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万物由来大全集
27000800000025

第25章 称谓·职业(2)

县官接状后,不经细查就将张继贤和曾素箴判为死罪,从县府押到京城。一次,乾隆皇帝阅案,看到了张继贤的供状,见其文笔不凡,就亲自到牢中去探望。交谈中,乾隆皇帝确信张继贤是位才子,便有心救他。

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途经微山湖时,熟悉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后,便御批:张继贤发配卧虎口,曾素箴发配黑风口。

张继贤、曾素箴二人获赦后,时常来往于卧虎口与黑风口,甚是自由。于是,人们将他俩称为两口子。后来才逐渐将夫妻称为两口子。

018、糟糠之妻的由来

相传,东汉皇帝刘秀有一个姐姐名叫湖阳公主,其丈夫死后一直守寡在家。一天,她看中了一位叫宋弘的大臣,就请刘秀出面提亲。

不久,刘秀便派人请宋弘赴宴,席间,刘秀故意暗示宋弘说:“人有了地位和财富,就不难找到朋友和妻子,你说对吗?”

宋弘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说:贫贱时结交的朋友,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变了而忘记;同自己一起吃糠咽菜过苦日子的妻子,不能因为自己富贵了就抛弃!(“不下堂”是仍然主持家务的意思。)

刘秀听后,知道宋弘不会抛弃自己的妻子而另攀高门,于是打消了给自己姐姐说媒的念头。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把自己生死相依、同甘共苦的妻子称为糟糠之妻。

019、丈人的由来

魏晋以前,妻子的父亲称为舅或妇翁。而丈人,则是对上了岁数男子的尊称。

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里写道:“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董承是献帝刘协的表叔,女儿给刘协做了“贵人”。裴松之注释上边这句话时写道:“(董承)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在《祭杨凭詹事文》中写道:“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宋朝人《猗觉察杂记》和《鸡肋编》都据以为证,认为将妻子的父亲称为丈人,是从此时开始的。

但是,现在对妻父不直呼丈人,而是称为爸爸或爹。

趣味链接:丈人为什么又称为“泰山”?

古代帝王常临名山绝顶,设坛祭祀天地山川,显示帝王的威仪,史称“封禅”。封禅时,还要封赏公侯百官。据说,将妻父称为泰山,与“封禅”有关。

据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他把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随皇帝参加封禅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张说利用职权,把他连升了四级。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穿着五品官服,便去问他。郑镒支支吾吾,不好回答。

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绰说:“此泰山之力也!”妙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后人据此称妻父为泰山。

因为泰山又称东岳,为五岳之首,所以又转而把妻父称作“岳”、“岳翁”、“岳父”、“岳丈”等。据文献记载,这些称谓大致始自宋代。妻母则称作“岳母”,在书面文献中,也有称作“泰水”的。

020、公主与驸马的由来

公主是我国古代对帝王女儿的称呼。关于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

古时候,一般都是父亲主持女儿的婚事。周宣王执政时,觉得自己身为一国之君,亲自给女儿主婚,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最后在大臣的建议下,让次于王的“公”来为他的女儿主持婚礼。渐渐地,人们就把皇帝的女儿称为了公主。

驸马本是一个官名,即驸马都尉的简称。后来用作帝王女婿的称呼,这有一个演变过程。

汉武帝时期,开始设置驸马都尉职位,当时也称为副马,负责掌管副车(皇帝出外时的从车)之马,是皇帝的近侍官,但不一定是皇帝的女婿。魏晋时期,才出现派帝婿做驸马。

晋代杜预娶司马昭之妹高陆公主,是司马懿的女婿。后来司马炎称帝,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授杜预以驸马。东晋的刘恢、桓温是明帝的女婿,也都做了驸马。

此后,皇帝的女婿都加此称号,“驸马”不再是一个实际的官职,而成了乘龙快婿的同义词。

021、亲家的由来

子女联姻后男女两家的父母便互称亲家。这种称呼最早出现于唐代。

《新唐书·萧嵩传》载:“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玄宗)呼为亲家。”起初,这一称呼只用于皇亲国戚的联姻上。唐代诗人卢纶的《王驸马花烛诗》云:“人主人臣是亲家。”

五代时,出现了亲家翁的敬称。《五代史·刘传》记载,刘与冯道是姻家,二人并任宰职。后来冯道被罢官,李愚代替了他。李愚嫌恶冯道的为人,每当稽查出冯道的过错,便在刘面前讥笑冯道说:“这是您亲家翁干的好事。”

后来,“亲家”这一称呼通行到了民间,一般老百姓也开始使用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今天。

022、小姐的由来

我国曾将一些年轻女子称作小姐,但是小姐这个称呼,在早期并非美称。

清代文史家赵翼的《陔余丛考》中记载:“宋时,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为大家闺秀所忌。”宋代钱惟演的《玉堂逢辰录》中载有:“掌茶酒宫人韩小姐。”可见,最初的小姐是指宫女。

南宋洪迈的《夷坚志》中记载:“傅九者,好侠游,常与散乐林小姐绸缪。”其中林小姐是位艺人。苏轼的《成伯席上赠妓人杨小姐》诗,是为妓女杨小姐而作。据此可知,宋代将妓女也称为小姐。另外,宋、元时期,姬妾也常被称为小姐。

如今,“小姐”常用来称呼未婚女性。只是“小姐”一词近年来有些变味,许多“三陪女”或提供色情服务的女子也被称为小姐,故现在在某些服务行业里,许多年轻的女性拒绝被称为小姐。

趣味链接:为什么又将女孩子称为“千金小姐”?

据说,千金小姐这一名称的来源与伍子胥有关。

相传,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投奔吴国。途中饥饿难耐,他见湖边有一位洗衣姑娘,竹筐里有饭,便上前求乞。姑娘见他狼狈不堪,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发誓日后定当以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当了相国,报了杀父兄之仇。他时常记着那位有救命之恩的姑娘,但不知姑娘如今家住何处。为了实现昔日的誓言,伍子胥便将千金投入她当时洗衣服的地方。于是,就有了千金小姐这一说法。

元代,作家张国宾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做事请自重稳便些。”这是最早用“千金”来比喻女孩的文字记载。从这以后,明、清的文学作品中,称女孩子为千金的就越来越多了。

023、黄花闺女的由来

古时候,女子注重梳妆打扮,尤其是一些名门贵族的姑娘。当时流行贴花黄,即女性根据自己的爱好,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颊画上各种花纹;也有将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在额上或两颊作为装饰。久而久之,黄花也就成了女性的特征。

同时,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因此,人们在闺女前面加上“黄花”二字,不仅说明这女子还没有结婚,而且表示姑娘心灵纯洁,品德高尚。“黄花闺女”也就成了未出嫁年轻女子的代名词了。

趣味链接:小女孩为什么又被称为“丫头”?

在古代,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要在头上梳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如同一个“丫”字。所以小女孩被称为“丫头”。唐代刘禹锡曾写诗《寄赠小樊》:“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其实,“丫头”不但可以指小女孩,也可作为对小辈女子的亲热称呼。如《红楼梦》三十五回,贾母说过:“当日我像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在书中,凤姐并非小孩儿,而是贾母的孙媳妇。

另外,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丫头”又用以称呼婢女。宋代王洋在《弋阳道中题丫头岩》一诗中咏道:“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疏。”并自注说:“吴楚之人谓婢女为丫头。”可能由于“丫头”称呼流行于吴地,北方人不明白,所以王洋写诗为注。

024、娃的由来

我国许多地方,人们通常把孩子称为娃,如男娃、女娃。这种称呼包含了爱意,听起来也显得格外亲昵。

据说,这种称呼源于对万物始祖女娲的崇拜和纪念。相传,在开天辟地时,世上没有人,女娲用黄土造人。后来,人们为了说明自己是人类始祖女娲氏的后代,便将孩子称娃,意为女娲脉传。因此,古时“娲”与“娃”通用。

另外,“娃”是女娲氏部族的标志。人们为了纪念女娲氏化万物的功绩,将“娃”作为自己祖先的象征。它与鸟、鱼、鹿一起,同属仰韶文化时期四大图腾形象。后来,由于人们对孩子的关爱,就称之为娃。

025、先生的由来

先生是对男人的尊称,与女士相对应。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先生这个称呼指代的对象有所不同。

早期,先生的含义就是指先出生的人,引申为长辈、有见识的人。《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此处,先生指有学问的长辈。

战国时期,“先生”均是对有德行长辈的称呼,如《战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将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汉朝时期,喜欢在“先生”前加个“老”字。

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乾隆之后,官场上这种称呼已不常用。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颇为流行。交际场上,对老年人都一律称之为老先生。

有时候,先生也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德高望重的女性也有被称为先生的,比如“宋庆龄先生”。

026、老板的由来

17世纪初,荷兰印度公司开始在现在的纽约市建立贸易站。他们用极低的价钱,买下许多土地,然后又转手卖给地主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