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厂古镇
27356400000010

第10章 保护与发展(2)

对这种交通方式,规划中主要以保护和改造的方式为主。为保证建筑环境的完整性,在片区整合中要求沿半边街建筑红线不可随意改动,部分建筑更新,建筑外路缘石不能作改动,部分新增建筑路缘石与紧邻建筑路缘石保持一致,半边街河岸一侧如现状无建筑,不得修建超过1m的片墙等封闭构筑物,地块内现状步行支路原则上不作改动,如规划上有需要,可改宽度,局部可稍改路线,但不允许占路筑屋。另外为适应旅游发展新形势,规划停车场三处,位于龙君庙右侧、龙君庙和盐厂遗址一侧,方便游人泊车。

在给排水方面,近期充分利用镇区现有给水管道,逐步改造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网系统,水厂至镇区输水采用D150管道,提高供水的可靠性。逐步改造镇区现状排水管网,结合道路建设埋设管道在沿河一侧铺设。雨水经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河道、水体。修建防洪沟,植树造林,加强后溪河流域区内的水土保持。对流经镇区的后溪河进行清淤、护砌,提高泄洪能力。对局部地势低洼处结合道路和绿化修建防洪堤坝,提高防洪能力。改建宁厂镇的南半边街空间,疏通宁厂的安全通道,确保老街古建筑群的安全以及人员疏散问题。

4)建筑高度的控制

一般在传统特色地段内建筑高度都不高,要保护这种宜人的尺度和空间轮廓线,就必须在保护区加强对建筑高度的控制。沿江老街部分建筑层数控制在2~3层(建筑檐口6~9m)。

传统街区保护协调区内,建筑层数控制在3~4层(建筑檐口9~12m。

日本芦原义信曾提出如下理论:在城市街巷景观的构图中,建筑高度(h)与邻近建筑的间距(D)有以下关系:当D/h<1时,稍有紧迫感;当D/h>1时,可能会有远离感;当D/h=1即垂直视角为45°时,一般可以看清实体的细部;当D/h=2即垂直视角为27°时,观看者可以看清实体的整体;D/h=3即垂直视角为18°时,观看者可以看清实体的整体及其背景。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出哪一种D/h的比值为最好。在宁厂古镇中的许多街道中,我们调查发现由于该镇区内的街巷一般较窄,而且有很长一段为半边街的形式。所以要给人以适宜的感觉,就要对新建建筑的高度进行控制。具体方法为对一些巷道中的建筑进行吊脚处理或对建筑做退后处理,还有在某些巷道的转弯或者交会处做一些扩大的节点空间,使人有豁然开朗和兴奋的感受。这样,整个空间体系因其抑扬、阴暗、宽窄的变化就可以获得亲切宜人的临河空间和街巷空间以及良好的景观点和观景点。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保持宁厂古镇现有的空间感觉,不要在今后的规划中破坏这一宜人的尺度感。宁厂镇域内还有一段多台地层叠地区,对于这块地区的新建建筑的处理主要是从考虑视线的通.和天际轮廓线的流.出发来进行建筑物高度的控制。

5.2.3重点街区的整合与更新

1)巫文化博物馆地段

(1)空间形态调整

巫文化博物馆地段位于生产街上段,现状是和老街整体艺术风格较为协调的石木结构房屋,总体规划中将该地段功能定为居住,并将吴王庙改建为巫文化博物馆。故在设计中基本保留原有建筑,局部毁坏的建筑加以修复,为了配合巫文化博物馆的使用要求,沿街建筑底层部分改为商铺,并对其空间加以改造。在设计中将此段老街空间适当放开向外延伸,产生良好的视觉感受。在设计中重点考虑巫文化博物馆,使其成为整个地段的视觉焦点,并保证良好的景观。

在人的行走过程中,经由多种空间的变换,视线的开敞、闭合交替,使人强烈感受到在空间中活动的乐趣。高差达7m的两个平台由狭窄的石阶相连,空间活泼生动,视角多变。巫文化博物馆的入口是一个狭窄的巷道,经过陡而窄的梯坎进入比老街高10m的巫文化博物馆,视野骤然打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该地段处于河流和山体的环抱中,地段中有两处梯坎直接下到河滩,使人和河流可以直接接触。该地段西侧紧接冲沟,冲沟两侧山势陡峭,是古镇的一大特点也是视觉的焦点。

巫文化博物馆(原吴王庙遗址)位于宁厂古镇张家涧区域,从其遗址中还可推测其规模以及建筑布局。在设计中按照测绘数据进行规划改建,改建过程中保留原有的两座山门及其原有柱网结构。

改建后的巫文化博物馆主要承担以下两个功能:巫术表演——在巫文化博物馆主厅(即十巫殿)表演巫灵舞蹈以及按期举行古代祭祀活动;展览馆——在巫文化博物馆两个侧厅中展示和巫文化有关的器物及影像制品(“巫”起源介绍;“巫”传说介绍;“灵巫”活动介绍)。

巫文化博物馆建筑群位于高出老街约9m的高台上,其建筑组群又分别处于高差达2m的两个平台之上。要进入博物馆必先从老街经由长而封闭的梯道进入山门,再经由山门上梯坎进入祭祀广场。十巫殿位于高出祭祀广场2m的台地之上,从祭祀广场步入十巫殿,在其入口的高台上视野骤然打开,可将后溪河的景色尽收眼底。

2)入口

入口平面整合主要是以尽量保留原有风貌为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使其适应生产生活的发展要求。以下是该地块的平面整合的几个主要方面:

(1)内部功能结构的整修——一方面是对结构进行修复与加固,另一方面是对建筑平面不合理的地方进行重新组合,使建筑的功能更加适应现代生活。

(2)对建筑外部环境的改善——为了适应宁厂古镇的旅游开发和古镇的保护双重功能,需要适当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如桥头入口广场以及街道节点空间的塑造),以提供人们的交往场所。对现状中自发形成的不良景观,进行修景或者重新造景,塑造一个宜人的街道景观。

(3)完善现有的公共设施——对现有的加油站进行外部立面修饰,以期与古镇的风貌相协调。

(4)完善市政服务设施——增加停车场,新修山体护坡,完善排水沟等设施,以便能为宁厂人民的生活更好地服务。

(5)改单一的民居楼房形式为前店后宅式建筑或底商建筑,以便给宁厂居民带来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为配套服务以后的旅游经济,设置旅馆、餐饮等商业建筑。

这一地段坐山面水,南面和西面是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东面和北面有山体的荫庇。规划时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有机组织各个功能分区,合理安排景观视线节点,力求为宁厂创造一个和谐、共生、发展的空间景观环境。

地块整合规划设计说明:由于地块现状建筑的无序性和少量的危棚简屋两个不利因素,所以入口边缘区破坏了当地传统建筑景观的延续性。为了保持沿江立面景观的统一性,以大宁河为路径,老街景观廊道对现状建筑进行整饰和功能改造,并拆除一些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采用就地重建或者改为其他用途的手法对该地块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重塑宁厂形象,使之既满足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要求,又满足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设置入口广场,使得它既有旅游价值,又有重要的交通价值;在适当位置布置停车场。

(1)景观节点分析

充分利用地块现有条件,对原有一成不变的线性空间作了收放处理,使得该地块拥有开敞的公共空间,为社区生活的良性转化创造场所要素,并为景观和观景创造有利条件。

(2)交通路线分析

宁厂入口处既是古镇的入口,又是巫溪通往陕鄂的必经之路。在这样一个交会处,使得它既有旅游价值又有重要的交通价值。因此,入口广场既有交通集散功能,又有休闲娱乐功能,且布置了必要的停车场。

(3)开发模式分析

对于宁厂古镇的入口地段的开发模式,我们考虑到既不能只求眼前效益而过度开发,又不能浪费地理优势,丢失发展机会。所以主要设置了沿道路的商业发展轴,以期与宁厂古镇的旅游开发相互刺激,相互发展。同时注意到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安排。

该地段位于宁厂古镇的入口区域,属于环境协调区。由于建成时间不长,所以现状立面形式与古镇内部的建筑不统一,多为形式单一的砖房和简陋的瓦房。整体建筑组群空间形式混乱破败,对风貌的影响较大。在这一地段的立面规划中,借用古镇内部的一些建筑语汇和立面构成要素,对本区域的可利用建筑进行立面整饰或者内部功能的调整,以期与该地区在总规划中的功能定位符合,创造一个与古镇内部空间环境相协调的过渡区域。另外拆除了一个现有建筑规划为一个入口小广场,广场中布置有导游碑、壁画浮雕、标志性雕塑、水景、公厕等设施;地段两头设置停车场,以期满足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停车需求。

(5)入口广场设计

该广场位于宁厂古镇的入口——宁河大桥的桥头,规划拆除现有建筑而新建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旅客短暂停留驻足观赏及当地居民休闲的需要。为了同时满足这两个功能,采用了有高差的设计方式,以期能较好地为广大游客和居民服务。广场的较高层面,主要是为了满足来宁厂旅游的游客短暂停留需要所设,设有公厕、导游碑、浮雕壁等设施,铺地分为木板、米黄色铺面石和缝隙植草为主,分割界面辅以鹅卵石铺设。

广场的较低层面主要是为了减少沿公路的噪音和视线干扰而设置,供游客极目远眺或者当地居民日常交往休憩所用。广场设有一根图腾柱,为人造景观标志物;设有叠水景一处,同时在此处周边设有相联系的小水池和浅水池。浅水池地面铺以白色碎石,围绕浅水池种植鸡爪械,并在浅水池渗入自然石纹铺地的界面处设以直线流喷头,可在必要时开启。

在位于桥头另一面安置一个盐文化雕塑,意在表达一种对以往传统工业的尊重和对来往游客的启示。

(6)广场设计要素意向分析

凯文·林奇曾在其着作枟城市意象枠中提出:任何一个城市对于一个生活在当中的居民或者来此地参观的人留下的印象都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要素:区域(district)、界面(edge)、道路(path)、节点(node)、标志(landmark)。这一理论提出后被规划界广泛认同,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城市设计的具体操作。在这个入口广场中,借用前人的经验,设计了该入口广场。该广场分为三个小区域,它们被相交的三条道路所分割。三个区域与道路之间自然地形成了分界面。在广场的下沉部分分别形成了两个小型节点空间,并由图腾柱形成的标志所联系。在桥头另一侧也对应地形成了一个小的节点空间。

3)衡家涧片区

衡家涧组团位于宁厂古镇中心位置,用地范围和其他组团比较而言也较为宽阔,因此历史上就在该地段形成了古镇的行政、商业和公共服务中心。

由于古镇经济状况的衰落,现在的衡家涧组团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税务所、邮局、银行、信用社都已废弃,乡公所也因镇政府的搬迁而改为居住用地,现存唯一的公共建筑为宁厂镇小学,但用地狭小,没有独立的活动场地,其余均为居住建筑。在该组团保留了许多有特色的居住建筑,特别是后溪河沿岸的吊脚楼,多为清朝末期修建,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对衡家涧地段整合的总体思路是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注重恢复该组团的活力,恢复一些公共建筑设施使其重新发挥服务中心的作用,在风貌保护规划中,注重新老建筑的协调及沿后溪河景观立面的塑造。

(1)空间形态调整

通过对总平面的改造,增加公共活动场所,如吊桥处的巫文化主题广场与右端的商业广场,同时增加绿化覆盖率。对原有公共建筑进行调整和完善,如增设了小学的活动场地和幼儿园等文化教育设施,对原有已不能继续使用的公共建筑作调整,如邮局和供销社。

(2)立面整治

衡家涧片区中心地段地势较为平缓,用地条件较古镇的其他地段较好,建筑布局依山势而走,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现状立面变化非常丰富。

对立面的整合主要在保留整体风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和修复,对已经破败不能继续使用的建筑进行重建,并尽量保持原有风貌;对外观不协调的建筑立面进行改造;对保护建筑尽量保持原状。通过对地段的整合使片区由原来破败无序的景象变得有生气,协调统一,以营造古镇丰富的景观。

(3)完善公用设施

现状公用设施不完善,应增加居民生活必备的公用设施,如下水道、输水管等,同时注意增加为旅游服务的商业设施。

依据衡家涧地块整合的总体思路,对该地块建筑整合的原则是:在尽量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完善建筑的内部功能,改善外部环境,整修公共建筑,增设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建设施。

建筑内部功能整修——一方面是对原有建筑结构的修复与加固,另一方面是完善建筑平面,使功能更加合理,使用更加方便、舒适。

外部环境改善——通过对总平面的改造,增加公共活动场所,如吊桥处的巫文化主题广场与右端的商业广场,同时增加绿化覆盖率。

整修公共建筑——对原有公共建筑的调整和完善,增设小学的活动场地和幼儿园等文化教育设施,对原有已不能继续使用的公共建筑作调整,如邮局和供销社。

4)中心街西端片区

片区位于衡家涧中心组团西端入口处。由于原有街区空间形态极富山地特色,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很有保留价值,所以整合以保护为主,尽量保持原有空间形态,对空间、环境以及交通情况进行整理,并根据总规划的要求对建筑性质进行一定的调整,主要是在沿街靠近中心区处,设置部分家庭旅馆及旅游服务设施,以适应宁厂古镇旅游的发展。其他部分还是以民居为主,进行必要的平面改造及立面景观整饰。

(1)风貌整合

此片区位于衡家涧山坡之上,地形坡度较大,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高低起伏,沿江立面景观十分丰富。原有街区空间形态很有保留价值,所以整合以保护为主,尽量保持原有空间形态,在保留原有沿江立面整体风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饰与修复,使片区由原来破败无序的景象变得富有生气且统一协调,营造更为丰富的景观,以适应整个古镇的发展。

(2)景观及空间形态调整

利用片区原有现状冲沟,使其在整个片区中充当绿轴的作用,形成视线与空间上的一个焦点,并通过几座桥的联系使其形成几个内部节点空间。

半边街是宁厂古镇的一大特色,在片区整合中应当作为重点来处理。为使半边街具有趣味性,对空间进行了一些处理,使空间具有序列性以及有一定变化,让人们在行进的途中,有不同的空间感受:既有开放空间,又有一些半封闭空间;既有线性的交通空间,又有集中的活动场地。另外,通过多个建筑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收放与退让,产生了一些有人情味的小空间;同时在高度上又有起伏变化,进一步丰富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