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店生态位
26711600000030

第30章 药店哲学和文化(3)

满族统治者能统治中国长达300多年,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盲目的排斥汉人,而是与汉人紧密的结合。除了皇帝是满人以外,大臣中有汉有满还有其他民族。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如果硬要将民族概念划清,由一个民族统治其他民族,那就不可能长久下去。

元朝时候蒙古族的统治方式就不一样,他们宁愿相信外族,如欧洲来的马可波罗,让其担任大臣,对汉人的融合就明显不够,于是他们的王朝持续时间就比较短。

在美国,有共和党和民主党两个轮流执政的党派,一派较为保守,一派较为激进。两种管理哲学的相互交替,使得当太过保守时,激进派将其拉回,太过激进时,又让保守派来中和。轮流的交替执政,使美国的发展更为健康。

如果一个领导在任期间太长,某种程度上不是好事。康熙8岁登基,自1661年统治中国至1722年,他的孙子乾隆为了不超过爷爷的在位时间,统治到60岁让位,实际他继续执政了3年,至1799年去世。这两个长达60年的君主任制,每个都5倍于罗斯福总统的任期,给清朝的繁荣打下了稳定的基础,但也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乾隆时期中国还非常强大,可短短的50年后,中国就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与他们俩长达60年的任时不无关系。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为何中国的经济没有太大的进步和发展,那是因为那时的帝皇们想得不是如何发展经济,而是想着如何保住皇位。内斗很激烈,外来冲击更大。动不动就有起义,就有造反,或者自己就是革命成功后当上皇帝的。对各种反抗自然心怀顾虑,所以更多地将精力放在稳固位子上。

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不是想着如何去创造更好的业绩,而是想着如何巩固自己的老总位置,那这样的公司也不会有前途。不能海纳百川,不能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这样的公司是没有活力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是官僚的公司。

美国很多家族制企业,虽然家族是大股东,但并不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而是聘请高级职业经理人帮助治理。一方面可能是不愿意那么辛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要让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家族哲学一直流淌于整个公司。需要外来的变革文化带来新旧的交替和融合。家族企业不能做到股权的更替,但能做到文化的创新、哲学的变革。

虽然现在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崛起,如海王星辰、老百姓等都为民营企业,但毕竟更多的连锁医药公司还是国有成分为主。在国有的医药零售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都是打工者,因为老板是国家,而不是个人。虽然是打工者身份,但在很多公司里面领导有点类似于终身制而非任期制。

在20、30年前,中国内地推行“年轻一把手”工程,那时候有不少30岁左右甚至30岁不到的人才成为了这些国有医药零售企业的领导,他们在这个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的担任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发展,在当时做了一些改革。但由于没有下岗危机感,渐渐地这类公司随着其领导一起走向衰老,纵有大志藏胸,也无动力去实施,也无能力去推进。长此以往,这样的医药零售企业竞争力缺乏。

现在那么多并购发生于医药零售行业,多为此类公司由国有转为私有。为什么一转为私有就焕发出活力,业绩开始蒸蒸日上了呢?那是因为有新的哲学,新的文化、新的目标、新的理念进入,还是这些人(或者只换了个头),却能做出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融合文化的作用,并不是原先国有医药零售企业的员工无能,而是长期的国有文化熏陶下已然麻木,加上领导又长期不变动,下面员工没有更大的期盼。一旦民营的激进文化入主,一潭死水就复活了。

将万宁和国内某个药房放在一起,就能看到差距;将麦当劳和中国某快餐馆放在一起,也能看到差距。差距在哪里,玻璃橱窗没有外资企业干净,店堂不够明亮,员工服务不够真诚,地板不够清洁……

在中国开的麦当劳,从店经理到清洁工都为中国人,为什么隔壁的丰裕生煎中同样的中国人不能将这些细节做好。那决不是中国人能力不够,而是同样的中国人放到了不同的文化中。

晏子使楚中的主人公,晏子在其《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这样写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麦当劳注重细节、注重流程、注重规范、注重文化,在那里中国人的勤劳文化与西方的严谨文化相融合,造就了我们看到的外在形象,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可能国内的餐馆、药店卫生情况还要再差一点。

文化和哲学需要横向的融合、需要纵向的更替。

VI不是CI

据统计北京市广告经营单位达到17596家,这么多的广告公司中一部分是媒体传播,很大部分是设计性的,帮助企业改变形象。

医药零售企业中越来越多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聘请广告公司来设计logo,确定色彩,思考布置,这相对于几十年没有变化的药店形象来说是一种进步。

为了改变形象,药店在这方面的投入逐年增长,也有更多的医药零售企业愿意为之大笔投入。

形象的改变用广告公司的话来说就是“VI”,VI是视觉识别的意识,是VisionIdentity的缩写。

为什么药店愿意在这方面投入?

因为这是有形的,这是可视化的,这被认为能直接打动并感染消费者的。确实,人们所感知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到达人们心智的。

VI包括了很多方面:待客用项目类,符号类,账票类,文具类,服装类,印刷类,大众传播类,宣传类,交通类,证件类等。每一类下面又有几种或几十种子类。

最终能看到这么多设计的内容,付出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也是应该的。

然而,VI不是全部,VI是CI的一部分而已。CI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包括了MI、BI和VI。MI——MindIdentity,理念识别系统,BI——BehaivionIdentity,行为识别系统。

MI就是本章所讲的企业文化、企业哲学范畴,虽然VI是外在可视化的,但真正打动人的、真正核心的还是MI,只有当MI确定后才能去确定BI和VI。

有一家连锁医药公司准备转型为现代的时尚形象。于是让员工们、让广告公司们想名字,领导的要求是与现在流行的国学有关。试想一下,国学代表了传统,用于同仁堂这类传统中药店会非常适合,但与时尚、现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这两种内容放在一起,势必造成严重冲突,给消费者感觉是中不中、洋不洋。这就是所谓的MI和VI冲突,VI必须为MI服务。

拆开来看,VI可能很漂亮,MI可能很有思想和深度,一旦结合就会有矛盾,如何解决矛盾是每个医药零售企业需要去思考的。

MI是VI、BI的灵魂和统帅,一旦MI想明白,VI就自然的跃然纸上。很多公司的VI让人不满意,就是因为MI不清晰。为什么广告公司做VI设计,便宜的只要几万元,贵的要几百万元。在画图这些技术层面差距不会很大,差距大的就在于MI上的理解。如果广告公司不能理解公司文化和哲学,不能明白公司业态特征,就不可能做出让人为之一动的药店VI。

平价药房的价值是为消费者提供价廉的药物,对价格敏感的一般为中低收入阶层,在中国这一阶层人数最多。“老百姓”大药房的公司名称就符合其平价的特征,非常贴切,让广大消费者感觉就为自己开设的。老百姓大药房既然是平价药房,就不能用豪华时尚的装修和布置去吸引高收入群体。装饰上需要平民化,陈列上需要亲民化,从整体VI来看,老百姓大药房是符合其MI的。

现在很多药店加入改头换面、重新包装的行列,但真正在思考MI等核心理念的医药零售企业并不多见。

国内的一些成功企业往往都有自己明确的理念,华为是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之一,其《华为基本法》功不可没。在任正非看来,公司理念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事,甚至可以上升到“法”的高度,他的员工在华为都愿意拼尽全力。前一阵经常听到华为员工自杀、病故,虽然这是悲伤的消息,但都体现了华为人的工作状态。能为一家公司工作,一天只睡3个小时,连续一个多月,这就是MI在其作用。

孙子兵法将“道天地将法”作为取胜的根本,其中的道就是哲学,就是理念,将其放在首位,可见在战争取胜中的关键作用。

在古代战争中需要统一的战服、统一的武器、统一的步伐、统一的鼓声、统一的战马、统一的军旗,这些VI、BI层面的展示都是服从于军队的MI。

在现代药店经营中,同样有6个统一。统一商号标志、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管理。这六个统一是连锁药店经营的规范要求,对连锁药店来说能更好地展示形象、能更好地管理、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在操作中,可能并没有多少药店能做到真正的统一。统一定价方面可能最差,为什么?因为连锁公司各药店规模不一、目标人群不一、竞争状况不一,所以价格很难统一。这是客观原因所,但其确实有主观的因素所在。因为连锁医药公司在MI上并没有统一,并没有统一目标人群、统一药店业态。正因为源头的不统一,所以才会有价格表现上的不统一。看看人家肯德基,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汉堡价格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还是在安徽、河南等相对落后地区。

有时药店在形象改造时下了大功夫,但改造后却马上又回到老路,门口的广告贴得满目疮痍,门口的卫生惨不忍睹,店堂的陈列东倒西歪,如果不能从思想上改变整个药店的MI,VI上面投入越多就浪费越多,就好像一位做水产生意的摊主,你让他穿一件名牌西服一样别扭,不但不会招徕更多生意,反而会让顾客不敢前来购买。

好的哲学要坚持

医药零售企业如有概括性和一般性、能激励员工、能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文化哲学,那么盈利能力就会高于一般企业。

日本著名连锁便利店7‐11,他的哲学就是将“简单做到极致”。

7‐11便利店始创于美国南方公司,于1927年成立。在1974年5月11日,7‐11来到日本。到1976年已达100家,1980年开出第1001家,1984年2001家,现已发展到超过5000家。由于美国南方公司经营不善,在1991年,日本“7‐11”母公司伊藤洋华堂收购了美国南方公司,全球15万家“7‐11”都归于日本“7‐11”旗下,真正实现了“撒豆成兵”的神话故事。

“7‐11”的经营面积都在100平方米左右,品种3000种。其中食品75%,杂志、日用品25%。便利店内一切设备都属总部所有,店主不必负担这方面投资,但必须要支付租赁费给总部。总部对加盟店的内外装潢、店面设计、标志牌等拥有决定权,店内布置都由总部统一规定。

“7‐11”的日本门店中,80%是特许加盟店,加盟协议为15年。期满时,经双方协议,可延长期限和更新合约。

“7‐11”的经营哲学为四项原则:一是商品必须齐全,二是实行鲜度管理,三是店内保持清洁、明快,四是亲切周到的服务,这四项原则正是其成功的秘诀。

作为哲学,这四条非常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零售企业并不多,因此7‐11凭借这四点超越所有竞争对手,成为最成功的便利店。

日本这个名族的特性就是精细化,所以操作对精细化要求很高的便利店最适合了,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7‐11”要比世界其他地方“7‐11”做得好的原因。美国人喜欢创新,便利店这么多琐碎的事情会让其厌倦这样的经营方式,还不如卖给更擅长精细化工作的日本人来做。

张瑞敏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如果让中国把一张桌子擦六遍,中国人擦了第一遍感觉蛮干净了,擦第二遍感觉非常干净了,最多只会擦到第三遍,他还感觉布置这项任务的领导在整他,桌子擦三遍就很干净了,何必要擦六遍呢?

如果让日本人把一张桌子擦六遍,他就会一遍又一遍地擦,虽然第四、第五、第六遍看上去没有更好的效果,但他肯定会不折不扣的完成,这就是一种对命令的服从,对流程的控制。

正是因为3遍和6遍的差距,才导致了中国的家电产品质量相比日本的产品有很大差距。那些山寨版手机看上去功能强大、外观时尚,可能比日本产手机要好很多,但是用了2个月后就露馅了,山寨手机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整体上日本产品的质量就体现了优势,这其实就是因为工作精细化程度的不同。

好的哲学不是复杂的哲学,而是简单的哲学,简单的哲学不在于不断地去改变,而在于坚持下去,长久地坚持下去。

同仁堂的品牌价值在2006年首届“中华老字号”价值评估活动中排名第一,达到29亿元。为什么它的无形价值能这么高,那是因为它炮制非凡的目标,因为它一道丸子28道工序不折不扣的完成。同仁堂的产品远销海内外,价格比其他中药贵,但追求者还是趋之若鹜,其一直以来的精益求精哲学是打动消费者的诀窍。

如果觉得一件事有意义,如果感觉坚持下去定会有收获,那么再困难也要做。诺贝尔物理学家获得者丁肇中做了一个实验,用10000吨水泥,5吨铀,100吨铅,5吨肥皂,以此发现第四种基本粒子——丁粒子。这种难度相当于在100亿个雨滴中发现一个红色雨滴一样困难,但他还是坚持下去,直至成功为止。

一旦坚持,原来不具备资源的环境会打开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有一位侏儒,终生100厘米。7岁那年他听了一场钢琴音乐会,着迷到神魂颠倒。父亲就买来一台钢琴,他连坐到钢琴椅的动作自己都完成不了,需要父母抱上去。坐在座位上以后,他连钢琴的踏板也够不着,父亲就安装了一个辅助装置来让其顺利控制踏板。从此以后,他疯狂的练习,每天超过11小时。13岁,他第一演出时,先站在离观众最近的地方,站了足足有三分钟,最后他笑问:“都看够了吗?”满场都会意地笑了,他才回位开始演奏。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先站三分钟,他说:“许多人是好奇我的身材才来的,先让人们看够,才能细听我的演奏。”他就是法国的贝楚齐亚尼,世界钢琴史上最着名的侏儒,他最后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我真的伟大,那是矮子成全的。”条件并不一定先天具备,恰恰相反,可能具备的先天条件还不是一般的差,但通过坚持和韧劲,就能把劣势转变成优势,获得一般人反而无法获得的成功。

有一个群体被称为观鸟人,他们致力于发现各种新的鸟类,并详细记录其各种特征。观鸟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毕业于大学生物系,找工作时被分到了鸟类观察站,他们把观鸟当做一项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领取一份该给他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