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
26801600000036

第36章 建筑篇(1)

最大的穹顶

重达6475吨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整个壳体钢结构,在2003年就已建造完成。该钢结构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占地面积11.9公顷,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为26.9亿元。在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南北向短轴跨度143.64米、高度为46.285米的椭球形穹顶下,将建造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院三栋建筑。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整个穹顶的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

最长的城墙

我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建筑物。它像一条巨龙,从西北甘肃的嘉峪关向东,翻越祁连山,沿贺兰山、阴山、燕山,越沙漠,过草地直达鸭绿江畔,全长12700多里,统称万里长城。历史上先后有20个朝代(包括诸侯国)修筑长城,其中以秦、汉、明三个王朝修筑规模最大。

在秦始皇以前就开始了长城的建造。春秋战国时期,楚、秦、齐、魏、赵、燕、韩、中山诸国各有自己的城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贵族入侵,下令以原来的燕、赵、秦北方的长城为基础,修筑一条新的长城。

之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行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涞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除运土、运砖可以用毛驴、山羊等能爬山的牲畜外,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万里长城的工程量,据粗略估计,仅以明朝修筑为例,若将其砖石、土方用修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有余。如果用来铺筑一条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那就能绕地球三四周了。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总计10万里来计算,则这道长墙可绕地球十几周,这条马路,可绕地球三四十周。

海拔最高的宏伟建筑群

布达拉宫,雄峙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日光城”拉萨市区西北的布达拉山,即红山上,相传为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后经整修为历代达赖的冬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驻地和处理政教事务的中心场所。

布达拉是梵文普陀螺音译,意为“佛教圣地”,布达拉宫由此得名。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又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宫堡缘山而起,庄重威严,其中以8座达赖灵塔最为华贵精美。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藏经册印、古玩珠宝,具有极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

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敦厚的花岗石墙体,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和红幡,交相辉映,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办事机构所在地,高7层。位于第4层中央的东面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夏司西平措),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17平方米,这里是达赖嘛嘛坐床、新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的场所。第5、6两层是摄政的办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处第7层有两套达赖喇嘛冬季的起居宫,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

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为最大。西有寂圆满大殿,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享堂,也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内壁满绘壁画。其中,五世达赖喇嘛去京觐见清顺治皇帝的壁画是最著名的。

殿内达赖喇嘛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法王洞(曲吉竹普)等部分建筑是吐蕃时期遗存的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物,内有极为珍贵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禄东赞等人的塑像。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现供有清乾隆皇帝画像及十三世达赖喇嘛花费万余两白银铸成的一尊十一面观音像。

最早的房屋建筑

人类最早是以洞为房或构木为巢。然而洞是天然的,不是人造的。巢,虽为人工建造,但利用自然甚多。洞与巢,起到了房屋的作用,但不能称为真正的房屋建筑。不过人类的房屋建筑正是由洞和巢发展来的。造房屋的事,在距今27000年的捷克多尼维斯托尼斯遗址中有点迹象。那里有许多成排的圆形大兽骨,人们推测可能是建筑房屋的材料。

比捷克遗址更能看出是房屋建筑的,要数7000年前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建筑遗址了。那里有行行排列有序的木桩和大量带榫、卯的柱、梁以及企口板材,这显然是一处房屋建筑的遗址。

根据对河姆渡遗址的地质调查,该建筑原来应是在一片沼泽地的边缘,地势低洼潮湿。再从成排的木桩来看,估计是一种杆栏式住宅建筑。这种建筑是用木(或竹)桩建成一个高离地面的基座,再在其上建造房屋。这样人们既可避免瘴疠的危害,又能防止虫蛇猛兽的袭击。杆栏式建筑形式是从独木巢居、多木巢居发展来的,直到现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布依族、侗族、景颇族、哈尼族、傣族等兄弟民族,还在使用这种建筑形式。

最古老的住房

日本考古学家发掘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居住的房屋。他们认为,这些看起来很像10个柱子坑的东西是两幢五边形的小屋的遗址。研究人员通过周围的土壤上方发现的火山灰,断定出小屋的时代,并做结论:小屋建于45—50万年前,这比法国发现的房屋结构又提前了10万年,是已知的最古老的居所。

据有关考古学教授说这些坑洞很可能就是定立柱用的,主柱支撑棍棒框架,框架上覆盖动物皮毛,就形成了房屋。其中一幢小房子3英尺宽,而另一幢则宽5英尺,这两幢房子面向南边的柱坑都比其他柱坑间距大,表明可能是进入房屋的门口在南面。

这些小屋是现代人的祖先伊尔克塔斯人搭建的。人们很早就知道伊尔克塔斯人已经使用石器工具,实际上,在该遗址还发现了38块石器碎片。以前的理论认为,伊尔克塔斯人居住在山洞里或像鸟窝一样简单的居所里,还没发展到建造这样复杂的房屋结构,该发现对以前的理论是一种挑战。小屋遗址位于东京以北。

伊尔克塔斯人生活在农业产生以前,是以狩猎为生,还不可能永久住在一个地方。那么这些小屋是干什么用的呢?据考古教授推测可能是用来储存工具,作为狩猎集合的基地,或者用来做宗教仪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也许能让我们推测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

最大的巨石建筑

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

胡夫大金字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227米,倾角为51度52分。塔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摩天大楼,塔底面呈正方形,占地5.29万平方米。

胡夫金字塔的塔身由大小不一的230万块巨石组成,每块重量在1.5吨至160吨,石块间合缝严密,不用任何黏合物。如把这些石头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并排列成行,其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2/3。

胡夫金字塔工程浩大,结构精细,其建造涉及测量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各个领域,被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石头建筑,至今还有许多未被揭开的谜。

最大的会堂式建筑

人民大会堂是世界上最大的会堂建筑,它创造了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1958年10月底破土,1959年8月竣工,从设计到建成仅历时一年,仅用10个月竣工,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也是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活动的场所。初建时称“万人礼堂”。1959年落成后,周恩来总理邀请一批专家进行视察,请大家给其起个名字。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在纸上写下“人民大会堂”几个字。后来“万人礼堂”被定为“人民大会堂”。

整组建筑平面呈“山”字形,正面墙呈“弓”字形。建筑面积达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大会堂壮观巍峨,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高大魁伟的廊柱,以及四周层次分明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天安门广场整体的庄严绚丽的图画。

中部是著名的万人大会堂,会场呈扇形,共三层,可容纳10000人进行大型会议。穹窿形的顶篷,纵横排列着500个灯孔,顶部为巨大的红五角星,周围是葵花环及三层水波形灯槽。北部为面积7000平方米的宴会厅,可供5000人的宴会用。南部是人大办公楼,包括以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行政特区命名的各具地方特色的会议厅。

人民大会堂门额高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金光闪烁,十分引人注目。整座大厦屋檐均用黄绿色琉璃制品镶嵌,尽显庄严宏伟、朴素典雅的民族风格和现代化建筑的非凡气派。

最大的单一建筑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建设项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建筑工程,在世界同行业、同类型的建设工程中绝无仅有。在长江上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兴防洪、发电、航运、调水等诸多之利,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振兴,这是我国几代人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流域面积l00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5l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5.3亿吨。设计正常蓄水位l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总容量l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和升船机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轴线全长2335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l75米。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两侧为电站厂房坝段及非溢流坝段。电站采用坝后式,分设左岸及右岸厂房,分别安装l4台及l2台水轮发电机组。

水轮机为混流式,单机容量均为70万千瓦。右岸预留后期扩机的6台机组地下厂房位置。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左岸临江最高峰坛子岭的左侧,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厢一次可通过一艘3000吨级客货轮或1500吨级船队。

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实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宏大工程,其发电、防洪和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对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最大的行政建筑

五角大楼坐落在美国华盛顿附近波托马克河畔的阿灵顿镇,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从空中俯瞰,这座建筑成正五边形,故名“五角大楼”。

“五角大楼”占地面积235.9万平方米,大楼高22米,共有5层,总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使用面积约34.4万平方米,当时造价8700万美元,于1943年4月15日建成,同年5月启用,可供2.3万人办公。大楼南北两侧各有一大型停车场,可同时停放汽车1万辆。

1947年9月,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建立的国防部开始在此办公。从此,五角大楼便成了美国国防部的代称。楼里除国防部机关外,还包括下属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陆、海、空军三总部。

五角大楼一层大厅内有银行、邮局、书店、诊疗所、电报局以及各种商店。有“国防部灵魂”之称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二楼,这一层办公楼铺有金色地毯,人称“金厅”。国防部长办公室和陆军部在三楼。

三楼走廊一角有一“英雄厅”,为纪念独立战争以来的“最高荣誉勋章”获得者而设。这里挂着3000多块铜牌,上面镌刻着他们的姓名、籍贯和简历。还有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三个五星上将的“纪念走廊”,陈列着他们各时期的照片、军装、勋章、手枪,以及他们所签署的命令、文物等。三楼以上,为海军部和空军部。

1993年5月12日,美国内政部把五角大楼定为国家历史标志。现在人们把“五角大楼”作为美国国防部的代称。

最大的冰造建筑物

冰旅馆全球一共有2个,大家在007电影里看到的是冰岛的,还有一个,也是最初的那个,它在瑞典北极圈内200千米的地方。冰柱支撑起的冰大堂晶莹剔透,冰床、冰桌、冰茶几,精致如梦。冰吧中的鸡尾酒,超级感受。冰教堂中的婚礼,绝对圣洁……这不是梦,就在北极冰旅馆。

位于瑞典尤卡斯耶尔维的冰旅馆,为世界上最大的冰建筑物,室内总面积为5000平方米,每晚可接待150位来宾。过去5年中该宾馆每年12月修缮一次,面积逐年增加。目前这座宾馆以冰雕、电影院、桑拿浴和冰吧为特色,还设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冰制祈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