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2634300000068

第68章 春节有些人家要贴“门神”之谜

在我国旧时年节风俗中,有一项内容是在除夕或新年当天,在自己房门上张贴“门神画”,以求在新的一年里能避趋吉、室宅安宁。唐朝以前,民间最为普遍的是贴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据说,这种习俗出自一则神话故事。

相传很早以前,在沧海之中的度朔山上,有座很大的桃林,桃树上结的桃子,人吃了会成为神仙。桃林中住有兄弟俩,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兄弟俩为人正直,力大无比,日夜守护着这片神奇的桃林。在这座山的东北,住着一个心狠手辣,常吃人心喝人血的野大王。一天,野大王听说度朔山的桃子吃了能成仙,就带领人去抢,结果被神荼兄弟打得大败。不久,一个风天黑地的夜晚,神荼兄弟正在睡觉,忽然听户外有动静。开门一看,只见扑来几十个鬼怪,个个青面獠牙、张牙舞爪、哇哇乱叫。兄弟俩面对恶鬼毫无惧色。神荼拿了根桃枝迎上去,郁垒抓了把苇索跟在后面。神荼在前面抓鬼,郁垒就在后面捆。不一会儿,几十个鬼怪全被捆起来,一个个喂了老虎。原来这些鬼怪都是野大王手下的人装扮的,本想把神荼兄弟吓跑,谁知反倒丢了性命。后来,神荼兄弟去世,老天爷命他们专制恶鬼,碰上鬼就用苇索捆起来喂老虎。于是,人们在除夕或新年里就把神荼兄弟的像画下来,贴在门上,以避凶驱邪,日后就逐渐形成了贴门神的习俗。

谁都知道,世间根本没有什么神仙鬼怪。追溯这种习俗根源,实际上来自人类的原始信仰。在远古,当人们脱离了荒野生活逐渐学会了营建房屋居室后,在原始的“万物皆神”观念影响下,便希望有神灵能够为自己看守门户,以禳除邪魔凶灾,使家里平安无恙。年节和大喜之时,最怕有魔鬼来捣乱,所以要贴上门神消灾避难。最初的门神只是个抽象的概念,画什么形象没有一定的标准。汉朝以后,人们才给门神赋予了具体的形象和姓名。

随着社会的发展,门神也逐渐有所变化,唐朝以后,除了贴神荼兄弟画像外,民间还有贴秦琼、尉迟恭等威武勇猛之士和钟馗等画像的,明朝的门神,除了将军等人像外,还有画鹿子、蝙蝠、宝马等动物的,目的是祈求新年吉祥。这种由驱凶为主到趋吉为主的变化体现了人类信仰习俗的转化特点,同时也反映出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