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2634300000074

第74章 八人谜团

2003年7月15日,陕西临潼,石破天惊。当长期以来一直被考古人员当做“探路人”的洛阳铲从秦始皇陵封土堆东坡的灌木林中钻进地平线以下30米深的地方时,地下突然传来“咚咚”的异响,然而正是这种异响开始震惊世界。长达2000多年的一桩历史悬案终于得以破解,秦始皇陵的地宫就在封土堆下面的地平面以下30米处。

“我们的工作只是作出证实。”12月9日下午,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站的一位考古人员告诉记者。

原来,洛阳铲的使命是用传统方式来检验此前运用遥感、物理探测等高科技手段勘探秦始皇陵地宫存在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在2002年11月,一项名为“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的“863”计划正式启动,考古界和科学界首次联手展示了一次大规模的针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勘察工作。

自然,这是一次传统考古手段与现代高科技手段完美的结合。过去40多年中,考古人员虽然用洛阳铲在大约60多平方公里面积的秦始皇陵区钻探了70多万个孔,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定性范围,因此地宫的众多秘密依然扑朔迷离。这次两种勘测方法的结合,终于可以使一些长达2000年的秘密显露出来了。

成吉思汗墓葬

最近从内蒙古传来消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鄂托克旗的千里山附近发现的可能是成吉思汗真正的墓地,此墓地距离鄂尔多斯市内的成吉思汗陵不足200公里。

如果找到了成吉思汗的下葬地,那将让发现失落的特洛伊城和出土图坦卡蒙陵墓(保存最完整的埃及法老陵墓)的轰动效应相形见绌。更令人怦然心动的是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大量奇珍异宝,里面的工艺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还要壮丽。自成吉思汗死后虽然中国战乱不断,但他的陵墓一直没被找到,这意味着陵墓迄今仍完好无损。

据了解,证明是成吉思汗葬身之地的石窟尚缺直接证据。

石窟是当年成吉思汗养伤所在

内蒙古社科院著名研究员潘照东认为,阿尔寨石窟是证明成吉思汗陵就在附近的重要的遗迹之一。石窟中壁画的内容与《草木子》中记载的成吉思汗下葬后万成踏平墓地木留坟冢的场景不谋而合。此外洞窟中其他的壁画是网格状的,只有这幅壁画从上到下为七层呈阶梯状分布,而石窟门口的西夏浮雕也是分级的,二者风格极为相似。

成吉思汗是在征服西夏的军旅途中因病逝世的,而阿尔寨石窟又是当年成吉思汗养伤时的所在地,所以石窟中的遗物有明显的西赏建筑风格是完全合理的。潘照东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鄂托克旗附近的“百眼井”、“驼羔梁”等是成吉思汗晚年活动的另外几个遗迹。据潘照东介绍,传说中的百眼井因风沙的侵蚀而埋没,如今只剩下了80多眼,但井壁非常光滑圆润,而且分布合理。

据说驼羔梁就是当年在成吉思汗墓地杀死幼骆驼的地方。驼羔在母骆驼眼前被杀时,母骆驼急得像发了疯一样。为了防止发疯的母骆驼四处伤人,士兵们就搬来一块中间有窟窿的巨石并插上木杆,拴住母骆驼。可惜的是,这块巨石今日早已无从寻觅——它已经在“文革”时期被毁了。

一直以来,有关成吉思汗陵墓的寻找是国内外考古界的一大热点。距离时间较近的一次为2000年夏天,美国人穆里·克拉维兹的考古活动。他们在2001年7月底,在宾得尔山北面的乌格利格其贺里木发现了距地面111米的一个庞大的陵墓群。但最后证明这实际上是一处假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