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2634300000090

第90章 登封王城岗古城的发现

王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成乡告成村西北约500米的五渡河与颖水交汇处的土岗上,雄踞于中岳嵩山南麓和豫中名川颖水之滨。这里是古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的地方。1976一1981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联合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表明,该遗址是一处以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为主,并兼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特别是发掘出的龙山文化中晚期的两个东西并列的城址,对研究河南豫西地区龙山文化的分期和城垣建筑结构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城址坐落在岗坡之上,面积1万余平方米。东西两城并列,而东城的西墙就是西城的东墙,西城所在地势略高于东城。东城因被五渡河西移冲毁,仅残存南城墙西段30米和西城墙南段约65米。它们垂直相交,城角的建筑形制是内角为凹弧形,外角呈凸圆,向外凸出2米,似为后世“马面”设施的滥觞。东城的时代,据城墙剖面和基础槽夯土层内包含的陶片分析,应在王城岗龙山文化二期。西城的保存情况比东城好,四面的城墙轮廓也比较清楚。城垣的长度为:南墙82.4米,西墙92米,北墙西段残长9米,东墙南段残长约65米。西南墙角和西北城角均为直角。城角建筑形制,均与东城的西南角相同。西城的时代,经过城墙剖面分析,同样属于王城岗龙山文化二期。但从西城的东墙是利用了东城的西墙看,东城修筑应略早于西城。两城修筑之所以有早晚,可能是由于东城被五渡河西移冲毁后,才利用东城的西墙作为西城的东墙而修筑起西城。城墙的筑法是先在底部挖一个口宽底窄的斜壁基槽,然后从槽底向上逐层填土夯实。

考古发现,在城址内还残留着与城墙同时期的夯土坑,已发掘出13个,夯土颜色多呈黄灰色,质纯而坚硬,在夯土中夹杂有少量灰黑色沙质与泥质陶片;发现奠基坑十余个,坑内的夯土层之间或夯土层底部下面,多填埋有成年人和儿童的完整人骨架或被肢解的人头骨、肢骨与盆骨。这些人骨架和人骨被填埋在坚硬的夯土层中,很可能与当时对重要建筑用人作为奠基有关;灰坑发现有100多个,遍布于西城内,有圆形袋状、椭圆形、圆形直壁竖穴状、方形和不规则形五种。其中前三种灰坑的数量比较多,挖筑比较规整,因而这三种坑的用途可能是储藏东西用的窖穴或住人的简易房穴。后一种灰坑有可能是取土的废坑;文化层内包含有陶器、石器和骨器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有青铜器容器残片和刻字的黑陶薄胎平底器残片。这对研究我国龙山文化青铜器的发展史和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重要的价值。

据文献记载和传说,嵩山一带是夏族先公建立夏王朝的活动区域。《竹书纪年》载:“夏后氏,禹居阳城。”《书·地理志》颍川郡阳翟条巨瓒注引《世本》载:“禹都阳城。”《孟子·万上篇》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国语·周语上》载:“昔夏之兴也,融降于祟山。”韦昭注:“崇,嵩高山也。夏居阳城,嵩高所近。”祟山即嵩山,在现今登封县境内。《括土地志》载:“阳城在箕山北十三里。”这些有关古代阳城地望的记载,基本上和现今登封告成镇一带的地理环境相吻合。目前大部分学者已把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的开端,追溯到龙山文化的晚期。王城岗古城址在时代与地域上与夏有这样的吻合之处,确实是耐人寻味的。有专家指出,登封王城岗城址很可能就是文献记载中的禹都阳城,即夏王朝的初期城垣遗址。这两座高耸的城墙,已经跨进了文明社会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