在意识形态的属性上也是不同的,都是与其社会制度的性质紧密相连的。

综合分析公德教育的时代性、民族性和意识形态的特点,结合当代社会公德教育内外因素变化,笔者把当前公德教育的特征归纳为具有“本质的原则性与现实的灵活性”、“内容的主流性和发展的多元性”、“教育范畴的民族性与推衍的普世性”三个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