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2634300000040

第40章 苦聪人打不到松鼠不能结婚之谜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有的苦聪小伙子到了婚龄,却不能成婚,究其原因,并不是家庭贫穷,也不是不够英俊潇洒,而是打不到松鼠。

松鼠生活在原始老林里,食野果,也吃包谷。清晨和黄昏才出来活动,身轻灵巧,很难捕获,苦聪人有句话:“虎熊豺狼不难捕,小小松鼠难于捕。”打松鼠对于苦聪小伙子来说,确实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为什么松鼠与苦聪族青年男女的终身大事有如此不可分割的联系呢?有一则传说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很久以前,在一个山寨里住着一个英俊勇敢的小伙子。他有一身使不尽的力气,老林中的野猪、豹子、老熊都逃不过他手中的竹刀。后来,小伙子爱上了一位姑娘。一天,他带上猎物去向姑娘求婚。姑娘对他说:“阿哥,一个猎人单凭力气对付凶恶的猛兽还不行,还要能射中机灵的小松鼠才行。”小伙子听了姑娘的话以后,立即回家制出了弩弓和箭,天天练习射箭的本领。有一天,他去林中射松鼠,一会儿就射中20多只。当天傍晚,他把射到的松鼠送到姑娘家。姑娘和她的父母看了,都不敢相信这么多松鼠是小伙子射中的。这时,一棵高高的松树上又出现了一只小松鼠,姑娘对小伙子说:“你能把它也射下来吗?”小伙子听了,一声不响地“飕”地射出一箭,松鼠应声落地。小伙子拣起松鼠,和带来的20多只松鼠一起送给姑娘。姑娘只要了才射中的那只,说:“心爱的阿哥,我就收下这一只吧,其余的你就送给我阿爹、阿妈和全寨的人吧。”小伙子照姑娘说的做了,并与姑娘定了亲。从此,苦聪人就把松鼠作为缔结婚姻的一项要求,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打不到松鼠不能结婚,把能否射得松鼠作为说亲的首要条件,实际上是苦聪人衡量青年人是否勤劳勇敢的标尺,这跟苦聪人的生活条件和崇尚狩猎的观念有关。

苦聪人分布在云南省思茅、玉溪、红河和西双版纳等地区和自治州境内。他们多半居住在这些地区的高山上或半山腰,“居无定处”,过去长期栖身老林,生活环境较差。加之农业耕作技术落后,不能经常保证提供足够的粮食,“取山芋野菜以为食”,但由于季节变化,山芋野果时多时少,少的时候,难于充饥。这样生性喜欢狩猎的苦聪人就把狩猎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活动。天长日久,狩猎技术的好坏就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勤劳勇敢的尺度。而考察狩猎技术好坏的一个好办法,就看是否打得到松鼠。松鼠是难打难捕的。一个苦聪人,从十来岁起到二十来岁,如能捕获三只以上松鼠,也就很不错了。如果求婚的苦聪小伙能打到松鼠,女方父母就对女儿今后的生活放心了,女子也会被小伙子的聪明勇敢所折服,婚姻也就有望了。