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2634300000046

第46章 侗族人一生中要滚三次烂泥田之谜

当你漫步在侗族地区的田野上时,如看见有人滚烂泥田,一定会感到惊奇。然而它却是侗族独具特色的习俗。

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侗族人一辈子要滚三次烂泥田,而且都是在三个生日里去滚。第一次是5岁,第二次是10岁,第三次是15岁。为什么侗族过这三个生日要滚烂泥田呢?这和侗族独特的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关。

侗族人民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心。”一生滚三次烂泥田,便是根据这三句俗语来安排的。一个人到了5岁,从此脱离母亲善良温柔的怀抱,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接受艰苦的磨炼了,所以由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让孩子滚到田里,由父亲在田的那边接着。到10岁时,则由父亲把孩子领到田边,让孩子到田里去滚,由祖父在田坎那边接着。没有祖父则请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代劳。这样做是让孩子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后,下一步向祖父更好地学习和锻炼,磨炼思想,锻炼意志,培养耐性。到了15岁,则由祖父(或老者)带到田边,让孩子自己从烂泥田里滚过去,对面田坎上没人接,意思是从这时候起,孩子即将长成大人了,需要自己去体味人间的艰辛,闯出一条自己的生活道路。可见,过生日让孩子滚烂泥巴田的目的,是使孩子从小锻炼勇敢和意志。

此外,滚烂泥田还和侗族是农业民族有关。侗族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多年的生产实践,使他们和稻田、耕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认为上天赐给的泥土给他们的生存提供了方便,是泥土给他们粮食,使他们生活幸福。因此,为了让子孙后代能牢记泥土的功劳,侗族人当孩子还在幼年时,便要他们到田里摔打,染上泥土的芳香,以寄托他们对泥土的一片眷恋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